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文化开创中医未来马肇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传承中医文化开创中医未来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全新的发展时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医药学领域的一枝奇葩,是三大“国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成型和发展的基原,”理论体系之精深、技艺之精美,非其它医药学可比。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快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传承中医文化,开创健康医学就要把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学和它的特色优势展现出来,就要发掘我国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展现它在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辉煌伟绩是摆在我们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让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为全民保健保驾护航真正惠及炎黄子孙乃至世界人民。中医是一个“和”文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阐述了许多现今才被人们认知的思想,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阴阳要平衡、脏腑经络要协调等,说明中医学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孤立地研究人和人的健康。而是把人的健康放在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和动态平衡中加以研究的。我们要构建和谐,就要努力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医强调一个“道”字,中医把天、地、人归纳为“三才论”。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由大道生,大道包罗万象,天地一切皆由其所出,变化无穷。故谓博极医源,循道之难也。悟道的过程,就得靠学习和积累。作为中医科普工作者来说,传“道”是要务,要认识自己对人类健康幸福承担的责任,不仅要看到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及其优势的价值之所在,更要寻求回归自然和从古代东方文明中汲取其大智慧的必然趋势。因此,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不为一病一方而论。在唯物辨证法的指导下,建立新型立体知识结构,适应现代医学观点和思维方法的不断变化。在科普创作中要在深度上、高度上去发掘,和谐、平衡就成为关键,如果组成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心态不平衡、不和谐,就很难达有和谐的社区和和谐的社会。反过来,建设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处于社会中的个体心态和谐。“道”是摸不到、看不到、听不到、嗅不到、但又绝对存在,不可立求通达须积虑慎思、日积月累方可达顿悟之境的真理。人和道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道”潜移默化,不言不语,必须靠人来宣传,来实践发扬,此乃是非圣贤不可之责任。故又有“道赖圣传”这句话。而今诸多脱序现象,只因“知”道的人太多,而“行”的人太少,能真知真行的人更少。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契入大道妙理,实际受益无穷。全社会认识“道”就能对“坐之不得道,行之不合德”的现象作斗争。阐述大道妙理是深化中医科普的需要,提升到中医文化的高度就不是单纯治病的问题了。,其悟道、传道的第一要务是建树自己的良好医德。高尚的医德有助于为病人除病去苦、排忧解难,也是医生自己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的表现。正确掌握病人的心境,合理疏导,这是医生的职责。医生的意志、情感、神态和品质等都对病人的身心起着重要影响。古代医家十分注重医德,药王孙思邈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窬于此。”,“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医德,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有启发、教育病人的作用。出自医生口中一席热情的话,可以暖人心,使病人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一个感人的行动,可能使患者加深对医生的理解和信任,并主动配合治疗,从而产生良好的医疗效果。身心同治、治心育人是古代医家普遍重视的,因为他们深知其中的奥秘,这是医生应遵循的“道”。谈,应该放下身段,好好地思考,踏实的工作,用中医药的医理、医效逐步而有力地证实它的价值和生命力已达造福人类的目的。以我们踏实的奉献和坚实的积累,为建构复兴之路尽我们中医人的一份力量,我们应有这个信心、也应有这个能力.一百年前的中学西学之争,是先辈们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抉择时发出的呐喊。今天也没有必要再将一切硬生生地分成“我们的”和“他们的”,然后再说“我们的比他们的如何如何”。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布尔、突灵、祖瑟、冯诺依曼或其他许多电脑及资讯科技的先驱者是参考过了《周易》或受过中华文化的熏陶才做出贡献的。因此“没有中华文化,资讯科技根本不会出现”这类的话,则太言过其实,不同文化都有其光辉和盲区,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是不可取的。传承中医不可忽视情志致病心理、生理负担加重,紧张、焦虑、疲惫、压抑等心身问题日益增多。祖国医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学内涵。中医学把人体的情感活动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简称“七情”。认为内脏功能是“七情”产生的物质基础,人体内脏功能活动正常,情感活动变化也相应正常,这就是健康。反之,人体内脏功能绪、心理直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愉快、乐观的情绪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功能,如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药物的吸收,使药物得以迅速到达靶器官发挥效应,还能提高脑的功能,使呼吸、循环、内分泌、免疫、体温、代谢等功能稳定。相反,若病中有忧虑、悲哀、恐惧、郁闷、愤怒等不良情绪,都可作为心理因素使病人产生应激性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黏滞性升高。可见,“病身不病心”是非常有哲理的,治疗用药中考虑心理因素,是会影响药效的。重的客观事件。这是患病的外部条件,性格缺陷是易患素质的核心因素,是引发心身疾病的内因与基础。心身疾病因具有内因、外因交错影响及联合作用的特点,因此,心身医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对现代医学根深蒂固的心身分离观念和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它促使人们用整体的医学观点,去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收集分析个体与环境的精神应激资料,强调心理测量、精神、精神生理学等检查,重视包括患者多种情感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在内的临床表现。