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辅导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辅导二文言文复习1、*《季氏将伐颛臾》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含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第一段第一句话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筹伐颛臾。第二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提出两点看法:其一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其二,收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第二段孔子从三个方面分析季氏的错误。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当即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恰切地举出一个例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一种失职。在孔子看来,季氏本来就是不通仁义的人,他的胡作非为是他的本性决定的。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希望各国诸侯能重用他,从而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各国诸侯并不采纳他的主张,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国诸侯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现在,冉有和季路恰恰违背了他的原则,于是他慷慨激昂地批评他们。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第三段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从这句话看,冉有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而前边却说:“吾二臣皆不欲也。”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激怒了孔子。于是,孔子首先批评他政治品质不端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同时指出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是强辞夺理。孔子提出他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它,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就会“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结尾一句“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论点,从驳论角度看是很雄辩的文章的内容和结构:(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我恐担心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分析题:阅读: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回答问题:1、在这段话里,孔子驳斥了什么思想观点?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意是什么?3、本段运用的是什么论据?4、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到……谒见)(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把……作为)(3)是社稷之臣也。(指示代词:这)(4)无乃尔是过与?(无乃,恐怕,岂不;是,复指”尔”)(5)是谁之过与?(通”欤”,语气词)(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厌恶)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2、*《寡人之于国也》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掌握本文中心: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着重表现孟轲的王道仁政思想。理解和掌握“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文章所采用的连锁推理的句式: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说理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理解和掌握本文排比句在加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第二部分,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王好战,请以战喻”,举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否定他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第三部分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拽兵而走。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灾荒)(2)领国之民不加少。(更加)(3)弃甲曳兵而走。(拖着兵器。跑)(4)谷不可胜食也。(尽,完)(5)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的一种)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栽种)(7)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8)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教导)(9)王无罪岁,斯于天下之民至焉。(年成)(1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涂,通“途”;发,开仓放粮)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掌握本段文字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掌握本文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3、*《秋水》(节选)庄子简介: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相传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为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撰。全文分文两段:一、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1、展现一幅秋水应时而降的景象,河伯见而自喜。2、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何伯见而自识其丑。二、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何伯,使之开阔眼界,不敢自满。1、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2、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3、进一步说明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道理。4、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艺术特色:一、庄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本文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人物的对话,北海若代表庄子思想,河伯则代表庄子思想的对立面,通过两人对话展开说理,阐明主旨。二、文章开头景物描写的两个作用:一是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茫无垠的气象,形象渲染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二是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三、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比喻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动的客观环境,因而是有限的,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等几个比喻,说明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因而应该不断开拓自己视野。四、本文采用逐层推进式论证方法。由小及大,由河伯至大海;再由大至小,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层层比较得出“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的道理。文章运用排比与反诘两种修辞手法,使说理极有气势。(1)东面而视。(向东面看去)(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4)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不正像米粒存放进粮仓中吗?)(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以孔子的学识为少,以伯夷的义行为轻)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耻笑。)(7)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们谈大道理,是因为他受的教育少,见闻有限)(8)望洋向若而叹。(茫然若失地仰视着海神若叹息道)(9)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伯夷以辞让君位而取得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事而显示渊博)(1)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均为意动用法,认为……少;轻,认为……轻)(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夸耀)(4)以天下之美尽在己。(以,认为;尽,全)(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于,介词,表示被动)(6)拘于虚也。(同“墟”,居住的地方)解释下列句中重点词语:(7)秋水

1 / 1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