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中医投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粹中医,健康中国--写在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女士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的感受董霞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肿瘤中西医结合科,呼和浩特010020【摘要】文章从屠呦呦教授荣获诺贝尔科学奖引出对中医怎样发展,如何服务人民的思考。重点从学术态度应去粗取精,继承创新;科学家内心要守得住寂寞,坚定信念;团队间需众志成城,加强协作等方面阐述自身对中医药发展的思路。同时,认为中医学发展必须遵循自身规律及特点,做到方法论的变革与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并重,还应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医药的理论创新,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关键词】中医学;诺贝尔奖;继承;发展;思考2015年10月5日星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发给了中国人---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女士,其突出贡献是研发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项,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领域,让世界各国看到东方中国的崛起,应该说是几个世纪来千百位中国科学家和学者的愿望。我们有过很多努力,也有过很多不解,但最终它以一种最平静、最意外的方式呈现在中国人的眼前:40年抗疟历程,名至实归颁发给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女士。其母校,北京大学医学部赞誉屠呦呦女士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做为一名同样从事中医药学工作的“我们”,对屠教授的成功倍感欣喜,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屠教授的成功不禁让我思考了几个问题。一、去粗取精,继承创新近年来,不断有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的论调,即使是在屠呦呦女士荣获诺贝尔科学奖之际,仍有质疑中医的声音。我们不想再过多的去解释什么,事实可以说明一切。但我们也承认,由于中医发展过程中受当时经济文化水平的限制,有其局限性。正确对待中医药的态度,应该是去粗取精,继承创新。对青蒿素的认识与提取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1965年越战爆发,疟疾也如影随形,称霸雨林。当时党和国家把研制新型抗疟药物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落实到中国科技工作者身上。屠呦呦教授正是在那时临危受命,她先后汇集古籍、验方、偏方等2000多个治疟方药,从中精选200个,试验提取方法380种,但均告失败。再次重整研发思路,一个偶然机会,当读到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示后,从新采取乙醚对青蒿提纯,最终得到有效成分---青蒿素,在抗疟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中医药古典医籍的收集与理解是基础,是继承;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改进制备工艺是创新。我们今天的临床工作,除外疟疾,仍然有很多疾病需要攻克,例如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首的恶性肿瘤。吸取前人经验,沉心静气从古典医籍中寻找依据,实事求是在实验室与临床验证疗效,一定可以找到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优势。二、坚定信念,永不言弃我们生活的社会有些浮躁,但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投机。科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地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的目标。有人为屠呦呦教授抱不平: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居然是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青蒿素的研发及应用至今已经40多年,有多少人可以等到40年?青蒿素为药厂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它的发明者所得到的最高奖励是1979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分到她手中奖金200元。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屠呦呦教授献身科研的决心,她依然工作在科研岗位上,她说她要终身研究这青蒿。前辈诚可敬,当我们一样要面对这现实的物欲社会,面对错位的医患关系,我们需坚持救死扶伤的初心,永不言放弃每一位患者。三、精诚合作,团结一心在央视对屠呦呦教授的采访中,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获得诺贝尔奖项,是每一位科学家都梦寐以求的,但当奖项真的来临时,屠呦呦教授并没有居功自傲,独霸功绩,而是指出这是整个科研团队劳动的结晶,是整个中国科学家集体智慧的体现。我们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份子,只有举众人之力,群策群力,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人民日报以“以自信,以自省”为题发表文章祝贺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评论“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先生,诺奖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无论是中国人没能力拿诺贝尔科学奖,还是没能拿,都已经不再是一桩心魔。”作为国粹的中医,这一次也终于扬眉吐气,无论是谁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还是不认同中医的治疗理念,都已经是不需争论的事实。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它既然可以护佑中华民族5千年,就仍然可以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我们是继承和发扬的一代,既不可因中医药的成就而妄自菲薄,也不需因有质疑的声音而否定自己。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就一定有所作为。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