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再现淮北碧水清流近年来,我市各级环保部门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水污染加剧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整体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强化宣传,全社会的水污染防治意识不断增强市政府把“一法两条例”纳入“四五”、“五五”普法规划,进行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大力普及涉水法律法规知识。每年全市都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通过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教育,全市人民的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意识大为提高,并在全社会形成了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气。二、领导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淮北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并将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分解成15项内容,列入市政府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对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等8家单位下达目标任务,实施考核。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建立2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经常听取环保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长及分管副市长也经常过问环保工作,对环保工作抓得很紧。三是实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三、开展专项治理,取缔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一方面,专项行动力度大。市政府多次部署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关闭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造纸等“十五小”“新五小”企业54家,其中,水污染企业5家,监察、环保、工商、质检部门联合进行督查,对违法生产企业,依法追究当地政府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坚决遏制污染反弹,改善了局部区域的环境质量,重点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另一方面,做好服务促治本。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是以关了之,而是积极帮助关闭企业转产一些高科技、无污染、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使其顺利实现转产,彻底解决污染反弹问题。四、狠抓项目落实,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进展顺利《淮北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列入水污染防治项目12个,总投资4.5亿元。目前,项目建成投运率为83.3%,完成2007年底前目标任务的92.56%,项目开工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率为7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3理率为72%;公共用水污水处理收费率大于80%,自备水源井污水处理收费率大于60%。五、依法管理环境,防治工业污染主要做了五项工作:一是加大现场环境监理频次。按照省政府“三严控”的要求,不断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力度,严查违法排污行为,对重点排污企业加大现场环境监理频次,防止其超标排污。对全市34家重点污染源每月现场监理1次以上,对200多家一般污染源每季度现场监理1次以上。每年实施各类现场监理2000余户次;二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发现的违法排污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决不姑息迁就;三是对挂牌超标排污企业进行认真整改。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安徽省环保局有关文件要求,市政府责令挂牌企业停产整顿,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切实加强环境管理,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国家和省挂牌督办企业全部按照要求完成了整改。六、加大环保投入,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我市逐年加大投入,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建成污染治理设施500多台(套),其中,水污染处理设施近60台(套),形成年处理污水总能力近3000万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3.06万吨。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总投资1.42亿元,管网总长98.95公里,目前,管网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管网二期、三期今年6底之前完工。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44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总投资5400万元;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预计总投资7800万元,日回用量为6万吨,已开工;濉溪县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环保基础工程都在紧张建设之中。七、实施打井项目,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1996年以来,全市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320万元,建成人畜饮水深井44眼,灌溉用井30眼,建成水塔2座、水厂2家,解决饮用水困难群众9万多人、牲畜2.5万头,灌溉农田面积3.45万亩,不仅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而且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发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八、加快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一是筹备建设市环境监控中心。该中心总投资340万元,主要由数据中心、环境管理应用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通讯系统组成,具有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环境应急监测控制调度指挥功能。其建成投运使环保部门大大降低了到企业现场检查的频次,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同时也提高了环保部门对企业的服务能力。二是加强环境在线监控装置建设。目前,重点水污染企业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14台套,安装率达到90%。三是及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信息。编制地表水和城市饮5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月报和重点污染源监测季报,水质月报在《淮北日报》、《中国环境报》上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在安徽电视台、淮北电视台和市环保局互联网站上发布。九、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认真落实环评制度各级环保部门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环保准入制度,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遵守环保审批程序,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制浆造纸以及电镀、制革和化工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不予审批。对2000年以来新建的项目进行清理,共清理项目243个,对其中13个不符合环保要求已投产的项目责令其立即停产整顿,完善环保设施;对在建的7个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责令其停止建设。同时,对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清理,对企业违规行为进行了纠正。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减排,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一是科学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发展理念,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努力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我市“八大基地、一个中心”的建设之中,实行统一规划、产业互动,循环利用,整合项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使资源得到梯级利用;在分项目规划上注重近期与远期、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6二是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我市煤炭、电力行业每年产生约460万吨的固体废物,其中煤矸石360万吨,粉煤灰100万吨。为充分变废为宝,我市大力兴建煤矸石电厂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积极推广煤矸石回填技术,基本可将固体废物全部转化而有富余。2座煤矸石砖厂,每年可消耗煤矸石25万吨,节约用地25亩;2座粉煤灰砖厂,每年可综合利用粉煤灰40多万吨,节约用水800多万吨;水泥厂利用粉煤灰、炉渣做原料,每年可综合利用煤灰、炉渣30万吨;淮北矿业集团积极开展煤矸石伴生矿高岭土的开发利用,每年可综合利用煤矸石10万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煤炭开采每年产生的2000万吨矿井水,净化后用于矿区井下灭尘、发电、工厂用水,每年可节约地下水1200多万吨;全市所有洗煤厂用水闭路循环,每年节约用水800万吨,回收煤泥近30万吨,增收4000多万元;所有企业冷却水循环使用,每年可节约工业用水200万吨;“中水回用”工程完成后每年可节约用水2900万吨;电厂采用新型干式除灰方式,每年节约用水近1000万吨,以上每年约可节约开采地下水6100万吨。切实强化资源环境管理。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7000多口,总池容6万多立方米,年产沼气2200多万立方米。建成省级百佳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9个,县级生态村28个,建成中小型沼气工作站3处,大型沼气工作站17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好转。三是大力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结构。我市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和煤化工产业,延长煤焦化电产业链,努力把淮北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煤焦化电基地和生态城市。兴建大型煤泥矸石电厂以消化煤炭洗选加工产生的500多万吨低热值中煤、煤泥、煤矸石;焦化厂的余热供电厂再利用,电厂排水先供焦化厂炼焦,然后再供选煤厂洗煤;电厂排出的炉渣用作水泥填充料,粉煤灰用来生产粉煤灰砖,实现水资源闭路循环和热能综合利用。形成了从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焦化、煤泥矸石发电到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煤焦化电产业链和利用卤水生产烧碱和PVC的盐化工产业链,每条产业链都是一个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的过程,促进真正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四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改变了过去末端污染治理的被动局面,把污染物消灭在源头或者生产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仅长源(淮北)焦化厂、大唐淮北发电厂和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等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年节约资金5400多万元,年节约用水240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