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课堂实录一交流导入,进入学习师:同学们,颐和园是北京的一处旅游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注意看老师板书课题。颐字的左边里面是个口,(红笔标)左右要写匀称,其他两字也要写得方正。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颐和园师:不要拖音再读一次。生:颐和园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你对颐和园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师: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我知道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师:你抓住了它的景点。生:我知道昆明湖很美丽。师:你了解了它的景色。师:同学们,自己读书能知道这些真不简单。二检查预习师:为了更好地读好这篇文章,让我们先来解决一下生字这些拦路虎。课件:1长廊柱子横槛2佛香阁排云殿画舫堤岸师:谁来读一读?生:长廊师:这一个呢?生:柱子师:继续生:横槛师:谁能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2生读师:让我们一起读师:继续,谁来?生:佛香阁生:排云殿生:画舫生:堤岸师:谁能把这四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生读师:让我们一起读二朗读感知理清顺序师:拦路虎解决了,读起课文来就更轻松了。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作者说,课文中告诉我们走的顺序,走的路线的句子,书上有很多,比如:“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书,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划下来。学生读书师:你都划下了哪些句子呢,谁来读一读?生: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生: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生: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生: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师:现在咱们再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播放课件)体会一下作者的游览顺序自己读读吧板书游览顺序生:学生读句子。师:我请4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都到了哪些地方?4生接读,其余同学思考:师:说说吧。生: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深入感知,品读文本1长廊师:现在就让我们就跟随作者先到长廊看一看。作者说,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课件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它到底因为什么而有名?学生读书。师:说说吧。生:我觉得长廊因为长而有名。师:课本上是怎么说的,能不能读读有关的句子?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师:它觉得长廊的长让它出了名,你觉得呢?生:我觉得长廊里的画让它出了名。师:课文里是怎样写的,你能来读读吗?生: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师:你能告诉大家横槛上画着什么吗?生: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师: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生:想师:那就仔细来看吧!课件这是成语故事?西游记里的水浒传里的师:你觉得长廊内还可能画什么?师:A你知道的可真不少啊,能读一读吗?B谁还想读一读?C请你来。图句子生读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师:A这么多的画绘在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上,该是怎样的美景啊,谁来读一读?1生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师: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透过这个满字,(课件)你能感受到什么?生:我感受到了那里有很多花。师:数不清的花师:我感受到了那里的花栽得密密麻麻,一点儿缝隙也没有。师:看不完的花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吧?生: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师:一个满字别有韵味,谁再来?生: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师:七百多米的长廊啊,两旁都栽满了花木,可见花真的不少,所以作者说,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学生接读)生:又开了师:这一种花还没谢?生:那一种花又开了。师:这一种花还没谢?生:那一种花又开了。师:这一种花还没谢?生:那一种花又开了。师:总结美读站在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上,看着绿色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头顶着五彩画卷,闻着扑鼻的花香,该是怎样的感受啊,谁能连起来读一读?配乐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师: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生:神清气爽师:随着风吹来的还有什么?生:还有阵阵花香。生:还有小草的的气息生:还有泥土的芬芳此时此刻就是你站在这红绿相间,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里,任花香一阵阵扑来,你的心情怎样?生:高兴的生:非常舒服师:用课本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生:神清气爽你能通过读也让我们感受到吗?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师:同学们,语言文字就是这么奇妙,读着读着就可以把我们带到那种境界。师:长廊看似平常,但却用它的长,它的画展示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美,这就是它的有名所在。让我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老师读蓝色部分,找同学读黑色部分。红色部分我们一起读。师生合作读:师:好一个美不胜收的长廊。(音乐到此为止)2昆明湖师:让我们继续游览。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说说吧,你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师:你看到了近处的景色。生:我看到了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师:这是向东远眺看到的景色。生:我看到了昆明湖。生:我看到了葱郁的树丛。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正面。谁来读读这句话。课件生: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师: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在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生:我看到了一朵朵白云倒映在湖中。师:一朵朵白云为它增添了色彩。你能读读吗?生: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生:我看到了许多树木映在湖水中。师:湖光山色映衬了它的美丽。请你来读读吧。生: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那么轻,那么慢,说明它们?生:他们想慢慢欣赏景色。生:他们划得快的话就欣赏不到这么美的景色了。A师:能不能来读一读呢?生: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B师:感受到他们的想法了,但没那么强烈,谁再来?生: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C师:他们滑得那么轻,那么慢,说明不想?生:他们不想打破了湖面的平静。师:请你来读读吧。生: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D师: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有谁忍心打破它呀,谁再来?生: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师:大家读得好,谈得好,都是因为课文中哪个字用得好?生:滑师:是啊,课文里的小泡泡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请大家再用心地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滑字的用词精妙。生读句子。师:A好一个俊美的昆明湖,难怪乾隆皇帝曾这样称赞它:读师课件生:“何处燕山最畅情,无边风月属昆明”B师:这可是一个皇帝在赞美它呀,“何处燕山最畅情,无边风月属昆明”再读生:“何处燕山最畅情,无边风月属昆明”3桥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昆明湖,去看一看它的别样风光,老师想请3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风光3生接读第5自然段,其余思考师: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我看到了湖中心的小岛。师:这也是一处重要的景色。生:我看到了十七孔桥,桥栏杆上还有许多小狮子呢。师:同学们,看!这就是十七孔桥,古老的栏杆,整齐的桥洞,在这座汉白玉石桥上,还有544只小狮子呢。师:你们看。它们有的?生:在踢足球。师:有的?生:在打哈欠。师:有的?生:在打篮球。师:还有的?生:在对着天空思考。师: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几只小狮子,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呢?A谁能连起来读一读?生: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师:姿态不同的小狮子生: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师:姿态不一的小狮子生: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师:多么可爱的小狮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师: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里的桥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件师:你觉得这里的桥有什么特点?生:这里的桥大小不一。生:这里的桥样式不同。生:高耸的玉带桥,龙舟通过,绰绰有余,低矮的知鱼桥,几乎贴近水面;师:你运用了文中的语句来说的,如果用自己的话说呢?生:(不知怎么表达)师:高耸的玉带桥,龙舟能轻松穿过,低矮的知鱼桥几乎够到水面了,真是高有高的好,低有低的?生:(大部分学生齐答)妙师:让我们合作着来读一读。师生合作读文字。师:这些桥几乎汇集了中国古典桥梁的所有形式,单看桥就这么引人入胜了,更不用说其他景色了,难怪作者会说课件生: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师:说到底就是要告诉我们:课件生: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师:说到底还是要告诉我们:课件生: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大家看看这两个句子都在课文的什么位置?生: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这两句话里都用了一个什么词?生:美丽。师板书美丽师:像这样在文章的开头讲,结尾又讲的方法叫什么?生:首尾呼应师:你真聪明,这就叫首尾呼应。这种方法即可以突出事物特点,又可以加深印象,我们在写作时可以用上它。四畅游园林,延伸作业师:品读着静静的文字,感悟着作者的写法,我们一起游览了颐和园。课下,希望同学们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自己十一假期里到过的一处景点,写一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