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徐博罕摘要自西学传播数百年来,中医及其他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究其原因在于现代人已经习惯地接受了由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支撑的西方现代自然科学思维,使得我们这些从小就接受西学教育的人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样的唯物世界观。况且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缺乏对国学及传统文化的培养,国人每天面对的都是西方文化思想和事物,并形成了一套倾向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是阻碍中医思想及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每一门科学的背后都有一套哲学理论。相比之下,作为中国古代科技之一的中医学,其本身就有一套与西方现代科学完全不同的哲学理论。刘长林先生在《中国象科学观》中指出: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哲学观是一个“时间观”,注重事物在时间变化中的相互作用,而西方的哲学观是一个“空间观”,注重研究事物本身的结构及性质。因此,中国古科学与西方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中医学发源于原始巫术,历经数千年仍保留着原始先民的思维方式,进入现代社会后,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为人们所接受。中医学是一门远古医学,要想真正将其科学理论价值发掘出来就必须接近远古先民的思维方式,抛弃固有思维才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下面我将从三个角度来具体阐述中医的基础理论。关键词:天人感应、藏象、五运六气、类比取象一、天人感应的真相《易纬·乾凿度》云“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初者,气之始也。①”《易纬》指出了宇宙演化的过程,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气”生“形质”,形质则是我们所熟悉的物质世界(显态世界),气则是六根不能感知的事物,道家2将其划归为隐态世界,而“气”用现代概念来理解就是能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②”宇宙分阴阳二气相互运动,生出并控制着有形的云、雨。因此,在人类能用六根感知的物质世界背后还存在着一个能量态的世界在操控着,其能量具有运动性。《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③”庄子已指出隐态的“气”是人生、长、衰、亡的根本原因。人同天地一样是一个气、形、质并存的个体,相比有形的肉体,中医更关注人体内无形之气的运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云“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④”其中指出宇宙和人都存在气的运动,彼此之间也存在能量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天人感应”,指宇宙和人的“气交”,可见中医是能量医学。能量有量级的高低,其中力对物体做功转化的是一种量级很低的能量,而中医谈论的“气”则是高量级能量,理解感知起来就更难,但古人使用“内证”法同样可以研究“气”。比如《内证观察笔记》中举了关于肾藏象的记录:“北方七宿的真气,会形成四灵中龟蛇的样子。在冬天当肾藏大旺相时,肾藏的真气也会与北方七宿相应,在肾藏中形成一只龟蛇的样子。其实这只是人体中的真气和北方七宿的真气气交的结果。⑤”上文直接指出天上的星宿能与人体脏腑进行气交是“天人感应”的原理。当然内证的功夫不是人人都有,但应当客观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二、藏象与五运六气的本质“藏象”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然而以往对“藏象”学的研究是有所缺陷的。《道医学》中指出“古医学中将藏加月(肉)字旁,为臓。⑥”提出“藏象”为“臟象”的概念,“月”即为“肉”,强调的是解剖上的有形脏器,“藏”即为“隐藏”,隐藏的就是有形脏器蕴含的无形之象,以“臓”代“藏”就能把五脏的物质性和能量性都概括进去,如上文物质性的肾脏中藏有能聚成玄武之状的气(肾气),有了气的存在,脏腑便能行使其自身功能。同时,神、魂、魄、3意、志也是藏象学中的核心,这五者是能量级高于气的高维态能量,也具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平时它们融于相应的脏气之中,且需要气的时时养护才能不断充盈,并发挥控制人体气机运动的功能。五运六气本是研究宇宙能量在时空场条件下运动规律的一套学术理论,通过内证是对宇宙能量最为直观的研究方法,由于大多数人缺乏内证,于是五运六气应运而生。“运”和“气”的本质都是“气”,加以阴阳五行理论沟通运气学与“藏象”,在“天人感应”的原理上,使我们能仅以思维的方式就得到人与宇宙之气“气交”的时空规律。但运气学纯粹研究能量规律,和人们生活概念中的时间没有联系,因此,古人采用历法来矫正时间,使时间和气能达到协调,但古人使用的并非农历。《中医运气学解秘》提到“《内经》的岁用太阳回归年,年长度为365.25日⑦”即是太阳历一年的观测值为365.25日,其中又说“一年12个月为354.368日,这是一阴历年的长度⑧”表示太阴历一年观测值为354.368日,因为两者年长度相差10天,为协调两历,在历法上采用阴阳合历的方式(农历),而医学上则采用60甲子历。“《奇门遁甲》历法用的就是《内经》六十甲子周期历,以每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为一个循环,总共是360日。