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人体健康的钥匙灵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开启人体健康的钥匙——《灵枢》灵枢——古人认为人体具有可调节的灵验的枢纽《灵枢》原名《针经》,是我国现存重要的古典医籍之始,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其形成年代早于《素问》七八百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上,以阴阳五行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阐述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法则等基础理论。古书经典是古人丰富智慧的结晶和留存。今天的我们如何从古人惜字如金的典籍论述中汲取正确的理论,以指导我们的医疗实践,正确发扬和传承古人的宝贵经验,是每一个从医者的基本素质要求。近年来,针灸推拿术在医疗养生行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医疗保健手段。我从事中医理疗养生行业多年,在实践工作中潜心钻研揣摩参悟《灵枢》经,有一些粗浅的体会和感悟,自认初窥门径,未曾登堂入室。唯有志于此,愿与同行交流切磋、共同参悟学习,充分理解古书精髓并学为己用,发扬光大。前人立《针经》之法,意在阐述九针与人体皮、骨、肌肉、脏腑之病相对应。因病施治、针锋相对,定立九针十二原为基本。此十二原非十二经络之十二原穴,而是五脏之原气穴各二;另膏之原气穴出于鸠尾,即:鸠尾穴一(注:鸠尾穴上疏通于心肺,下通于肝脾肾三经,灸之有感,自施所得之体会。现在治脏腑器病,用之者极少。——《聚英》《大成》定为任脉络穴);另肓之原气穴出于脖胦,即:气海穴一。五脏有病,反应在六腑上,六腑有病,反应在十二原气穴上。十二原气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四关:上肢手指至肘关、下肢脚趾至膝关)——经“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也。”诊十二原气穴之寒凉凸陷,可以确定五脏之虚实病症。原气所出之门户即是穴位,膏为上,肓为下,汇聚于四关。《灵枢·邪客篇》: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肺病留于肘部大肠经,心病留于心包和小肠经),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胆经腋门上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胃经髀关上下),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膀胱经委中上下)。《灵枢·终始第九篇》:脉口(寸口:肺经经渠穴)、人迎(胃经喉旁各一寸半)相比较,脉口测五脏之病症,人迎测六腑之病症。此非李时珍所述左为人迎,右为寸口之说,清朝黄元御已证其谬。谷气蓄于肾,出于胃,输于肺,肺输于皮毛,阻挡外邪。精气下输注蓄于肾,肾输出于命门,聚于气海,上输鸠尾,鸠尾输于心肺,气海下通于脾肝肾。十二原穴之通路流于输布,使人体旺盛不衰,源源不断。凡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治也。施针先按压,经络诊断的必用手法,痛者为病。痛则泄之,摇大针孔;陷则灸之,提皮按针下以补;寒则留针。各脏腑病症,必取其对应的经络中的井、荥、腧、经、合,与之对应的五行生克关系,结合十二经流注的时辰施针,已达补泻迎随调整平衡人体经脉之目的。例如足厥阴肝经,属乙木,起大敦,终期门,多血少气,丑时注此。是实症的:如腰痛不可俛仰、男性㿗疝、妇女小腹肿、严重的喉干吞咽困难、面如土色,为肝经有病,需寅时(过时为补,随而济之)补曲泉穴(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血海下一寸两筋中,屈膝得之);是虚证的:如胸闷呕吐、腹泻、跨下异味、遗尿、小便困难,需丑时泄行间穴(在足大趾与次趾间,脉动应手,为荥属火,木生火,为子,实则泻其子,当时为泄)。每针后,需补太冲二原气穴(标幽赋窦汉卿:“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温灸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效果显著。此为内经所述,五脏六腑有病,必取十二原之根本。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胀取足三阳经之下合穴三里委中阳陵泉,飧泄取足三阴(曲泉、复溜、大都),加所属原穴,温灸气海。“今夫五脏之有疾,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业。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灵枢经:九针十二原。古人用肯定的语气,描述了人体原气的始点,输布全身的原气,以灸术导引原气的循环流转,治病除疾,无不可愈。说不可治愈的,只是灸术之方式方法不对症,没有找到十二经络与九针相互作用发挥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经络学说是针灸基本理论的核心,也是针灸工作者诊断与治疗的根据。根据经络学说进行针灸,是针灸学的最高法则。《灵枢·禁服篇》:“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查百病,为百病母”。针灸者必通晓十二经络之终始,井荥输经合为五脏六腑原气所发,是脏腑气血转输的根本点。通于关节,上输布于肢体、脏腑,下,古人把脏腑经络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人体的气血循环主要输布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经别具有几大特点,具有出入离合的特点,起止方向不尽相同,循行体系不同,经别均可以自四末起始。但经别不治症,经别就是动、静脉血管。动脉为血液输布,静脉为血液回流。衔接它们的是皮肤、经筋、经水、络(肌肉、脏腑)、气血流注的输穴。肌肉可以储存气血,比如肌肉丰满,运动,都是人体谷气的积累,它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所消耗,有所补充,就像电的两极。井荥输经合之经络流转的发现和确定,是古人极大智慧和实践探索的结晶。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臧,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翻译过来,就是王莽下令太医、巧屠、画匠,一起活剥了一个人,把王孙庆活生生地开膛剖腹,挖出五脏,探究研究它们的功能和状态,再用削尖的竹刺刺入血管,了解经脉的终始。度量五脏及膏肓腧穴所在。巧屠就是技艺最高的屠夫,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舞之蹈之,全牛应声而解。他对牛全身结构了如指掌,目中已经无牛,所以可以做到游刃有余。王莽活剥人的那个巧屠就是这样的一个解剖家,他让一个人在活着的状态下,在气血流转的状态下解剖开来,观察记录下经络运行的轨迹,方才有了玄乎神乎的中医经络理论,这是西医无法解释也无法理解的生命的玄妙。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独有的宝藏,如何透彻地参悟揣摩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以指导我们的医疗实践,成为帮助人们抗御疾病的有力武器,造福于民,这是我们每一个从医的工作者的衷心所愿。我认为古书是古人极大的智慧结晶,知其宝贵,所以该珍惜它,研习它,实践它。现在的一些医疗从业者多有急功近利、不问始终的倾向。把国粹的中医医术都渐渐丢弃了,尤其是有些民间医术的传承后继无人,原本中医可以做到的一些精湛技艺和效果,现在都渐渐的仿佛变成了神话传说,中医的没落是中华民族文明瑰宝的极大浪费。所幸贵党发起此次活动,对中华医学的重视和挽救做出了实际工作,是为造福全人类的大好事,所以我欣喜之余,拙言笨语,试图表述我心中所想,奈何文笔所限制,十不及二三。唯尽心尔!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