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一体”的中医健康医学模式袁尚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科,北京100078)摘要:慢性病呈井喷式发病态势,医学重心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变,目前医学体系防治分离的弊端日益凸显。中医学以人为本,重视人体自愈机能,而非过度依赖外来的抗衡干预,是防治一体的健康医学模式。慢性病的产生发展多因为体质偏颇和经络失常,正虚邪实,阴阳失衡,扶正与祛邪是中医防治一体的基本法则,目标是保持阴阳平衡即体质平和、经络畅通。中医有个人养生保健以及药物和非药物一整套防治方法。发挥中医防治一体、贯穿生命始终、涵盖广大人群的优势,积极宣传中医健康理念,构建中西医融合健康医学模式及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防治一体;健康医学;治未病;扶正祛邪;健康理念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althmedicalmodelof“preventionandtreatmentasone”YUANShang-hua(CenterofpreventionofdiseaseinDong-fangHospit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78,China)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chronicdiseaseandmedicalemphasistransformationfromdiseasetreatmenttodiseaseprevention,disadvantagesoftheseparationofpreventionandtreatmentinmedicalsystemaremoreandmoreobviou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ishuman-oriented,emphasizeshumanSelf-healingfunctionnotoverdependentontheexoticinterventionandisthemedicalmodelof“preventionandtreatmentasone”.Theabnormalconstitutionanddisordercollateralscausethechronicdisease,bodyresistingweakenedwhilepathogenicfactorsprevailing,imbalanceofYinandYang.Strengtheningbodyresistanceandeliminatingpathogenicfactorsarethebasicdisciplinesin“preventionandtreatmentasone”ThegoalistokeepbalanceofYinandYangthataremildconstitutionandpatencymeridians,thereisasetofmedicineandnon-medicinemeasurestoadjustconstitutionanddredgemeridiansinpreventingandtreating.Therearegreatsignificancetotaketheadvantageof“preventionandtreatmentasone”,throughoutlife,coverthegeneralpopulation,activelypromote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althconceptanddevelopthehealthmodelandservicesystembasedontheintegrationofTCMandWesternMedicine.Keywords:preventionandtreatmentasone;healthmedicalmodel;TCMpreventionofdisease;Strengthenbodyresistanceandeliminatepathogenicfactors;healthconcept作者简介:袁尚华(1965-),男,山东人,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学士,研究方向: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治未病、中医健康管理、中医体检、慢性病防治、恶性肿瘤防治。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一区6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科,100078,电话:010-67667915,13801377623,E-mail:yshlj@sina.com2目前我国疾病谱已从急性传染性疾病为主过渡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心理、社会和环境导致的慢性病为主,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研究和服务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医学重心从治疗向预防前移,预防医学蓬勃发展。慢性病的多年积累、逐步发展以及没有单一有效预防措施的特点决定了对其有效防治的复杂性以及“防”和“治”的不可分割性[1]。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疾病治疗,更主要是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所以健康医学涵盖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医治未病属预防医学范畴,但与现代预防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区别、有优势,并以其悠久的历史、巨大的现实意义以及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得到空前的重视。中医学治未病和治已病浑然一体,即“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防治互寓”[2],是防治一体的健康医学模式。1防治分离的医界现状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服务基本上分为两个完全相互独立的体系:由各级医院组成的治病体系和由各级卫生防疫站(现改为疾病控制中心)组成的防病体系。现代医学也意识到了只治不防、只防不治的弊端,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卫生部于2003年建立了国家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2011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立了“糖尿病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均意在由单一的“疾病治疗”向“防治一体”的模式转化,但它只是试图把医疗和预防体系联合起来,并不是医学体系的防治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医学治病的方法和手段不能用来防病,而防病的方法和手段也不能用来治病,传统意义上的“防”病多指传染病、流行病[3],重视公共卫生,群体预防;“治”病则是靠化学药物、手术、放疗等对抗疾病,过度依赖外来的抗衡干预。