⑨”其中360是由24节气求得,24节气最初是为了农业生产而创制,每个节气都对应一种物侯现象(可参考《六日七分图》),而有形的物候是背后无形之气的反映,因此,我认为它的理论基础是“气”,古人将24节气置于农历中,发现一个月中一节的时间约为15日左右,一个月2节,2×12×15=360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历法。因此,24节气就是对“气”的节度,相比其他历法它不以任何天体为参照,故一年360日的历法是一部气历,或称为能量历法,相比农历,这部气历无须置闰,时时与气的运动协调同步,也协调了阴阳两历,农事医学可兼用。三、类比取象的中医观《易经》是中医的源头,中医吸收了《易经》众多的思维方法,其中使用最多的当属“类比取象”。《周易·说卦》云“乾键也。坤顺也。震动也。簨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簨为鸡,坎为豚,离为稚,艮为狗,4兑为羊。⑩”《说卦》是“类比取象”思维的直接体现,从原文来看,八卦有很多含义,但八卦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归类概括,其原理在于凡是能产生“气交”的事物都是有共性的事物,可以划归为一类,用一种符号表示,这样能简化问题,易于为人们掌握规律。因此,“类比取象”在中医诊疗上的应用是非常合适的。《中医内科学》有一个医案:“病经五六天,始觉恶寒,继而身热不寒,微恶风,汗出不多,午后热甚,头昏痛,咳嗽,痰吐黏黄,胸部闷痛,呼吸不畅,咽部微红,口渴欲饮,尿黄,舌苔薄白、边尖红,脉浮数。⑪”经过辩证,诊断为外感风热,从肺治,辩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类比取象的过程,将风热和肺取为同一类的象,用兑卦表示,这就是中医最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原理。《医学象数理论在医学临床中应用》中举了一个易医案例:孙某某女52岁“患者肝硬化腹水,经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1990年10月12日下午7时医院为其会诊。⑫”以梅花心易按时间起卦:为损之颐,互封为复,以“类比取象”的思维来分析一下,本卦“损”,“艮”上“兑”下,“艮”取象为“上”,“兑”取象为“肺”,说明肺气不宣,为止,变卦“颐”,“艮”上“震”下,“艮”取象“止”,“震”取象为“肝”,肝郁,自然就会化火,再换个角度“艮”为“硬”,肝硬化了。互卦“复”的上卦为“坤”,取象为“腹”,被止住,说明有东西堵在里面,“震”取象为“动”又说明里面有水,只有水是动的,而不可能是气,“坤”取象为“阴”,只有水符合,气为阳,不符合,所以是水肿。“艮”为“手”、“肢”与“坤”连,说明连及四肢都肿大,故原文又说“又出现咯血,腹部胀满难忍,肢体均肿胀等症。⑬”咯血是肺病的主症,前文已知肝郁化火,说明是火灼肺使,其迫血妄行,故咯血。腹胀是水肿已知,肢体均肿胀也已知了,原文给出的方解是使用小柴胡汤。《注解伤寒论•卷十》云“《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发传那之热。里不足者,以甘缓之。人参、甘草之甘,以缓中和之气。邪5中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半夏以除烦呕;邪在半表则荣卫争之,辛甘解之,姜枣以和荣卫。⑭”根据之前所起之卦,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为苦寒入肝,为震卦,人参、甘草平缓入脾,为坤卦,半夏辛温,入肺胃,为兑卦和艮卦,生姜辛温,大枣甘温,入脾,为坤卦,如此发现所有的卦均有指物的取象,整个“小柴胡汤”的卦象与疾病的卦象是相一致的,因此采用小柴胡汤。总的来说,中医的核心理论是“气”,只有把握往“气”才能将天地人三才中所有事物的关系理清楚,同时也不能脱离了内证,否则中医也就无法验证“气”的存在,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有人找不到中医的理论依据,那些卦象、阴阳五行将变得深奥,造成了今日甚至用小白鼠实验等现代实验方法来验证中医理论的现状,这些舍本求末的做法。我们应当在承认“气”这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现代科学研究,才是正确的路线,然而在现代科学没有完全揭秘中医的奥秘前,采用传统思维方式研究中医学仍然必要的。由“气”、“藏象”、“五运六气”、“类比取象”这四部分,又以“气”为根基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大厦,离开这四者,中医就不是中医了。6参考文献:[1]郑玄(东汉)注,常秉义编.易纬[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6.[2][4]王洪图主编.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13.[3]杨柳桥译注.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47.[5]无名氏述.内证观察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0.[6]熊春锦著.道医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131.[7][8][9]田合禄,田蔚著.中医运气学解秘[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9,69,18.[10]姬昌等.全本周易[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8.315.[11]吴勉华,王新月主编.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5.[12][13]张延生著.易象延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1469.[14]张仲景(汉)著,王叔和(晋)撰次,成无己(金)注,汪济川(明)校.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3.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