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题目:农业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院校:系部:专业:班级:姓名:第1页共11页摘要: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水平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农地流转不顺畅等因素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我国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趋势和特点入手,讨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应对策略。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以下两种流向:一是往临近的省份转移;二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往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转移,而且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更加活跃。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课题组(1993)的统计指出,全国几个主要的农村劳动力流出省分别是四川、河南、甘肃、安徽、湖南、广西、河北等经济不发达,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而就业机会少的省。其中四川、河南、甘肃、湖南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量分别是180万、200万、120万和90万。周捷(2008)据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2005年调查数据指出,农民工进入第二、三产业,多数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服装、制鞋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低,人力资本投入少,需要廉价劳动力。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其他行业占1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工业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对第2页共11页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一难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战略成败的关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第3页共11页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剩分析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有: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第4页共11页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2、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能力较差。一般情况下,农村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较高、拥有一定的技术时,他们外出寻找非农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务工或经商的报酬相对也较高。但我国现阶段,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就业选择受限,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一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文化程度低、缺少劳动技能、市场适应能力弱、就业竞争力差,难以转移就业。以成都市为例,2004年,成都市有196.6万人实现了从农业向非第5页共11页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占农村人口的48.4%。这些外出劳动力中74.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并且一半以上未受过专业培训,很难适应产业生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i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受到限制。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实现,使得在原制度下长期积累的人地矛盾和不充分就业逐步显性化,农村就业问题日趋尖锐。与此同时,城市改革使得非公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国有企业的用人自主权也逐步扩大,从而产生了从农村补充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在利益驱动下自发地从农村走向城市、由土地走进工厂,冲破了传统的计划用工体制,形成了我国最初的劳动力要素市场。这种农村劳动力市场是自发的、散漫的,组织性的保障(如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等)不健全或完全缺失。而在城市,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民工流动就业进城,国有企业原有的用工制度被打破,开始向市场化就业过渡,但仍残留许多计划经济色彩,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起初,两个市场是完全不相通的,界限较为分明,农民工很难进入城镇职工的就业领域。因而,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伊始就带有市场分割特性,即为二元市场。随着改革的发展和深入,两个市场开始相互渗透,开始朝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但市场分割依然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状态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ii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受到种种限制,且由于缺乏长期的保障机制,农民工失业和患病时难以承担高额的城市生活成本,只能返回农村务农,形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产业间迁移的“民工潮”,这种不彻底的转移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利于劳动力转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弱幼”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处于实际缺失状态,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以四川省为例,2006年四川省农村人口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0.7%,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仅占0.4%。iii这样,农地就实际上承担了农民生存、发展、就业及养老等重任,具有了社会保障功能。iv农村剩余劳第6页共11页动力一旦离开土地外出谋生,将使自己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遇到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他们不敢贸然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在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好工作时,农民一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承包土地。即便他们外出务工经商,也是“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他们处理土地的方式大多是粗放经营、撂荒、无偿甚至倒贴交给熟人耕种,视需要随时收回。这种留有退路的方式虽成全了农村劳动力的“两栖”生活方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5、城乡分割、区域分治条件下形成城市居民与农民工权利的不平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区域分治制度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根本性原因。多年来,城市只把农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而把培育、养老的成本放到农村,旧制度与其形成的利益格局相结合,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冲击了传统的以固定就业为特征的城市就业管理制度,也冲击了以地区分割为特征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现行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下,政府只对当地的居民负责,不对外来的农民工负责。在这种制度环境下,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发展当地经济的驱动下,就会产生漠视甚至损害外地人和农民工的利益的行政行为和决策结果,致使区域差距越拉越大。过去对农民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