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与初中数学教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论文名称:浅谈多媒体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单位:衡阳市衡阳县库宗乡中心学校作者姓名:李晓春联系电话:13973457924时间:2010年4月11日2浅谈多媒体与初中数学教学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如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重要性及必要性(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3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展、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三)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是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二、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初中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他现在位4置在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并提出问题:①这种演示点移动有几种可能?②如何确定移动点的位置情况?③每种情况演示点的终点位置与行动方向有关吗?④能尝试用加法来解决吗?让学生观察多媒体演示的几种情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被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所吸引,恰当的音乐和精彩的解说感染着学生,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不仅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他们的直观印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运用动画技巧,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比如我在讲述七年级数学《画立体图形》时,先播放了房屋图纸;飞机模型;汽车模型;六角螺丝帽;缸套等实物模型影片,让学生整体感知。接着问工人师傅在设计这些图形时,先要设计图纸。那么如何在平面上画空间图形呢?(制作三视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水管三叉接口,正方体,圆柱体进行动态演示(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让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画出三视图。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5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现代教育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应受到良好的教育。学生是存在差异的,理想的学习方法是选择适合每一个学生的目标、节奏、内容和方法。这在当前远末实现,事实上不少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也累,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引入多媒体,学生在老师启发和帮助下,可以自己通过键盘掌握学习,可快可慢、可取可舍、克难可易、想看几遍就几遍,从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4、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使学生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发展。例如:在研究函数图像平移、旋转、对称等位置变化,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5、运用多媒体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6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反馈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传统教学的反馈速度慢,致使教学效率较低,而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由于学生利用计算机可以自定学习速度、自选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时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压迫感、自卑感,听不懂可以再学一遍,答错了也没有人笑话。同时计算机对学生所做的每一个题又可立即作出判断,及时纠正错误,并得到不同形式的强化训练和及时的鼓励。例如,当学生完成练习后,计算机会及时给予判断,并给学生打出分数,同时出现鼓励的话语。如果第一次算错,计算机会给予恰当的提示:请你把试题再认真的计算一遍。如三次连续出错,计算机会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并适当地勉励学生。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设计出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反馈的创意。如学生回答正确时,就在画面上出现一只卡通小狗,伴随着一阵轻快的音乐拍起了手。当回答错误时,就会出现垂头丧气的卡通小狗。教学的创意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平时多加留心,随时随地都可进行。6、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揭示数学规律,进行探索和创新。展望世界,国际竞争表面上看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素质、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的源泉则是人的创造力,这就为现代的教育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仅以记忆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育是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在数学教学中发现,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很有效7的途径,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阶段上猜想结论,合作发现结论,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运用几何画板,通过动画向学生展示角的位置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并且能从动画演示中体会到辅助线的做法。从而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揭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十分有利。三、本人的一点小体会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应当深知教学课件服务于你的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应是“画龙点睛”之用,而非“画蛇添足”之作。对于动画、声音的运用,我认为“必要而用”,而非“非用不可”,关键在于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为,课件是要运用在课堂中,而非观赏之用,实用性非常关键。2、就教学情景中运用信息技术,不宜声、像、图、文等元素过多,应重在突出数学信息,突出数学矛盾,突出数学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数学要素中来。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设计“两个大小三角形争论谁的内角和大”的问题情景,能及时吸引学生关注“内角和”这一争论的焦点问题。也可以设计“一个缺一角的三角形玻璃能配出”的探究情景,学生关注点在“三角形中,两角定一角”上。当然也可以设计“测量猜想”的操作验证情景,学生关注在“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和在180度左右”8上。这样的设计,就能及时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信息,避免分散注意到非数学信息中去。3、就操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来说,能操作的就不演示。如先操作后演示,难以关注个体操作过程。若先演示后操作,学生能模仿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甚至有些更需要关注学生实际操作、操作技能、操作过程的课,教师的板书演示比课件演示效果更佳,如平行和垂直的画法等。如《铺地砖》此类的课,我们不能把抽象了的数学课堂完全还原到生活实景中去,这样做既无必要也无价值。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