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世界银行“中国农业政策实验室”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研究简报2008年第11期(总第200期)2008年5月25日农业高新技术引领北京现代农业发展辛岭蒋和平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也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成为推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发展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无疑是北京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和必然的战略选择。因此,研究和探索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条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对策,对于推动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北京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现状2007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基于高科技的首都现代示范农业研究”,项目编号:06AaJG010InstituteofAgriculturalEconomicsand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IAEDDDDKKKKKKDDDDDDDe2在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京郊农业领域广泛应用,推动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全面启动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工程、生物技术和生化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温室工程、现代农机工程、新型肥料工程、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工程、绿色食品工程等农业科技创新计划和项目,获得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国家计委、北京市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精准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展示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专家系统(ES)技术和变量可控农机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良种产业是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中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北京农作物种子、种苗80%以上供应全国市场,其中良种奶牛冷冻精液占全国市场的52%,良种蛋鸡占全国市场的25%,蔬菜良种占全国市场30%以上。(二)初步形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北京市积极整合配置首都科技、人才资源,基本建立起了以中央在京农业科研院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为基础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还促进建立了3以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与产业化体系和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时,北京市相继支持建立起4个国家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个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以及一批科、经(企)结合的服务体系。2004年,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在北京郊区推广了160项科技推广项目,2005年推广了180项科技推广项目。(三)科技支撑的范围和领域逐步拓宽“十五”以来,北京市共组织农业科技项目356项,其中重大项目20项,一批成果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2004年,郊区确定了160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内容涵盖了“区域唯一性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等十大农业科技支撑领域,对180项高新技术加大了前期研究和开发力度。以“首都高校专家帮助京郊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为主旨的“彩虹工程”,推动了乡镇企业与首都科技优势结合,促进了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全年开发新产品160项,创国家和省市级名牌产品21项。(四)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光温室已成为目前京郊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灌溉技术方面,北京农业示范区内广泛采用了滴溉和微喷现代节水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方面,在北京现代农业网=4484实验区部分菜田实施了配方施肥技术,在少量温室中试验了有机生态型栽培,解决了实验区土壤贫瘠、土质粘重、杂草多、易内涝等不利因素,牲畜排泄物也得到综合利用,达到了高产、优质的目的。截止到2006年,北京市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1.78万公顷,实现收入21.1亿元。其中:蔬菜占地面积1.12万公顷,实现收入14.1亿元;花卉占地面积533.3公顷,实现收入2.4亿元;瓜果类占地面积5267公顷,实现收入3.5亿元;水果占地面积333.3公顷,实现收入0.6亿元。(五)观光农业方兴未艾落实“221行动计划”,北京郊区农业开始由单一经济功能向多功能延伸拓展。各区县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发展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业,农业的文化、生态、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提升,产业利润大幅度提高。到2006年底,京郊13个区县共发展观光农业项目1942项,接待游客7284万人次,观光农业总收入60.7亿元。(六)科技园区科技带动作用明显目前,北京已有接近500家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北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如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以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为手段,探索带动农户新型模式,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协会及服务组织,5构建以农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主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此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现代农业。顺义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中心通过指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生产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带动农民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七)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发展快北京市的农业信息化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4年以来,郊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首都信息化的优势条件,以整合、应用为重点,初步完成了“221行动计划”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北京现代农业”为名的新版网站于2004年7月1日开始运行,初步实现了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效果。目前,信息平台北京地区注册会员1077家,其中农民合作组织396家,标准化生产基地191家,龙头企业150家,连锁超市、批发市场、配送中心50家。(八)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成效显著,农民素质提高现代农业的建设需要农民知识化。“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是北京市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的一项重要措施。从2004年开始,共培训农民科技骨干7.2万人次,北京市累计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已达到21.1万人,占全郊区务农劳动力的32.9%,他们具有较强的务农技能和技艺。