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_30年的经验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经济研究《经济师》2010年第1期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30年的经验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摘要: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五次经济周期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波动,得出以下经验: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动力和根源已经从政治变革所引发的制度变迁转化为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变化,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更多地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制约,应当及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型和进一步深化汇率制度的改革。关键词:经济增长率经济波动宏观调控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1-096-02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创造了年平均9.6%的世界经济增长奇迹。纵观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现在是过去的延续,将来是现在的延伸。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历史,对于准确把握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深刻理解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历史根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一)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历史回顾自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五个经济周期:1977—1981,1982—1986,1987—1990,1991—2001,2002年至今。1977—1981年为第一个经济周期。1976年经济增长率为负增长,降低了1.6%,1977年突然上升为7.6%,1978年达11.7%。1979年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直至1981年降至谷底,经济增长率降为5.2%。这次周期历时5年,上升2年下降3年,波动幅度为6.5个百分点。1982—1986年为第二个经济周期。1982,1983年经济增长率为9.1%和10.9%,1984年达15.2%,1985年经济增长回落,但仍然高达13.5%,1986年经济增长率继续回落至8.8%。这一时期宏观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这次周期历时5年,上升3年下降2年,波动幅度为6.4个百分点。1987—1990为第三个经济周期。1987年,中国经济继续过热,经济增长率高达11.6%,1988年为11.3%。1989年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至4.1%,1990年继续下降至3.8%。这次周期历时4年,上升1年下降3年,波动幅度7.8个百分点。1991—1999为第四个经济周期。1991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9.2%,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1992年经济增长率达14.2%,物价上升5.4%,1993年经济增长率13.8%,物价上升13%,投资消费双膨胀,煤电油运原材料供给紧张,金融秩序混乱,人民币黑市汇率贬值到1∶11。1993—1996年,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回落1个百分点,1996年为9.6%,实现经济“软着陆”。1997—1999年经济增长率下滑,为8.8%,7.8%和7.1%,1999年下滑至谷底。从1993年算起,连续下滑7年,前4年是主动调整,后3年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内需不振的双重影响。这次经济周期长达9年,波动幅度为7.1个百分点,上升2年下降7年。2000年以来,至今为第五个经济周期。2000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8%,2001年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又下降到7.3%。2002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9.1%,2003年9.1%,2004年9.5%。2005年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达到10.4%,2006年达到11.1%,2007年继续增长到11.4%。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二)中国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波动根源和动力的历史变迁综观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增长,我们发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体现出与政治周期和政治事件的—96—●邢黎霞高度相关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做法,导致了持续的开放与相对滞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已经突出地表现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形成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四大矛盾:外汇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并存;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与人民币货币政策紧缩并存;人民币对外加速升值和对内持续贬值并存;持续的内需不振与国外需求急剧下降并存。四大矛盾使得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局面,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潜在的巨大风险。历史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动力和根源已经从政治变革所引发的制度变迁转化为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变化,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更多地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推动和制约。从改革开放30年来5次经济周期看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周期明显延长,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因此,继续深化改革我国经济体制中旧有的计划经济成分,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接轨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是未来改革的方向;但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才能准确把握和确定改革的进程,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随着我国2009年1—5月主要经济数据的公布,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各种分析判断也纷纷出台,但是各方面对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今后经济走向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同。比较乐观的机构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复苏,整体经济走势已经向好。而也有不少专家和机构认为,由短期的数据判断经济见底还为时尚早,中国经济离复苏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认为:1.中国经济目前已经企稳。首先,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一季度GDP增长6.1%,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下降2.9个百分点,与2008年第四季度6.8%的速度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可见,从GDP增长速度指标看,我国经济目前虽处于下行过程中,但下行的速度和压力有所放缓,出现了企稳的迹象。