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医结合教育现状面面观李宇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北京100010)[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模式、教育师资、专业教学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现状进行总结荟萃,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教育中这些要素的成功之处与不足,并提出了基于目前教学现状的一些个人的思考与建议,为积极探索出一条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教育现状;探讨中西医结合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其26年的发展历程中,成绩斐然。1991年,广州中医学院(现已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标志着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起步;1992年,泸州医学院率先在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方向;1993年,湖南中医学院(现已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批准下正式开设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2000年,教育部回复中西医结合暂不作为专业,可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试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各院校可自主成立中西医结合系(学院),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国家政策支持;2002年,教育部批准泸州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等部分院校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因其符合社会需求,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33所院校。在教材规划方面,1995年,湖南中医学院编纂出版了我国第一套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系列教材共5本(即《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和《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2001年,湖南中医学院再次编纂出版了第二版五年制、七年制共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教材共9本(即《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和《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2003年,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建设会主张专业名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2005年,凝聚了全国40多所医药院校和中医院校200余名中2西医结合专家心血的我国第一版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第一批16本)正式编纂出版,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教育由零散走向规范。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在当前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上,各教育教学专家有各自不同的主张,归类综合一下,主要有“两个基础,两个临床”、“一个基础,一个临床”、“两个基础,一个临床”这三种教育培养模式。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其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两个基础,两个临床”的培养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从基础到临床的系统教育,通过方法上的启迪,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去把握和探索中西医结合。其缺点在于部分临床课程重复教学,而中西医结合特别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新进展、新成果未反映于教学,缺乏中西医结合的特点、特色与优势。“一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体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特点、特色,充分展示该学科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成就。其缺点就在于过于超前,中西医结合基础各分化学科尚不成熟,公认度较差,“一个基础”使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学习缺乏系统性,难以支撑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进一步学习。“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模式的优点在于“一个临床”能充分反映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的现状,使中、西医的“病证结合,优势互补”融入教学之中,体现中西医临床结合的特色与优势;“两个基础”能使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得到系统学习,为进一步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其缺点在于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难以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反映。“一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模式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理想模式,但是,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看,中西医结合临床体系相对较成熟,已有一套主导临床的思维方法——病证结合,积累了大量各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也出版了各种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专著,为中、西医相互结合形成一体化的临床奠定了基础,也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学科本身内在的特点和特色。因此,应该确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主体”是中西医结合临床,3而不是中医临床和西医临床之间的简单相加。作为我校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的研究现阶段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经络实质、针刺镇痛、治则治法、中药方剂等。但经调查研究表明:这些成就主要还是利用现代科学包括西医的技术与方法对中医药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与阐释,其研究的成果在学术界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成就相对零散。中西医的基础之间还远未达到交融状态,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所以作为已经广泛开展的本科阶段的教学,还无法支撑起中西医结合临床主体。因此,为了保持中医、西医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主体教育打好基础,从而确立的能充分反映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现状的“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教学培养模式。中西医结合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各高校从事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的师资,主要依赖于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专业的教师。这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两个基础”教学来讲问题也许不是很大,而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一个临床”模式的教学工作却难于真正胜任,即使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的人员,由于缺乏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短期内也难以真正胜任“一个临床”教学。因此,许多院校放弃了“一个临床”的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课互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只是中、西课程比例与中医学专业不同,可以说未能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专业特色,陷入了专业设置重复、教学资源浪费的困境。