北京农村年鉴编委会,北京农村年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003.6二、北京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北京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尚处在起步、发育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涉农企业和社会资金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北京市十分重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政府仅在农业科研与推广方面的经费年均达到1亿多元,形成了涉及农、林、牧、渔、水利和气象诸方面完备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但是,涉农企业和社会资金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和开发的投入量少且分散,影响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缺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风险基金、相关投融资保障机制和风险分摊机制,多元化的农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体系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是缺乏农业担保机构。虽然目前北京市成立了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但担保资本金规模较小,涉农担保业务还比较少,影响了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对涉农企业的信贷投放。二是农村经济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影响了社会资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投入。(二)北京农业企业技术转化能力不强从北京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较多,但是,一方面由于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束之高阁;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企业缺乏资金和有效的高科技推广中介,导致农业企业技术转化能力7不强,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不易实现。(三)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相互脱节北京农业科技突出存在“五多五少”的扭曲现象:即理论性科技成果多,应用性成果少;单学科、专业性成果多,而组装集成的科技成果少;专业的小成果多,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成果少;农业产中技术多,产前产后技术少;科技成果鉴定和获奖量多,而能转化应用于北京农业生产的不多,使得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相互脱节。(四)农业高新技术储备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滞后和人们对农业科技成果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北京市既缺乏一些能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也缺乏使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农业高新技术转化较慢,使得北京农业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其它行业,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困难重重,缺乏强有力的高新技术支撑。三、加快北京市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撑,为北京市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新思路,我们认为,北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一)农业科技创新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农业科技创新要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面向农业生产8和农民实际需求,不断推动科研单位与成果应用主体之间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促进农业科技上中下游的紧密对接,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使科研课题切实来源于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集中力量创造出更多有用的科技成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千万家”,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创新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优势领域产业化进程,使首都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70%。一是引进科技资源,衔接乡镇断层。琉璃河、张山营以及霞云岭等乡镇的事实证明,农村科技服务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二是对接科技资源,提高服务能力。把高校、院所的成果和技术导入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合作组织的科技服务能力。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商业化的农业服务公司是有效途径。美国以大大小小的公司形式为农民提供各类科技产品,支撑着仅占2%的农民的生产活动。这些为农服务的公司,是美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力量,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能达到70%以上的主要因素。(三)实施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农业品牌战略北京农业应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9生态、安全”的要求,把北京农产品打造成知名品牌。当前,北京市有华都调理肉、燕京啤酒、丰收牌葡萄酒、长城牌葡萄酒、三元液态奶等26个企业的31个北京名牌产品。然而,北京特有的诸如京白梨、平谷大桃、大兴西瓜、怀柔板栗、门头沟樱桃产品等虽然名声在外,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因此,必须加快实施北京市的农业品牌战略,融入农业高新技术,打造北京地方品牌优势。(四)加强北京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合作和开发北京要围绕优先发展领域,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其重点领域是:生物育种技术,基因工程畜禽新疫苗、新药物,农田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生产技术,环境科学和绿色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病菌、病毒的识别、检测和快速诊断等。此外,积极拓宽国际交流合作的渠道。借助一些在国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研究机构的双边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双边合作交流。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吸引国外的留学人员回京合作、研究或进行技术指导。要积极向国外各种基金会、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申请合作交流项目,进行合作研究。(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北京是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都市型农业,需要大量参与的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新技术。向农民传授技术,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遇到什么教什么,在生产实际中给予指导,实行10科技入户。政府应该制定政策,鼓励各级科技单位的专家、大专院校的老师、在校研究生或高年级学生与村结对子,定期或利用业余时间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六)推进“科技奥运行动”内容包括实施绿色食品科技行动计划,构建绿色食品安全生产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技术体系、监测检测体系、流通配送体系、市场监管与准入体系。重点在绿色蔬菜、果品和安全猪肉、奶业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示范;开展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攻关,推动首都“三道绿色屏障”建设,服务“绿色奥运”。北京的都市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赖于现代高科技的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