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指导及考试说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指导及考试说明一、总体说明1、课程性质和考核对象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7大学高等师范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凡参加本专业学习的人员,均要参加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全国统一考试。2、考核命题的依据本考核说明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3、考核方式(1)、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校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分的20%,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分的80%,成绩总分合计60分为通过。(2)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完成中央电大布置的课程作业。完成实践操作课程(或实验课程)。各试点教学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处、师范部备案。中央电大安排随机赴试点单位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一旦发现情况不实,将对试点单位追究责任。不完成作业和实践操作的学生不能参加期末终结性考试。(3)、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属于标准化考试,是对课程学习情况的全面检验。由于本课程为两学期课程,所以,期末考试分为两次进行,每次只考对应学期的课程内容。下册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4、考试命题的原则和试题结构(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要求和文字教材内容的范围之内,不扩大或缩小考试的范围。凡未涉及的情况,不列为考试内容。每份试卷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内容的70%以上的章节。(2)、试卷兼顾各学习目标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比例大体是:知道(识记)占20%了解(基本理解)占50%应用(问题解决)占30%其中,知道指对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并能够准确地写出。2主要试题形式为:单项选择。了解指在知道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公式、规则和方法能正确地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简单说明。主要试题形式为:判断、简答。应用指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论述、选择方法或计算。主要试题形式为:简述、提出简单的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和计算扩音机、喇叭间的匹配联接。(3)、试题保持难易适中,一般分为容易、适中、较难3种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题占20%适中题占50%难题占30%试题中的学习目标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后者反映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情况和灵活应用的能力。在每个学习目标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两者不可混淆。(4)、试题类型及结构本课程的考试题类型范围为单项选择、判断、简答、论述、问题解决方法或计算题。本课程的考试题结构为:单项选择、判断两部分约占内容的20%,简答、论述两部分约占内容的50%,问题解决方法或计算三部分约占内容的30%。二、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考核范围1、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2、教育技术的定义考核要求知道:教育技术定义中的五个范畴,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经验之塔。了解: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哪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追溯。重点难点:教育技术定义中的五个范畴。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考核范围1、教学传播过程2、系统论3、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式考核要求3知道: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系统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了解: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的八个阶段。重点难点: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的八个阶段。第三章听觉教学媒体及应用考核范围1、人耳的听觉特性2、常用的听觉媒体3、语言实验室4、听觉媒体的教育应用考核要求知道: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和用途;传声器的用途和种类,传声器的性能指标;扬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扩音器的3个组成部分;语言实验室的4种类型和各自的特点;CD激光唱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的方法和主要的性能指标。了解:动圈式传声器的工作原理,电容传声08的工作原理;纸盆扬声器、号筒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录音机的工作原理;听觉媒体的教学功能。应用: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制作程序,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有几种形式,如何计算,听觉媒体的教学应用。重点难点:听觉媒体的教学应用;扩音机与扬声68之间的连接有几种形式,如何计算;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制作程序。第四章视听觉教学媒体及应用考核范围1、视觉图像基础2、投影仪.3、电视机与摄像机4、录像机和影碟机5、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考核要求知道:视觉图像的主要特点,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视听教学媒体的特点、功能,DW中采用了哪些新技术?了解:几个动态画面的组接,VCD的结构和原理,电视的摄像与显像原理,VCD的结构和原理,投影仪的基本结构和教学方法,电视机接收机的原理和组成,摄像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录像机的原理和与外部的连接方式,影碟机的技术种类和光4盘存储的方式,单机拍摄系统的组成。应用: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难点重点:视觉图像的主要特点,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单机拍摄系统的组成,录像机的原理和与外部的连接方式,投影仪的基本结构和教学方法,影碟机的技术种类和光盘存储的方式。第五章组合教育媒体系统及应用考核范围1、常规教育媒体系统2、多媒体综合教室3、教育电视系统4、校园广播教育系统5、微格教学系统和学习资源中心考核要求知道:课本的优缺点,教学板有哪些种类?常用的板书格式有哪几种形式?多媒体综合教室有哪些常用设备?对多媒体综合教室有哪些基本要求?教学语言的类型和要求,体态语的运用特点和几种课堂的非语言行为,微格教学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教学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组成内容,教学语言的类型和要求,如何选择有关的设备?课本的选择步骤,广播电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卫星电视系统的特点和组成。应用:淡谈你对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意见,谈谈你对学习资源中心、微格教学系统的看法,对常规教育媒体系统的应用小结,对教学中使用教育电视系统的意见。