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养生学初探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医传统养生学的恬愉乐俗,调养心神;均衡膳食,补益精气;顺应自然、调节心身;积精全神,不妄作劳;和于术数,动静适度;药物、针刺与养生等六个方面的探讨。认为人类要益寿延年,就应尊循生命的一般规律,顺应季节气候变化,适应客观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处理人事,保持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和谐协调,陶冶性情,正确对待和排除各种社会因素的剌激。经常保持“恬愉乐俗”,“志闲而少欲”,“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心态。加上体育锻炼,才能达到“经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的健康水平。达到颐养天年。关键词:中医,传统,养生学。“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古代简帛中,《养生方》、《却谷食气》、《导引图》等记载了大量的养生内容。历代医、儒、道、释、武、艺等各家,都有各自的修身养性观。由于医家和道家对养生学贡献较大。所以我们把传统养生学,称之为“黄老之学”。唐代名医孙思邈,熔医、儒、道、释、杂各家于一炉,建立了中医传统养生学的完整体系。此后历代医家又对其不断充实发展。形成了中医传统养生学。我们认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主要内容有:调养心神、补益精气、顺应自然、积精全神、动静适度、针药养生等六个方面。一、恬愉乐俗,调养心神。《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第一》把养生之道归纳为十个方面。把啬神放在第一位,可见养生非常重视养神。根据历代养生家的论述,养心调神大概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精神内守,珍惜神明。“精神内守”就是要求心理上要做到各个方面都是协调、稳定的状态。嵇康在《养身论》中谈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他认为修性调情以及呼吸吐纳的许多方面,都要做到“精神内守,心身凝定”(《医学入门》),才能使我们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安和统一。《颜氏家训·养生篇》强调在养生上首先要“珍惜神明。”珍惜神明有二层意义,一是合理用脑,二是思虑、欲望不可过度。合理用脑,注意心身平衡,不因劳心过度而伤身。《养生论》说:“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古书医言》说:“思索生知,……思之不舍,内因外薄,不早为图,生将巽舍”。就是说我们要珍惜神明,应懂得生理与心理、形与神的辨证关系,不可过而为累,五劳六极七伤,都因过用心神而为患。思维也是这样,如果极度,暗耗精气,损及神明,也容易生病。对于思虑、欲望不可过度这一观点,历代医家道家都有论述。《孙真人卫生歌》说:“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心若太费费则劳,……神若太伤伤则虚。”告诫人们:思虑应该适当,神明自宜珍惜。“凡人不能无思……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不劳,神不极,但尔可得延年”(《摄生要录·思录》)。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提到十二多为“丧生之本”。认为心神调理冲和为度,勿太过不及。(二)恬谈虚无,和畅性情。“恬谈虚无”实际上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虚无恬谈,少思寡欢,清静无为,效仿自然,柔弱退却,这种思想产生过程就直接与养生有关。《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把这种思想系统地发挥,形成了中医养生学的精髓。恬谈以养其心,虚无以全其神。“神乎,心乎、养心莫善于寡欲”(《医学入门》)。这一思想不仅在我国,而且在整个亚洲都有很大的影响。虚无,要求人们超凡脱俗,“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这就是恬谈虚无的养心调神要求。和畅性情,就是要消除有害的情志,创造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也就是调节七情。《证治百问》说:“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形,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七情过激对摄生养性是非常有危害的。《黄帝内经》指出:“心是五脏腑之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曰:“百病皆生于气。”《彭祖摄生养性论》说:“积忧不已则魂神伤矣,愤怒不已则魄神散矣。喜怒过多,神不归室;憎爱无定,神不守形。”管仲说“忧郁生疾,疾困乃死”,孟效也说“情忧不在多,一夕能伤神”,由此看来心态平衡对养生非常重要。所以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总结了《内经》对七情的论述,命题为《和畅性情》一节。世事沧桑,不如意的事是常有的,怒、忧、悲、恐等不良刺激不时而生,往往需要以理抑情,自我调节。《友渔斋医话》说:“遇逆境,散自排解,因肾水上交于心,此者,病从何来?……肝喜条达,戒喜怒,当拂逆而善自释,以养生气。”这里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是意志的调节,意志强者,可侮辱不起,七情自平,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另一方面要善于自我解释与开导,接受环境的暗示,排除不良情绪,创造良好的心境,才能“任我逍遥过百春”(《寿世保元》)。古人对和畅性情,自排自释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效仿。孔子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不怨天,不忧人”的开阔心境,获得了七十二岁的长寿。白居易这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亦收七十六岁之高寿。(三)闲情逸致,陶冶情操。闲情逸致,指用有一些高雅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志趣,以创造良好的心境、培养高尚的情操。前贤很讲究,龚延贤说:“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寿世保元》)。闲情逸致的内容是十分广阔的。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记载的《古今嘉言》说:“倪正文鉏堂杂志述五事云:静坐第一、观书第二,看山水花木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子弟第五。