2.中国经济实现复苏还存在很多困难。在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企稳回暖迹象,但许多困难因素并没有消失,特别是一些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推进。主要表现为(:1)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2)消费虽有所启动但增长缓慢且基础不稳;(3)外部需求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恢复增长。从30年来的经济增长来看,上一个周期从1990年经济增长的谷底开始,1992年达到顶峰,1999年回到谷底。1990年经济增长处于谷底时,增长率仅为3.8%,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1991年,经济增长率就跃升到9.2%,1992年迅速达到这轮经济周期的峰值14.2%,在逐步回落中保持了连续5年的两位数增长,随后逐渐回落到1999年的7.6%。本轮经济周期从1999年经济增长的谷底开始,经过2000至2002年的3年时间,逐步过渡到2003至2007年连续5年的两位数的平稳快速增长。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经济波动呈现出周期越来越长,波动幅度越来越小的总体特点。上一轮周期经济增长率的谷值与峰值之间相差10多个百分点。本轮经济周期起步平缓,运行相对更加平稳,到目前为止,经济增长率的谷值与峰值之间相差不到4个百分点。从我国经济波动的总体特点来看,本轮周期的后半期能够平稳回落到新的谷底,谷底的经济增长率不会太低。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没有改变这一点。但是,如前所述,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经济师》2010年第1期●经济研究着四大矛盾和风险,要尽快出台措施深化改革。(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总量失衡的加剧1.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收支增速远超过GDP增速。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10.3%,而同期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21.0%,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5.6%提高到18.4%,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8.2%提高到19.2%。预算收支超GDP增长,意味着有更高比例的国民收入,由于分配格局的变化,由低消费倾向转向了高消费倾向,这无疑是扩张性的。我国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远未完成,三大差距继续扩大。在十七大提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压力日益增大。因此,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是一个长期趋势。进入2008年以来,1月份的南方雪灾、5月份的四川地震、8月份的奥运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就业压力,都极大地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压力。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出的大幅度增长导致的扩张性效应,将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深刻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后的4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公共支出的锯齿型增长理论,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即便金融危机过去,依然会维持比以往更高的支出水平。2.货币政策。2003年到2006年期间,人民银行曾4次调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但由于利率提高幅度落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真实利率水平实际上是下降的。例如,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8月,物价总水平同比上涨幅度从2.15%上升到4.55%,上升了2.4个百分点,而同期反映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人民币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只提高了1.08个百分点,名义贷款基准利率也只是从5.31%提高到6.12%。在名义利率远远落后于物价上涨,真实利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显然是扩张性的。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中央银行为冲销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大量超额基础货币造成的货币供应量过大,给国内经济造成了越来越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成为物价上涨的基本制度成因。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急剧下降,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持续下调名义利率,这种扩张型货币政策的持续,对推动物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9年下半年,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形成。3.汇率政策。由于贸易结构、贸易对象国汇率以及物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从2002年到2005年,人民币的真实有效汇率呈现出稳步下跌的趋势,贬值19.1%。2005年3月以后,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开始稳步回升,到2007年9月,升值了13.6%。但与2002年初相比,真实有效汇率仍然降低的。由于持续多年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等,结构性调控手段失效,物价水平出现“边调控,边上涨”的局面,经济总量失衡加剧,突出地表现为宏观经济运行中四大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第一,外汇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并存的矛盾。在强制性售结汇制度下,外汇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流动性过剩互为表里,在实际上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下,货币过剩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与人民币货币政策紧缩并存的矛盾。1978年以来,为了吸引外资,中央政府以及各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整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从而形成了享受优惠政策的外资企业、享受各种保护和支持政策的国有企业与受到歧视性待遇的私人企业三者并存的利益格局。在人民币货币政策紧缩情况下,受到冲击的主要是私人企业和中小银行。因为,政府优惠政策对于外资企业形成了保护;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际上的扩张性更加有利于政府以及政府保护支持的企业。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市场主体地位的平等性,而当前制度设计的不平等固化了不平等的利益格局。第三,人民币对外加速升值和对内持续贬值并存的矛盾。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应该一致,也就是说出现通货膨胀的国家,本币对内价值下降,对外价值也应该下降,即该国货币对外应表现为贬值。然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内外价值走向出现差异,对外表现为升值,对内表现为贬值。这种现象是国际通货膨胀与国内吸引外资政策以及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简而言之,国际通货膨胀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高速增长,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