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从事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中医只懂中医,西医只会西医,而兼有中西医两种知识结构,并能融会贯通者甚少。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与素质严重制约了中西医结合教育水平的提高。1994年河北中医学院(现已并入河北医科大学)曾采用“一个临床”的模式讲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多数教师感到吃力,甚至个别西医出身教师在讲授中医部分时照本宣科都念不通顺,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积极性。后又只好改为中、西医分别讲,致使中西医脱节。因此,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打造一支思想硬、业务精、结构优、队伍稳、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就成了解决中西医结合教育各种师资问题的重中之重。这里提出我个人对解决这个问题的几点思考。4早在1999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一位教授就在一次中西医结合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中西医结合专业要有自己统一独立的教研室(组),分科不分家(指该教研组可组合、分构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内、外、妇、儿教研室,不能是中医临床教研室和西医临床教研室共同来指导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的教学)。目前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绝大部分都有了独立的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但在继承和发扬这一思路上做得还略显不足。这一思路的提出,其实就是为了让过去知识结构倾斜的教师们加强交流,以更快、更好地促进中西医理论及临床的逐步融合,不仅要实现用中医、西医“两条腿走路”,还要进一步实现“两条等长的腿走路”。但各院校、教师在这方面真正的作为似乎便止步于此了。而我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1、可在教研室内组织如集体备课等教研室活动,使教师之间通过对教学内容等的讨论,达到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目的。2、可组织教研室内中、西医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使中、西医教师的知识结构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改善。3、可组织副高职以上教师举行中西医结合专题学术讲座,交流所授课程中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各自的研究成果,达到学术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4、可抽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中的一些教师组建一个“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科群”,专门进行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研究,并承担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基础课、西医基础课、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的教学任务和临床见习、实习的带教任务。5、关于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课师资培训班的构想:首先,可根据教师出身分为中学西班和西学中班。由于培训内容既包括基础又涵盖临床,而从事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师资都是在职人员,不可能脱产集中培训太长时间,因此,应该选择在职培训方式,即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培训。其次,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理论课学习阶段,主要利用业余时间集中授课。西学中班可主要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课程及知名专家讲座;中学西班可主要5开设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及知名专家讲座。第二阶段为临床实践阶段,交叉安排受训教师进行中、西医临床实践。通过这样一些培训,可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素质。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复杂的工程,不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解决的,还需各高等院校和任课教师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目标的探讨目前开展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中医专业相比,我们看到的只是西医课程的比重比中医专业的多一点而已,而没看到其它更多的结合。事实上,现今众多医学院校在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为培养一种“复合型”人才,即既掌握西医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掌握中医基本知识技能,是两者的共同载体。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成了“三不”人才:专业知识不精——中医不如纯中医专业的学生,西医也逊于纯西医专业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不明确中西医结合的意义与实质,无法科学预见中西医结合的前景;专业能力不强——不能将所学的中医、西医两种知识融合运用,无法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以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那么中西医结合专业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呢?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法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和把握。一、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意识目前在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中存在一种倾向,即对西医学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中医学,而西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将中医学视为“玄学”,这与中医学理论医哲一体,具有由直观到抽象、由抽象到综合的特点有关,给人一种自圆其说、循环认证、模糊易变的感觉。而通过临床观察加实验研究,对人体组织结构及病理变化的精细定位和定量分析,则显示着西医学严密的科学性。对于在中学时代一直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学生来说,后者则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加之中医教育所存在的“三多”(总学时多、课程门数多、必修课多)、“重复”(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分散”(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医课与西医课的关系上重点不突出)等弊端,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这一现象更加突出。面对这一现实,在中医临床教学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牢6固树立中医专业思想”,打击学生对西医学的兴趣,而应因势利导,综合运用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不断创造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走上中西医结合道路,帮助他们在了解和掌握两者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中西医结合意识。二、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能力传统的收集感性资料的中医四诊方法,与西医学的视、触、叩、听及问诊相类似,虽说是获得对疾病一般认识的基本方法,但已远远不能满足中西医结合的临床需要。由基本的四诊合参到综合运用各种实验诊断方法,从而扩大医生感官的功能,加强对疾病深度和广度的认识,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思维的基础。在临床实习阶段,一方面指导中医学生正确地选择和运用现代化的诊断方法,获得完整客观的临床资料,从形态及机能等微观结构基础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克服中医学司外揣内和由外推里的思维方法的模糊,正确地诊断疾病;另一方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