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基层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作者:中国移动甘肃公司马驰摘要:基层内部审计处于集团或大型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最低级,其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往往被忽视,文章通过分析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立足基层内部审计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目前,集团或大型公司在总部和各级公司均设立了审计机构,采取一、二、三级审计部门并存的模式。一、二级审计机构健全,人员配置合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执行相对到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较高,但三级内部审计即基层内部审计由于领导层重视不够、机构设置不健全、独立性弱、组织地位低、审计人员少、专业水平低等因素影响而使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较低。本文根据在实践中的成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分析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基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对基层内部审计的有效开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一、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审计体制有待理顺。一是基层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集团公司总部和省级公司均设立了独立的内审2机构,但基层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只是设置1-2名专职或兼职审计人员,且从属于财务部门或党群纪检部门,对下属单位的审计流于形式。造成基层内部审计独立性弱、组织地位低,严重限制了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更难以保证审计质量。二是集团公司模式下的内部审计体制一般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各级公司审计部门在上级审计机构和本公司的领导下开展审计,一、二、三级审计机构并存,在此基础上,一、二级审计机构主要是采取以上审下的方式,力度较大,而三级审计即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则是平级审计,力度较小,有些由于受到上级领导或其他部门的干扰,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和影响力。(二)人员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基层内部审计人员少,一般配置1-2名专职或兼职审计人员,难以开展高质量的审计。2、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基层内部审计基本就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审计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调来,边干边学或经过简单的内部培训就上手了。同时,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尚不合理,学历和职称层次仍然偏低,复合型人才较少3、审计人员频繁变动。基层公司领导层往往偏重于上级对经营业绩的考核,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在人力资源员上优先保证生产经营一线的需求,对内审人员进行频3繁调动,使内审队伍不能保持稳定和阻碍团队系统知识及专业能力的延续。4、委派了与审计项目不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如基层内部审计机构由于专职审计人员少,经常需抽调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联合审计组。在抽调的其他业务部门人员中可能存在有利害冲突、业务关联或偏见的人员参与该项目的审计,使审计失去客观公正,影响审计质量。(三)缺乏与审计项目质量相对应的审计项目业绩评价体系,以及与审计人员责、权利相统一的奖惩制度(包括项目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基层内部审计机构一般没有评价标准,而是以业务量的多少、查处问题的多少来衡量其质量的高低;同时,上级部门对下级基层内部审计的考核评价指标单一且实施考核监督较少,对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没有项目奖励,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缺乏拉动力。(四)基层内审人员执业意愿不高,质量控制意识不强。一是公司领导层对内部审计查出的问题督办处理不力,未对被审单位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审计的权威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往往出现屡审屡犯的现象,极大的挫伤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造成内审人员执业意愿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内审人员认为内审是得罪人的工作,工作没有动力,对审计项目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复杂4的人际关系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愿深入细查;领导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审计的时效、范围,使审计人员不敢违背;众多理由使得审计人员在质量控制上意识不强。对于发现的问题,缺乏揭示和披露的勇气,内审人员往往慑于领导压力或者出于同事关系的考虑,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对发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甚至构私舞弊。(五)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度。虽然上级审计机关制定并下发了分级督导、复核制度,但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受人员、机构编制等因素的制约,大多不具备设立内部督导的条件,或部分建立了分级督导的内部审计机构,其督导内容也仅仅限于编制底稿人员是否签字、工作底稿是否填写齐全、报告结构和用语规范与否等等,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和监督。二、提高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一)完善机构设置,改进管理体制。1、合理设置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基层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是加强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关键。保持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应超然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管理部门。一般来说,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大。成立独立于各管理层级的审计部门,5同时赋予内部审计对所有职能部门和个人进行审计的权限,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结论和建议能得以有效执行。所以强调组织体系是由于体制形式的不同对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着极大的影响,并更多地对审计结果的使用产生影响。2、实行上级对基层内部审计的集中管理制度。一是对上级安排的统一项目,由上级组织抽调各级基层内部审计人员共同组成审计组进行实施,从形式、独立性以及组织地位上都保证了项目的高质量。二是对严重影响独立性的基层内部审计项目如平级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权限进行上收,由上级审计机关负责,避免平级审计影响审计质量。(二)加强基层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离不开人的因素,审计过程的实施、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都与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密切相关。