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高职旅游院校的艺术素养教育(作者信息)【摘要】在对高职旅游院校的艺术素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当前高职院校艺术素养教育存在缺陷的剖析,对旅游教育中艺术素养教育的应有目标追求进行探讨,最后试图创新性地提出构建提升其艺术素养的路径。【关键词】旅游院校;艺术;艺术素养;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空前发展,这不仅仅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更是源于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旅游业是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强弱。那么高职旅游院校就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面对当前教育和旅游发展现状,旅游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本文针对旅游院校的艺术素养教育进行研究探讨,并给予一定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引起各高校对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视以及更好实施艺术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很强的地区甚至是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要想做好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的并不是现有的旅游资源,因为可以没有资源,要有的只是发现资源、开发资源的眼睛和头脑。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自身艺术素养教育非常重要,艺术素养就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灵感、欣赏美的感悟。马克思也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知识、鉴赏、创新、情感、领悟等,这些都表明加强旅游院校学生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客观旅游业的发展研究的较多,并没有对主观方面的旅游从业人员的自身艺术素养进行较多的研究,关于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培养艺术素养的表达存在一定的争论,使得概念的界定较为模糊,这并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也影响了教学中对艺术素养教育的课程制定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等的实施。目前学术界虽然有很多学者都已经谈及艺术素养教育问题,但大家对艺术素养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有很多学者就全体在校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进行研究,说明艺术素养是一种普遍性需要的素质,如薛莉就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最后总结了普2遍性的结论。[1]再如齐桂华认为高校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对普遍高校研究,她从课程内容配置、课堂教学模式、校园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性思考。[2]虽然她们都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建议,但是总体上她们都是从普遍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相关研究,她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并不全面但是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还有些学者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探究,如石英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3]也有学者针对旅游业从业者的素质进行研究。可见,对于艺术素养教育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并没有很明确的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等,诸位学者都是出于不同的视角或者侧重点来对它进行认知。但是,不管怎样,学术界很少针对专业的旅游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的研究,要么研究对象是普遍的大学生,要么研究重点是素质或者人文素养等方面,那么本文的创新就在于研究对象就是针对高职旅游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研究,并且给予艺术素养一个很清晰的认知和内涵的界定,使得相关学术研究能够更加的科学化。同时,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实地经验等方式总结出更为全面的提高旅游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路径策略,希望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二、概念界定诸多学者通过不同视角的研究对艺术素养产生不同的认识,在对艺术素养的概念界定以及理解延伸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些理解较为空洞、过于泛化,就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制定及课程评价上变得模糊不清。那么本文就从当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出发,针对高职旅游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清晰的分析和内涵界定,并说明艺术素养对高职旅游院校学生的重要性。(一)何为艺术素养对于艺术素养的概念界定,首先可以参照一下已有学者的界定,如李伟认为艺术素养,可归纳为一个人基于对艺术的感悟、认知而构建的稳定的审美鉴赏力和价值观,它包括同生活与情感、文化与科学等诸多方面建立广泛联系的艺术感悟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品位。[4]这是较为全面的,大家比较认同的概述,这种界定是比较深层次的,宏观的。首先是对艺术的感悟和认知,其次联系着生活、情感、科学、文化等方面,总之艺术素养包括的既是艺术又是一种素养的双向追求,本文在此基础上将给予一个更加直观或者微观的概念。艺术素养,可以直接认为是艺术的修养,或艺术的素质。那么就要首先界定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什么?一般意义上理解,一是专业的艺术:绘画、音乐、舞蹈、3建筑、戏剧、电影、曲艺;二是有创意、有创造性的方式:文学艺术、说话艺术、领导艺术、做事的艺术,等等。本文所谓的艺术素养,具备上面的两种,一是对专业艺术的素养,重点放在“欣赏”上;二是对非专业艺术的素养,重点放在“掌握”上,如演讲艺术、公关艺术、表达艺术、写作艺术。简单地说,所谓的“艺术素养”,是指大学生应当掌握的艺术欣赏能力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艺术。旅游院校所应培养的艺术素养内容主要体现在在思想、知识、情感、道德四个方面的。首先在思想素养方面,艺术是包含个人的思想内涵的,是一种人生体验的表达方式和人格思想内涵的一部分。艺术素养是与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相互联系的,个人所具备怎样的思想素养就能反映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那么思想素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知识素养方面,是指对旅游的基本知识和导游所具备的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对于艺术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如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旅游和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同时明确自己对旅游行业艺术的认识。在审美情感素养方面,是指个体在欣赏艺术时的情感表达以及内心的感悟,它包括敏锐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艺术表面上是一种物质的客观的存在,但却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文化,欣赏者能够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喜悦、悲伤、宁静和激愤等等的情绪,当你烦躁的时候一首宁静的江南小曲就可以稳定情绪,所以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能使学生对艺术产生自己创新性的想象和感悟,享受欣赏艺术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生活态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最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彰显着艺术家对真、善、美追求,只有将艺术与道德进行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才能欣赏出真实、美好的艺术作品,道德素养是艺术素养的一部分,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总之,大学生应掌握的艺术素养包含了思想、知识、情感、道德四个方面,通过艺术素养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能力,懂得用怎样的思想、情感来欣赏艺术,来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同时在这种艺术的鉴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自己。