现在虽然也重视内伤内生疾病的预防,但在防治方法上仍是防治分离,比如降血压降血糖药物只能用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形成之后治疗,而不能用于疾病形成之前的预防。由于人力物力投入在疾病治疗环节,导致慢性病发病率迅速增高,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2中医防治一体理论渊源西汉时期《史记》中记载,扁鹊仅需望诊便可判断齐桓公疾病由腠理、血脉、肠胃、骨髓逐步发展,并提出了疾在腠理、血脉、肠胃可分别治用汤熨、针石、火剂,而病在骨髓已无药可治。该故事即是治未病的典型范例,说明高明的医生既重视治已病又重视治未病,中医学从早期理论到实践均是防治一体。《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之作,明确提出了“治未病”一词,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治未病总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3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治未病具体方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从四季饮食、运动、情志及起居都作出了精辟而详细的指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些论述均指出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其特点是往往此阶段的治,寓下阶段的防;下阶段的防,又寓此阶段的治[2],防治不分,而且特别重视“防”,其目标是力求使人体阴平阳秘,脏腑安和,这些原则既适用于治未病,也适用于治已病。后世孙思邈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是指高明的医生善于使人养生保健不得病或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指出了中医学有三个境界,也说明了防治一体。“治”字在《说文解字》中意为河川名,在此引申含义就是治水要内疏水道,外筑堤坝。治已病和治未病都需既要疏通肠道、疏通经络、疏达情志,又要扶正卫外、规避六邪。“治”即含有现代医学“治”和“防”的双重含义。中医之所以治已病和治未病都用治字,说明二者都需要内外兼修,都需要医健一体,医健双方共同努力。健者(健者是相对于已病人群患者而言,指追求健康接受健康管理的未病人群)要对健康有自觉的追求,有良好的养生防病知识;医生要有明察秋毫辨识未病的功底,还要有普济众生的仁爱之心。中医历史悠久,治未病和治已病理论和方法系统完善,简便廉验,已经过数千年临床实践的证实。3病因病机决定防治一体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往往是外邪侵袭、内伤饮食情志等,多种致病因素长期累积作用于人体导致亚健康状态,进而形成某种疾病进入疾病状态,再进而从疾病的早期发展为中期乃至晚期直至死亡,这个过程需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往往伴随生命的全过程,即未病与已病没有明显的界限。疾病的形成与体质密切相关,体质的特异性决定着个体对同一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倾向性的不同[4]。同时中医强调辨经络,王永炎院士提出了病络理论和初病入络论[5],在形成络病之前,先形成病络,病未成,络已病。初病入络机制广泛存在,将病络看作一种可引起中医多种疾病的病机、初萌,深化了对疾病发生学的认识,生动阐释了疾病发生发展的渐进过程。病络阶段往往患者无明显不适,现代医学理化检查无异常,但可以通过中医望诊、问诊、切诊等传统手段诊查经络腧穴之疼痛(包括酸、麻、胀、痛)、结节、条索状物、隆起、凹陷、松紧软硬等。慢性病多从体质偏颇和病络开始,是一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慢性过程,因此可以说病因病机决定4中医防治一体。4自愈机制决定防治一体人体的健康维护和疾病消除最主要的是靠人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自愈机制,提升人体平衡调节能力、保持和加强自愈机制是治病和养生的根本,自然谐调是提升人体平衡调节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医治疗和预防疾病强调人体的正气和真气,亦即强调保护和恢复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6]、自我平衡能力,而不是过度依赖外来的抗衡干预。《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里的正气和真气包含或者具有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亦即人体的自愈机制、自愈能力[7]。“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反顺为逆,是为内格”,指出了遵从和违反养生原则,亦即保护和伤害人体正气和真气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中医的调理方法大多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特点[8],就是因为其作用于机体,发挥自组织、自协调、自稳态作用恢复和保持健康,因此人体自愈机制决定中医防治一体。5调理方法可以防治一体中医调理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自我养生、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各自体系完善,又可协同增效。养生原则和方法已如前述。药物疗法包括汤药、药茶、药膳、膏药和外用药物等均为天然药物,药食同源,辨体、辨证施治,因人而宜,无明显副作用,比如生姜可以当做调味品广泛用于日常饮食调理体质可以治未病,也可当做药品用于解表散寒、和胃止吐及解鱼蟹之毒可以治已病。中医非药物疗法如针刺、艾灸、按摩、火罐、刮痧、放血、砭石、熏蒸、耳针及足疗等调理疏通经络,驱散外邪,不会伤及脏腑,但作用也会深达脏腑,保养正气,对防治疾病尤其是常见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阻肺及多种增生性疾病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络调理是对“防治一体”体系的巨大贡献。比如腰痛之后可以按摩拔罐通络止痛可以治已病,腰痛之前也可以按摩拔罐健康保健可以治未病。中医调理方法有效安全方便价廉,用于病前即为治未病,无病防病;用于病后即为治已病,有病治病,所以中医调理方法可以防治一体。6中医防治一体的基本法则扶正与祛邪是中医防治一体的基本法则,贯穿于中医治已病和治未病的始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扶正的作用;《儒门事亲》曰“邪去正自安”,强调了祛邪的重要性。疾病形成过程即阴阳失去平衡的过程,无论疾病是否形成,人体阴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