但基层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力资源客观上是有限的,而现代内部审计越是发展,越需要审计人员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如何解决基层内部审计人员少,综合素质较低,人员变动频繁等问题,是实现基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提升的关键。1、专业审计人员为主,抽调人员为辅,充实审计力量。充分利用内审的内部优势,进行资源整合,根据不同6项目情况在企业部门调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技术装备等资源,组成特定项目审计团队。这是解决基层内部审计人员少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提高基层内部审计团队综合能力的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2、坚持多元化培训,提高后续教育力度,保持审计队伍相对稳定。多元化培训包括多种方式和多面知识的培训。一是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应对基层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参加一些较高层次的短期培训,系统的更新知识。组织的培训活动除审计、财会专业外,也应涉及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企业管理、经济法规、市场营销、计算机技术等。二是上级内部审计机构按计划组织抽调基层内部审计人员参与上级统一开展的审计项目,或参与由上级委托的中介机构开展的项目,进行体验式培训,在实践中交流提高。三是鼓励基层审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相关学历或专业进修教育。3、建立并落实基层内审人员待遇和晋升制度。由于对内审人员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就要制定政策保证基层内审人员待遇的提高不低于其他部门。通过待遇和晋升制度的明确执行,有效提高基层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意愿和审计质量控制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内审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壮大发展。(三)建立基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保障机制71、加强上级对基层内部审计的考核评价。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对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审计业务监督和考核办法,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基层内部审计人员所从亊的工作符合内部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的要求,制定科学化、标准化的业绩评价模式是保证内审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在评价指标设置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达到评价目的。2、建立上级对基层内部审计业务的督导制度。上级内部审计机构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及专业能力相对较强等因素,监督指导效果明显,因此有必要建立上级对基层内部审计业务的督导制度,目的是帮助基层内部审计人员了解审计的目标,制定详细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督促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方案,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通过督导,保证基层内部审计人员严格遵循专业执业标准.提高审计质量。3、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评审制度。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是对审计全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审计人员记录下他们认为对今后审计工作有价值的信息。基层内部审计评价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一是上级对基层内审机构完成的审计项目进行评审。二是在上级审计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各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对各自的审计项目进行互相评审。因各基层公司业务相同,相互提出改8进性意见,基层单位互审是一种审计业务交流,可以得到来自同行的许多新鲜的观点和意见,对照自己的工作,发现不同,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三是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的定期审核。可邀请与公司有合作业务的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自主独立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审核,交流提高。4、建立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人员.项目负责人、业务督导、复核人、审计部门负责人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对不履行责任的审计人员,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制定奖罚分明、责任到人的责任追究制度.这是落实和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根本保证,只有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升审计质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四)在加强基层内部审计质量全过程管理方面的对策。从具体运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来看,基层内部审计在审计质量全过程管理中应采取以下对策。1、配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基层内部审计机构由于专职审计人员少,经常需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联合审计组。在抽调其他业务部门人员时要充分考虑回避制度,避免有利害冲突、业务关联或偏见的人员参与该项目的审计,使审计失去客观公正,影响审计质量。在抽调的人员的选择上,还要强调抽调人员的教育背景和广9博的知识,并要求抽调人员要有创新精神、思维开阔、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且不容易被贿赂。有信心和勇气,敢于提出反对意见,同时熟悉公司的运转系统。2、重视项目立项阶段的质量控制。基层内部审计力量相对薄弱,为保证项目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就需要适当控制和缩小审计范围。根据以往审计经验,在没有特定需要情况下,适宜采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一次审计只针对某一个管理环节或一个业务事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审计,尽量减少盲目的泛泛的全面审计,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在前期打下良好的基础。3、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实施的基础,是保证审计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控制审计质量和进度的基本依据。基层内部审计人员要凭借企业内部人员的有利环境,充分发挥对公司业务及流程比较熟悉、了解的优势,抓住要点,找到突破口,编制目标明确、内容细化、重点突出、审计步骤和方法明了详细、分工明确的审计实施方案。参考文献1刘英来.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3(4)102李胜利.谈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J].审计研究,2004(8)3.许贵萍.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J].财会研究.2004(6)4.刘良才.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探讨[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