在非专业素养方面,能够通过知识、道德素养来塑造自己的能力,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能体现出自己的素养,体现自己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艺术素养教育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感和行为。(二)艺术素养对旅游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如果一个人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么他本身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对于高职旅游院校学生来说艺术素养更为重要,旅游与艺术息息相关,旅4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的是对艺术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体现大自然的美。同时,艺术素养对于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养成、思维的创新、情感的表达以及审美观念的确立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但是,就当今学校艺术教育现状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应该对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行业需求的角度来讲,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不管是旅游资源还是旅游从业者人员都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十一假期各地旅游业出现拥堵、超出每天承载最多人数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导游的艺术与旅游业相关知识、导游的讲解艺术以及对于艺术作品的诠释与创新思想是远远不够的,旅游市场越来越需要更高素质的从业者。从学生成才和社会和谐的角度来讲,艺术素养教育能够促进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艺术教育是一个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过程,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能够使他们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获得全面的发展,这不仅仅给社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为艺术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的种种真、善、美。三、高职旅游院校艺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在旅游业发展的这个大背景下,高职旅游院校对艺术素养教育重视不够,高职旅游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缺失问题长期存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面较为狭窄。涉及到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旅游的相关知识,对于艺术的鉴赏力、认知过于泛华,没有真正理解艺术表达的内涵更不用说去创造新的艺术作品,缺乏融会贯通的知识贮备,同时旅游知识包括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旅游的特色性、导游应具备的知识等都存在着不足。二是能力有待提高。能力在这里包括有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艺术的欣赏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要真正融入艺术进行思想层面的交流,同时能够在鉴赏基础上创新出新的艺术作品。三是素质不够完善。这里的素质主要指道德素质、情感素养等,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艺术和情感表达的艺术是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部分。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可归结为下列四个方面:(一)教学与市场需求缺乏联系,旅游人才较为单一目前,很多高职旅游院校只专注于按学科需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不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也不去了解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几乎没5有任何的联系,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和科研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实际,整个的办学呈现封闭式状态,不够开放。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合当前飞速发展的旅游形势的需要,学生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受欢迎。[5]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忽视实践教学,不注重与外界沟通,不了解市场需求,就不可能达到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的教学目的,甚至培养出来的学生单一化,仅仅是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学生而不是旅游业需要的学生。(二)课程体系不完善,忽视对旅游人才艺术素养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问题可直接归因于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这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设置侧重点的偏离,过于注重理论的学习,但并没有进行深度的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也不够系统,课程之间内在联系性较差;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艺术类课程的设置较少,不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而旅游业需要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实践环节,缺乏应用性的课程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情感素养等的培养,也不能适应行业需求。另外,学校对于学生自身艺术素质的教育较少,要求不够严格,考核评价机制更是偏离了艺术素养教育的本质。(三)传统教学模式,未能充分发掘学生能力目前仍有很多旅游院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是一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现代教育的发展,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上更是轻实践重理论,使培养的学生偏向于知识积累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旅游业是应用性很强的行业是矛盾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传统教学以教师单向的授课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阻碍。目前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改革成果,可以借鉴。(四)应试教育环境,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起到辅助作用,但是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一个关键影响当前教育发展的因素。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诸多高职旅游院校只专注与学生的课程专业成绩,并不注重个人艺术素养的培养。老师也会更加关注课程教学的发展,对于学生实际能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