重点难点;对常规教育媒体系统的应用小结,多媒体综合教室常用设备使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意见,学习资源中心,广播电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卫星电视系统的特点和组成。第六章教学设计(一)考核内容1、教学设计概述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模式3、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考核要求知道:教学设计的概念、定义,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学习准备分析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了解: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需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四个步骤,伯顿和美里尔提出的六类学习5需要的内容,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信息加工分析和使能目标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学习风格的内容,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的智力与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分为感觉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应用:对“六类学习需要、信息加工分析和使能目标分析、7个方面教学问题、学习风格”的应用举例。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信息加工分析和使能目标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学习风格的内容。第七章教学设计(二)考核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2、教学策略的设计,3、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设计考核要求知道: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了解:4种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行为目标、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表现性目标、加涅的5成分目标)和优缺点,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五个基本步骤(制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方法、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归纳积分析资料、报告评价结果),三级形成性评价的阶段和内容方法,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教学策略的设计的内容、特性和操作方法,4种教学模式各自的内容结构(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加涅的指导学习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和特点,3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合作小组式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各自优缺点和适用范围,10种教学方法(呈现方法、演示法、训练和实践法、个别指导、合作学习法、游戏法、模拟法、发现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教学任务方面的因素、学习者方面的因素、教学管理方面的因素、经费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媒体的教学性能),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选用哪些工具。应用:用4种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行为目标、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表现性目标、加涅的5成分目标)分别编写与自己教学工作有关的学习目标,你打算如何开展形成性评价,并结合应用“编写学习目标的方法”,对自己的日常教学内容编写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测量评价题目,你应该如何选择媒体?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情况,作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第八章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考核内容-1、教育技术管理工作概述62、教育设备设施的管理3、教育媒体教材的资源管理4、教育技术活动的管理5、教育技术用房考核要求知道: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对象,学校教育技术室(组)工作人员的基本组成,一般培训工作的三种方式,学校教育技术人员的合理结构包括哪几方面?设备设施验收的主要内容,设备设施登记建账的主要工作内容,收集教育媒体教材的渠道,教材入库常见的三种上架方法。了解:数字化信息资源,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包括的5个方面内容,开展教育技术活动评估的一般程序和教育技术评估的常用方法,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的主要方法,教育技术用房的类型和一般要求,教育技术活动的管理措施,教育媒体教材的分手工编目和计算机编目的异同之处。第九章远程教育考核内容1、远程教育的概念2、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发展3、远程教学过程4、课程材料与学生支持考核要求知道:远程教育概念,“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部分错2、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管理,包括对计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递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三、简答题1、教育技术定义中的五个领域。2、教学设计的前提。四、论述题1、试述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和依据。2、试比较班级授课、小组学习与个别化学习的优略。五、实践题(一种能力的设计或计算题)具体概念梯形的教学过程设计。7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二、判断题1、A2、A三、简答题1、五个领域是:设计: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这里的设计既包括微观水平的设计,又包括宏观水平的设计。宏观层次设计如教学系统的设计,微观层次的设计如某一课、某一单元的设计或者微观的讯息设计。开发:开发是指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范畴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四个子领域。运用:运用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过程。运用范畴包括四个子领域:媒体的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管理: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管理范畴分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子领域。评价:评价是对事物价值的确定,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它是对经过设计、开发出来的计划、产品、项目以及过程的有效性或价值的确定。评价范畴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2、教学设计的前提包括:(1)、教学设计必须是以帮助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的学习。此处所关心的既不是“群体”在意见或能力方面的变化,也不是社会团体内和社会团体间的信息或态度“传播”意义上的教育,所描述的教育是指向于个体的。虽然,学生常常组成团体,然而学习发生在团体的每一个成员身上。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习者内部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重视对学习者的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