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二中课时教案科目高中物理课型新课课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授课时间2015年1月5号授课人张仓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②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③能够利用超重和失重现象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具体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超重与失重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在物理学过程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过程,锻炼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教学难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以及知识的应用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合作探多媒体课件、学案、钩码、弹簧、弹簧秤究、讲练结合法教具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引入趣味实验激发悬念演示1:称体重,当人在体重计上下蹲或站起时发现体重计示数变了,怎么解释这一现象?新课教学:一、定性演示用一根弹簧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套在手指上,1、让钩码静止,感受弹簧对手指的拉力学生称量体重并观察示数体会手指受力的变化2、上下振动弹簧,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是否发生了变化二、定性分析测量重力在用弹簧秤或台秤测物体重力时应让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自身的重力G和弹簧秤的拉力F,有G=F弹簧秤受到物体的拉力F′,你认为弹簧秤读出的是F′、F还是G?为什么读出的是物体的重力G?三、实验探究器材:弹簧秤、钩码各一个任务一让下端挂有钩码的弹簧秤分别处于静止、缓慢上升、缓慢下降三种运动状态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变化情况。任务二让下端挂有钩码的弹簧秤上升(1、突然上升,2、上升突然停止)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入下表:证明:F′=G观察,解释这种现象做实验,填表格V(方向)a(方向)F`与G的关系视重与实重的关系突然上升向上向上上升突然停止向上向下表1任务三让下端挂有钩码的弹簧秤下降(1、突然下降,2、下降突然停止)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入下表:处有水喷射出。让瓶子从某一高处自由下落,会发现什么结果?这是为什么?V(方向)a(方向)F`与G的关系视重与实重的关系突然下降向下向下下降突然停止向下向上表2表1与表2对比发现,有时视重大于实重,有时视重小于实重,我们规定当视重大于实重时物体超重,当视重小于实重时物体失重。定义:超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时超重失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时失重四、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失重、完全失重六、练习:1、一小孩站在升降机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如下时,判断超重、失重情况。A升降机加速上升B升降机减速上升C升降机加速下降D升降机减速下降2、一质量为40kg的小孩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1)当升降机以0.5m/s2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为()N。(2)当升降机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体重计的读数为()N3、一个质量为70Kg的宇航员,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与火箭、航天飞机一道以a=g的加速度竖直升空,那麽宇航员所承受的竖直方向的压力有多大?七、作业即:F=mg-mamg此时物体失重3、当F=0此时mg=ma,a=g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当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这就是“完全失重”现象。4、五、小结:超重、失重、完全失重问:想想看,为什么?取一只塑料瓶,在下端靠近底边处钻一个小孔,用手堵住瓶口,然后往瓶里加满水。提起瓶子,把堵小孔的手移去,可看到小孔mg1、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时,有F合=F-mg=ma,即:F=mg+mamg此时物体超重2、2、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时,有F合=mg-F=ma,学生提供思路八、板书设计超重和失重超重:失重:完全失重:做实验,填表格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对照表格,思考:怎么从力学角度定义超重失重学生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