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调查报告1新安县民营企业运行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通过引进外来资本、企业深化改制、政府政策扶持及优化服务功能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全县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最近我们对民营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截止今年8月底,全县共有私营企业1540家,投资人数3805人,注册资本25.94亿元,个体工商户7566家,注册资本2.43亿元。在民营企业从业人数约6.5万人,约占全县总从业人数的86.6%。1—8月份,新增民营企业585个(含改制转民营企业),较上年同期增加41%;新增个体工商户1734户,较上年同期增加53.5%;注册资本11.50亿元,其中新增民营工业注册资本17527万元;镇村干部“双联双带”企业67个,从业人数约5050人,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9.5%。1—8月份全县民营工业经济完成情况: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现价产值专业调查报告2109.5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9.5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2.77亿元,实现工业利税5.42亿元,其中全县民营工业经济完成工业现价产值104.45亿元,销售收入75.97亿元,工业增加值21.92亿元,实现利税5.35亿元,分别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95.35%、95.49%、96.24%和98.68%。1-8月份,全县民营工业企业出口创汇1754.89万美元,占全县出口创汇的51.29%,较上年同期增加42%。全县民营企业投资额为21.8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7.99亿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投资的75.3%和66.8%。民营企业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项目,这是由新安的具体投资环境所造成的。新安境内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种达20余种,煤炭、硫铁、铝矾土、石英石以其储量大、品质高、易开采等特点,被誉为新安四宝。新安煤炭总储量18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硫铁矿储量2.2亿吨;硫磺产量、质量均居全省第一位;铝矿石及耐火粘土总储量3.8亿吨,为河南铝土工业主要原料基地之一。县内有涧河、磁河、畛河、青河四条河流,加上168平方公里的黄河新安万山湖,使新安成为北方少有的水资源丰富地区,近年来又投资2亿多元兴建了每秒6立方米流量的提黄工程,可基本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安县同时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区地处豫西山区,靠近古都洛阳,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境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青要山、荆紫山、黛眉山、始祖山、专业调查报告3鹰嘴山,有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后形成的168平方公里的广阔水面,占整个小浪底水库面积60%左右。且高峡平湖,群山环抱,山水相连,整体形成了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文化为脉的旅游格局。旅游产业优势十分突出,“十五”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2亿元。二、全县民营企业整体运行趋势我县民营企业,就党群组织、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法治环境等方面,总的来说,不同程度上呈现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其共性主要表现为: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已经普遍建立起新的法人治理结构。除少数个人独资或变相个人独资的私营企业外,无论是股份合作制,还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民营企业都无一例外地成立了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或执行监事,新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民营企业已成为被接受、受欢迎的组织领导形式。二、企业经营管理者工作事业心、责任心和危机感比较强,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目前,经营管理者在民营企业普遍持大股,且董事长或总经理基本处于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经营管理者在利益机制驱动、内部监督约束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感到压力大;求生存、求发展的危机意识明显增强,自身的工作节奏加快,企业管理意识加强,各种管理思想、管理措施不断涌现。三、企业干部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巨大调整,引发了企业内部干部任用的变革。一方面能力不强、实绩不佳的经营管理人员不断被开拓创新能力强、管理内行、实绩突出者专业调查报告4所淘汰,今天是干部明天是工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经营管理岗位、人员的调整呈现动态变化,更趋向于适应市场的要求。市场不需要就必须重新择业择岗。四、企业党组织机构健全,并保持正常运行。从调查情况来看,改制为民营的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其党群组织设置正常,且保持适度的活动。少数企业党组织能够利用休息日和班后业余时间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时事学习,并积极寻求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三、我县民营企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我县民营经济在发展和运行中,虽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够规范。有的企业换了牌子,改善了产权结构,但运作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有的企业董事会成员与经理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过多,董事长、总经理一人担任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董事会、经理层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没有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设立监事会的企业不少职能不到位,很难真正发挥监督作用。二、是缺乏可行性分析。一些企业经营者在进入市场之前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许多中小企业是凭借的一种感觉加少量的科学依据就进入了市场。而当一旦进入了所从事的领域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想法与实际有差距,导致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专业调查报告5三、是企业培训员工意识不强。大多数中小企业很少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因为很多企业早期都是作坊式生产,大多感性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技能差。由于企业经营者想节约成本,很少把钱投在员工培训上。当企业做大一些之后,一些员工感到不适应,工作上有压力。尤其是销售部门,想让人员素质技能与销售业绩成正比,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就必不可少。目前一些企业忽视或轻视对人才的培养,少数企业内部重才轻德的现象有所抬头,选人标准只着眼于给企业带来短期经济效益的考虑较多。四、是企业干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力。民营企业除股东可以实行分红,一线工人多数推行按劳取酬外,多数仍然沿用过去的分配方式,传统的级别工资制,企业经营管理阶层除感到要凭良心为股东做些工作外,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效应,满足于完成岗位的基本要求。五、是民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首先表现为不懂法,违规操作,导致自身权益受损。从调查和接触到的情况看,发生在民营企业中的法律纠纷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因股权登记不规范造成纠纷;第二类是因挂靠而产生资产界定纠纷;第三类是经营不规范造成权益纠纷;第四类是技术权益纠纷;第五类是企业和分支机构、代销机构、销售人员之间产生的纠纷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不善于事前法律防范造成的。其次表现为不信法,致使权益受损时不能得到法律的及时救济。由于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一些民营企业产生了对政策的依赖心理和对法律权威的不了解,认为法律是统治的工具而不是专业调查报告6维权的武器。当其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更愿意上访而不愿意诉讼,更愿意找党委和政府而不愿意找法院,更愿意找媒体曝光,而不愿意找律师咨询。这就导致民营企业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六、是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有所削弱。一方面,面对改制后企业的新型组织形式,部分企业党组织一时难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工作方式的转换不能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党组织开展正常活动的空间、环境有弱化的趋势,专职党政工干部减少,基础条件不到位,使得一些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难以扩大,号召有时显得比较乏力。七、是企业合法权益受到外部侵害。政府侵权时有发生,民营企业感到无能为力。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民有、私有财产无所谓的思想影响存在,在执法中也难以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国有资产甚至外资资产权益遭到侵害时,有关部门执法严明,打击力度比较到位。但是,当私营企业雇员非法占有、挪用、卷逃资金时,有些地方往往不以犯罪论处,只按民事纠纷立案,有时甚至不了了之。司法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加之司法裁量权的滥用,使得民营企业受侵害的权益失去了最后的法律救济机会。四、调查体会全面分析上述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民营企业运行才刚刚开头,企业自身还缺乏实践经验积累和深入思考研究的过程,尚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二是领导层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工专业调查报告7作习惯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规范化运行。有的持谨慎观望、边走边看态度,对法人治理结构等新的形式、新制度尚抱怀疑、不肯定态度。有的受自身分析问题能力的局限,还不习惯用新的管理模式。有的好省事,习惯并看重传统做法等等;三是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系还尚未配套形成。虽然民营企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在递增,虽然人们的思想认识已逐步认同并适应这种变革的趋势和要求,但是整个社会特别是政府的相关配套服务措施、机制并未形成。因此,民营企业在缺乏引导努力改造自己的过程中依靠人为因素、自身努力造成部分机制运行不畅当属在所难免,应在运行中逐步理顺和提高。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这样的市场主体,我们不仅要从管理方面求进步,还要从法律上加以规范保护!切实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