述齐斋十乐云:读义理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淡、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这里谈到读诗书、弄琴瑟、习书法、对弈棋、种花草、去远足、品清茶、交朋友、教学生等方法均可闲情逸致,其中有许多方法是东方民族特有的养心调神方法。诗坛寿星陆游,坎坷一生,却寿高八旬又五,他养生的方法是,运动,读书,写诗。“读书有味身忘老,无诗三日却增忧。”年事虽高,他仍手不释卷,笔耕不辍,身心得到活跃,达到了健体强身之目的。宋代大儒苏东坡因刚正不阿,屡遭贬谪,身心交瘁,未老先衰,于是他便移情于养生之道。他的强身之术是,“闲步常梳发,游乐多行走,开窗纳风露”,以此促进肌体气血和顺通畅。“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北宋名家程颢认为老年人生活应当和青少年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老行万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清代诗人袁枚,他之所以长寿,主要在于长期旅游得到锻炼的结果。“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温馨的家庭,给了处于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诗圣杜甫至纯至厚的情和爱,使他晚年过得悠然自得。二、均衡膳食,补益精气。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化生后天之精、产生生命活动能力的源泉。因此,“膳食”为历代营养学者、养生家、医家所重视。《内经》中首先强调“食饮有节”。因为过量的饮食会导致肠胃损伤,影响全身气血津液的化生。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滞饱”等论述。孙思邈还说过“食当熟嚼……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夜饱损一日之寿”(《备急千金要方》)。一日的饮食量要求:早晨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这些都值得重视。其次要求饮食的五味要和调,均衡膳食,反对偏食和偏嗜。古人认为五味是滋养五脏、化生气血的物质来源,要按五脏生理特点的需要适当地配给,即所谓“谨和五味”,才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长有天命。”因五味各归所喜之脏,若长期嗜食某一食物,必然会导致其所亲合(即走、入)脏腑的功能偏亢,引起相对的另一些脏腑的功能偏衰,从而变生疾病。如嗜食肥甘的人,可使气血壅滞、蕴生郁热,发生痛疽疮疡一类病患;大量饮酒,可使肺的叶举而产生气逆上奔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作了详细论述,表明《内经》的主导思想是摄入味不可过偏,也就是“不可不及,不可太过”的中庸思想。并提出了“五谷为养……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原则,奠定中医营养学基础。另外,《内经》还指出“无食一切生物”,可以说是饮食卫生学的源头。此外,它还提出应讲究饮食的冷热,谓“热无灼灼,寒无沧沧”,而应该“寒温中适”。陶弘景强调:“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饮食,莫大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有中和,能中和者久必寿也。”孔子晚年饮也食很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还很强调吃相:食不语,寝不语;还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晚年坚持了这一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人,所以他长寿。三、顺应自然、调节心身顺应自然界阴阳的消长规律调节心身是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内经》反复强调“法于阴阳”,“调于四时”。这是因为四时阴阳为万物之根本,直接影响人的发育健康。(一)法于阴阳,起居有常“起居有常”,即是说起居作息有一定的规律,注意人体的节律及其与环境节律的协调。从《内经》看来就很有时间生物医学的观点,有日、月、年、超年节律的记载,这些内容贯穿于养生上就应当起居有常度。具体来说:“坐卧有时,匆令身怠,可以延年,……动止有常,言谈有节,可以延年”(《寿世保元·延年良箴》)。“法于阴阳”,就是要顺从自然的阴阳四时,日月盈亏,昼夜交替的规律,去调节自己的生活习惯,使人体与自然界“同步”。人体阳气在一天之中的盛衰变化是“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与自然界一日的阴阳盛衰相一致,可见人的生理规律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养生学要求人体还必须具备对自然界阴阳消长作出灵敏反应以顺应自然的机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若“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则可长寿。相反,逆行于自然规律者,则生病、折寿。这就体现了中医学天人一体观、阴阳整体论的思想。(二)顺应季节,四气调神“四气调神”是根据春夏秋冬的四季阴阳的消长、寒暑的变化、物候的转移来调节自己的心、身状态,使之与自然协调一致,以争取心身健康的一种理论,这是中医传统养生学最突出的特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如何顺应自然以调养精神意志、锻炼身体,分春、夏、秋、冬作了具体描述。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四气调神论的理论是系统的,而且与人格体质学、四诊心法呼应。后世医家对这个问题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发挥。如宋代陈直补充了四时养老的内容。元代丘处机分别春、夏、秋、冬作《摄生消息论》,从养神谈到养形,从“治未病”谈到治已病。明代冷谦在《修龄要旨》中首先强调《四时调摄》心身的重要性。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起居安乐笺》中对四时自然及其志趣陶冶作了深刻地发挥。在今天《内经》的时间生物医学观点,子午流注学说都引起人们重新重视。为避免不正之气对机体的伤害,《内经》提出了“和不正之虚邪,避之而勿犯也”,这是在摄生上所采取的重要手段。气候正常变化,季节时序更替,人也应随时序摄养。《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顺应四时阴阳以摄养自身阴阳的原则,春夏阳气生发之际,注意蓄养阳气,秋冬阴敛藏之时,注意涵养阴精。后世养生家这一理论,主张冬季更应该注意节制性欲,涵养肾精,可以却老延年,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防治慢性气管炎的“冬病夏治”法,就是春夏养阳这理理论的实际应用。四、积精全神,不妄作劳。积精全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