这种针对疾病精神问题,借助于社会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所进行的特异性检查(心身医学称之为阳性诊断),其所获得的是心理与躯体两方面的诊断结论。它还提出躯体、心理相结合综合防治心身疾病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病痛和早日康复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医疗方案。料统计,人们对个人、家庭的担忧在调查项目中占44.9%,如就业、家庭经济问题、个人前途、企业效益发展、失业、下岗、社会安定、物价等等。而这种担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有60%-70%的人处于没有病却感觉不健康的“第三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间的一种状态,国内称“亚健康状态”)比如心身疾病、高血压,1997年全球就有高血压病人6.91亿。我国目前死于心身疾病者占70%。心身疾病逐渐增多,于是一门主要从精神和躯体的相互关系即心身相关的立场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的新兴科学—“心身医学”,应运而生。专家们预见21传承中医不可忽视中医的医学模式中医学整体地看待具有情感思维的人,因此,对心理因素及对疾病的影响十分重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学家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在理论上概括为:阴阳整体论、水火五行论、心主神明论、脏象五志论、七情学说等,形成了“中医心理学”的自身体系。《内经》162篇中,从篇名到主要内容讨论“心理学”有关问题的达32篇,约占20%,涉及到这个内容的篇幅则高达90%以上。《内经》从篇名上论及的“医学心理学”内容十分丰富。情病因,《淫邪发梦篇》阐述了梦幻的病机及其与辨证的关系,《大惑论》不但分析了危险环境产生的心理变态,还论述了健忘和多卧的病机,《癫狂篇》对癫狂两种心身疾病从病因系统论述到诊治,《疏五过论》、《征四失论》等篇尖锐地批评了在诊断中忽视心理因素的种种过失,《示从容论》为我们展示了从容不迫地进行辨证分析的心理过程,《移精变气论》记载了古代祝由的心理疗法,《刺志论》、《血气形志》等篇强调针灸中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特点,《四气调神大论》阐明了四季养生中精神调理的意义和方法,等等。中医学宝库中史料十分丰富在中医学这个宝库中,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的史料是十分丰富的。这在世界各国文明史上不曾多见。纵观世界心理学史,医学心理学史,深感从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之后到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尤其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这一漫长时期,几乎近于空白,而我们祖先在这时期中创造的成果却鲜为世人所知。遗憾的是,我们拥有丰硕的成果,浩瀚的史料,却建树甚微。因此,应发掘我中华民族古代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领域的成就,让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认识、治疗手段在世界重放光芒。混战,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年代中,当时中原扰攘,兵连祸结,疾病流行,人民生活极不安定。他观察到社会环境给人民带来的疾病多系饥饿、寒暑、劳累、忧恐、流离失所诸因素造成,结合其临证观察脾胃久衰、气短、精神不足等证的切身体验,认识到当时疾病的流行多由胃气亏乏,抗病能力减弱所致。以其毕生临床实践之所得,既接受张元素“运气不齐,古今异轨”的思想,又认识到机械世,是李东垣既抓住了社会环境剧烈变化对人体健康及疾病谱改变的影响这根主线,又结合其临床实践而获得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规律的新发展,极大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在社会联系方面,《素问•疏五过论》中说:“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候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这些疾病,医生诊治之时,求之内证,脏腑不可凭,求之外证,形躯无所据,如仅从患者躯体考虑即会不知“病名”,医生诊断时如能问清患者在社会地位中的变迁,即可知其病因、病情,做出诊断。因而在《灵枢•逆顺肥瘦》中说:“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所谓“中合于人事”,即要考虑人在社会中的各方面的情况。除考虑一般社会情况外,还考虑到不同家庭、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古代医家的论述也正是要普及的内容。因素所决定的,也受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达到身心健康才是完整的健康。对于不少病例中的心理障碍,人们(包括部分医生)往往误解为由于各种疾病造成的精神负担,这是错误的。许多医疗机构对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甲亢和各种神经症的治疗仍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阶段,单纯依靠药物,不知道让这些病人到心理门诊就医,更不会指导病人如何释放心理能量去抵消心理压力和进行心理保健,接受综合康复指导。渐增加,而学术界专家们又在大声急呼“过度医疗”在各科越来越严重,所以,现代医学在防治一系列痼疾显得力不从心,西医合成药的副作用等,迫使更多的人需要中医药知识。由于人们的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不是天生的,特别在新的医学模式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当今,人们都知道患病是多因多果的了。不少人乐于接受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信息的流通等。就是把防治疾力。身心同治的关键是治疗上应该面对“病人”而不只是“病”。“病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处在不同的环境下,更有其个性和心理特征。所以应克服单纯强调生物因素的弊端,须懂得考虑患者所处的环境条件,抓住就诊中陈述的生活事件,再按照病人的心理特点和情志状态来施行心理治疗。临床实践表明,医生的语言是良好的安慰剂,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古代医家有这丰富的经验,他们在研究和理解合种病人形型色色的心理后,善于一语道破病人的顾虑,让病人茅塞顿开,心情舒畅,有些症状随之缓解,这样的病例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专家们认为:单纯的药物治疗乃至手术治疗都很被动,应注重投医心理、正常用药、心理咨询的重要,并呼吁医生与患者的对话逐渐消失是错误的,医患之间应该敞开胸怀畅谈,面对临床检查必须慎重。和谐社会要有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有和谐的社区环境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组成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心态不平衡、不和谐,就很难达有和谐的社区和和谐的社会。反过来,建设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处于社会中的个体心态和谐。个体心态和谐还有赖于和谐的政策、和谐的制度、和谐的行政、和谐的执法作为保障。反之亦然。笔者认为,在传承中要体现心身医学的内容,而所有病症要整体的、心身结合的看待心态和谐、个体心态和谐,这样就会让中医的整体观在人民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应象,唯有这样才可能更好地解决新的疾病难题和适应人类健康新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