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1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浅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耕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锐减,从而出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移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最现实、最棘手、最迫切的重大课题。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产生的原因1.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分类农村劳动力是指在农村从事第一、二、三产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现有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了农村各产业实际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从而导致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耕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锐减,从而出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我国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积累型剩余。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在农村劳动力自然增长量的巨大压力下,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农业吸纳能力,不得不暂时在农业生产中沉淀下来,表现为劳动力隐性失业货不充分就业现象日益增加。(2)效益型剩余。随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使原有的部分劳动力呈现为剩余。(3)结构型剩余。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工业转移;再加上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使农业劳动力不能自由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劳动力剩余。(4)季节型剩余。农业生产具有季节型特点,农忙季节对劳动力需求较多,农闲季节对劳动力需求较少,从而产生劳动力剩余。22.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1)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2)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自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3)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可用于耕地的面积尤其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农业耕地面积正在快速减少。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1.3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至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4)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农业对3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国内外学者从发展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等角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四大理论:1.刘易斯理论。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是城市资本主义化的工业部门,该部门集中了大量资本,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该部门缺乏资本,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农民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但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这时只要工业部门需要,就可以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利润投资,当资本家的利润用于投资时,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就扩大,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就增加。随着资本家利润的不断投入,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此时,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变成了一元经济,不发达经济变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2.拉尼斯—费景汉理论。该理论在刘易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划分为3个阶段: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阶段;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农业平均固定收入阶段;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和大于农业平均固定收入阶段。同时提出,为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到第三阶段,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要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部门和工业生产部门同步发展。3.乔根森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当农业剩余等于零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当农业剩余大于零时,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业剩余存在的前提条件下,乔根森又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即农业总产出与人口增长相一致。在这种条件下,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剩余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工业部门。因此,农业剩余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4.托达罗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存在,4而且事实上正在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决定其是否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决策,不仅决定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而且还取决于城市就业率和失业率。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城市失业率很高,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逐渐加强,为了减轻城市的压力,可大力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业领域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都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将这些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性资源,不仅关系到一国农业生产水平能否提高,而且关系到支持经济起飞的积累率水平能否达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障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改变。第二产业主导地位的确定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急剧增加,导致农业人口逐渐下降,非农业人口逐步上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乡村人口减少而城镇人口剧增,居民的物质面貌与精神面貌随之发生质的改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改变过程就称之为“城市化”。据笔者调研结果显示,在30位被访青壮年中几乎无一例外的将定居城市定为自己的理想生活居住地。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自身的不可抑制的内在冲动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和90年代及中后期的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日益显性化。由于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不可阻挡的转移冲动。(1)利益驱动力。在存在城乡收入差别的情况下,受利益的驱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从事非农业劳动收入显著高于在家务农的收入,一般在2倍以上,高的可达6-7倍。另外,从事非农工作的劳动强度也往往低于农业劳动或与农业5劳动强度相当,但相同劳动强度的劳动所取得的劳动报酬则有很大的差别。劳动报酬的悬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受访30位群众中最高收入可达八万元每年,最低的每年也可达一万五千元,其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所得。(2)农村就业不充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我国人多地少,户均劳动力多,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山地资源少。一方面,农村人口每年以一千多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利用,其边际效益为零或为负值,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由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化学除草剂、喷灌、高效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因此,农村就业不充分是推力,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受访的30位村民平均拥有土地不足八分地,在当前普遍使用农业机械的情况下,闲置在家显然不能充分开展劳动。(3)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逐年下降,造成农业投资环境不利以及农业投资回报率低下,降低了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合作基金有相当一部分“农转非”,流向工商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是投入资金的缺乏,另一方面是产业效益的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由于没有一定的保障,农民也不愿冒险去采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相比之下,外出打工倒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做法,于是,除了一身力气无长物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进发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还有其它非经济原因,如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本土本乡成功转移的人士的示范作用,对婚姻不满,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1)转移规模大、增速快;(2)进城务工人员年龄构成轻,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基本上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体;(3)文化素质偏低和劳动能力偏强;(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流向是由落后地区人口大省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5)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6市后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以灵活就业为主;(7)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8)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还没有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2.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始终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尤其是在当今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的今天,十三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更凸显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只有将农业问题始终作为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我们才具备解决其他发展问题的基础。不过,限于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自然资源的约束,传统农业无法容纳过多的农村劳动力,这对于农民持续增收来说是一道天然障碍。传统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但是我国人均资源少,特别水和土地这两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较低。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矛盾则更加突出。根据第一、二次农业普查,全国耕地面积已从1996年10月底的13004万公顷下降到2006年10月底的12178万公顷,即十年间我国流失了1.24亿亩的耕地,人均耕地已不足1.4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展,我国耕地面积还将延续逐年下降的趋势(见图表1)。图表1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17.017.518.018.519.019.5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我国耕地面积(亿亩)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新华社3、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业的变化耕地面积可容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国农村有5.3亿劳7动力资源,已有1.3亿外出就业,农村就业人员中,也有约30%即1.4亿在第二或第三产业就业,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3.4亿人。按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的估计,现代农业生产仅需一亿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