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中医到执政蔡建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沂南分院摘要:提起中医想到的可能是中医的养生、中医可防病治病,可今天我们想说的并不是健康方面的事,说说中医和执政之间的关系。中医和执政,一个是医学,一个是政治,两者之间似乎风牛马不相及,它们之间怎么会有联系呢?北宋名医高宝衡说熟读《黄帝内经》:“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崇尚自然,选择中医。中医是一门自然医学,中医理论的本质是全生态医学理论,中医强调我们的生活要顺应自然规律,越是自然的,越是健康的。中医理论的核心是阴阳,中医文化推崇的是道,中医养生境界体现是“和”。中医的“中和”思想与政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完全契合;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和政府提出的“走向生态文明新常态”理念高度统一。当今,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党政工作者应自觉研读中医、应用中医,把中医文化和中医养生理念融入到生活工作当中,这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不远的将来,人类将迎来中国的世纪辉煌!关键词:中医,执政从中医到执政蔡建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沂南分院提起中医,想到的可能是中医的养生、中医可防病治病,可今天我们想说的并不是健康方面的事,那要说什么呢?说说中医和执政之间的关系。中医和执政,一个是医学,一个是政治,两者之间似乎风牛马不相及,它们之间怎么会有联系呢?下面咱慢慢道来!北宋名医高宝衡说熟读《黄帝内经》:“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1、什么是中医1、1中医理论的核心是阴阳说中医就要谈阴阳。《黄帝内经》:“夫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天下之中阳气最盛的莫过于白天的日光,所以叫太阳;天下之中阴气最盛的莫过于晚上的月亮,所以月亮又叫太阴。中医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周期性变化,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无不受太阳和月亮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影响,我们女性的月事,就是人体受月亮影响的例子。每天,日出日落;每个月,阴晴圆缺;每年,春夏秋冬依次更替。潮起潮落,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我们所提的“天人合一”,就是说人体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身。“天人相应”是说宇宙和人体相互感应,相互应验,又喻为“天垂象”。这也就说明我们的父辈、爷爷辈,他们多数没有受过现代所谓的正规教育、没有多少所谓现代科学理论,却有些话说的在理、中听,也叫有水平或说有文化;可我们现在,张嘴满口是知识,却多不实用。原因就是他们以天地为老师,读书虽少,却离天近,悟道理;而我们的老师是近代的书本,现在的书本是近当代知识分子们对自然研究的写照,虽说是科学的,但仍在发展2完善当中。有些科学技术知识,在诞生之日就缺乏人性,所以科学技术淘汰越来越快。而古代先贤们的经典,本身就是道法自然的人性写照。所以,历久弥新,永不褪色。就像书法、绘画、陶瓷艺术,越古老越有价值。而恰恰近百年来,我们抛弃了传统,抛弃了经典。好在,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已敏锐地意识到这点,要复兴中医,要复兴传统文化。1、2中医文化推崇的是道中医讲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显然是从道这个层面说的。我们现代很推崇医疗技术。古人:对医不是从术这个层面来讲的,“术只能盛极一时”;是从道这个层面来讲的,“道则流传千古”。古人是通天地之道,明生命之理,晓变化之术。今天,我们的医学发展由原来的崇尚医道变成了现在的片面追求医术,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医务人员越来越多,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1、3中医养生境界体现是“和”中医讲中医医人,中医是医人的学问。中医是研究人体和环境交互的一种科学。对中医可有五种理解:一中医是医人的学问。二中医是适中、中和、中道的学问,中华民族文化说到底就在于极高明而道中庸。三中医即中意,医即意,古繁体作毉、下从巫,是指古代专搞迷信活动的人,又名巫祝,是以意念来为人治病。《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郭玉传云医者意也,意为所谓医者乃为悉心思考之意。意即思维,是对问题认识分析、寻求症结及处理的思维过程。四中医,艺也,即艺术。五中医是指中国之医,中医的中字,可理解为中国。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医养生既有群众基础,又有中和的理念。中医养生是“和”的文化,人口众多的大中华,借助五千年的文化滋养,靠中医养生保健医疗繁衍,生生不息。2、中医的“中和”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完全契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这和中医讲的“中和”完全契合。“中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孔子总结前代圣贤“用中”思想,提出“中庸”的处世原则,认为“中庸”思想是人生大智慧。而中医养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和上述一脉相承、同根同源、共生共荣。“中和”的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养生文化中体现的最直接、最充分,这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启迪意义。故宫博物院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中和意为秉中庸之道、求天下和顺。保和出自《周易》,意即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中和殿正中悬挂一乾隆手书匾牌“允执厥中”,“允执厥中”是舜提出的治世方略。舜在几十年的治国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执中”能使事物得以稳定在最佳状态。他晚年在总结治国经验时,曾语重心长地告诉大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夏书·大禹谟》舜告诉禹人心是难以测度的,道心是难以明白的,只有精诚专一,坚持中道,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才能平衡事态,求得和平发展,治理好国家。这就是后世儒家特别推崇的所谓十六字心法。最初是贤君尧传给圣君舜的治国经验,舜后来又传给禹,到周代成为治国的重要方略,之后被儒家所继承,代代相传,成为儒学的精髓。33、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和“走向生态文明”高度统一“天人合一”有三层意思:一是天人同构,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合德,是说人与天地有共同的道德。三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在全球屈指可数。从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了一对矛盾。今天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昂贵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许多地方、不少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若再不改变,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也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谋求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实现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大力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逐步恢复我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江河安澜的自然风貌。总之,中医文化体现的“中和、中道”思想和政党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完全契合;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和政府提出的“走向生态文明新常态”理念高度统一。崇尚自然,选择中医。中医理论的本质是全生态医学理论,中医是一门自然医学,中医强调我们的生活要顺应自然规律,越是自然的,越是健康的。因此,当今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党政工作者应自觉研读中医、应用中医,把中医文化和中医养生理念融入到生活工作当中,这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社会4主义和谐社会,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不远的将来,人类将迎来中国的世纪辉煌!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沂南分院,山东沂南276300作者简介:蔡建春(1964—),男,山东沂南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电话(13953919529),电子邮箱(caijianchuny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