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计算机网络》是必修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以及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课程注重网络原理的深入学习,为后续计算机网络组装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下面我将从教学目的、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教学目的该课程为实际的网络的组建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设计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TCP/IP模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点以及体系结构方法;对网络的应用和管理、组建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网络技术原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实践内容操作。具体要求如下:1.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或网际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2.五层协议中每一层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数据传输的单位以及重要协议功能及作用。3.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4.系统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二、教材分析课程的教材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谢希仁主编的《计算机网络》(第5版)。该教材分为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原理体系结构、网络管理与安全3个部分,共10章。1、教材的特点本书突出反映了计算机网络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网络方面知识的能力。全书个章节安排合理,内容充实,文字简明,图文并茂。各章后配有习题和实验,教师可结合本校校园网与实验室的条件,安排尽可能多的实验,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的理论准确性与实践性的合理融合是本书的两大特色。2、教材的教学目标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生活在信息化社会的人们要适应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计算专业学生就必须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理论最新实用技术,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体会计算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3、知识点分布第1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各章的知识准备。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组成,计算机网络分类,数据通信,网络传输协议等知识,理论性的内容比较多。本章的重点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2部分原理体系结构第2章物理层本章介绍物理层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传输介质、通信方式、接入技术等,还有信道复用技术。本章的重点是了解双绞线、光纤、无线局域网这几种传输介质的使用方法。本章的难点是双绞线线序、光纤接口分类。第3章数据链路层本章介绍点对点协议PPP,内容涵盖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数据帧的格式,交换机的使用,几种以太网的应用,常见局域网的构建。本章重点是了解交换机的原理与使用方法。第4章网络层本章主要内容是IP协议,网络层的设备路由器、路由选择协议。本章的重点是了解路由器的原理和使用。第5章运输层本章介绍运输层的功能和协议TCP、UDP。本章的重点是TCP和UDP报文的格式,TCP的数据传输过程(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本章的难点是TCP的数据传输过程。第6章应用层本章详细介绍应用的各种常用的应用协议,有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有E-mail的概念、E-mail的工作原理和术语、E-mail的使用条件和功能等知识,并把电子邮件与其他信息传递工具进行了对比。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多用户管理、在服务器上保留邮件副本、设置邮件规则、延长服务器超时时间。本章的难点是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第3部分网络管理安全和发展第7章网络安全因特网的应用发展很快,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章介绍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安全概述、计算机病毒、数据加密、数据备份与恢复。本章的重点是杀毒软件的使用。本章的难点是数据加密。第8章因特网上的音频和视频服务本章主要介绍因特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的功能以及相应的一些协议。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和案例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因特网提供音频/视频服务进行的概述知识进行理解,同时了解流式音频/视频中的媒体服务器和实时流式协议RTSP,理解一些以IP电话为例介绍交互式音频/视频的协议。通过Wed服务器安装和配置(IIS和Apache)的实验,使学生理解服务器配置的原理,并使用服务器进行视频文件上传和下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第9章无线网络本章详细介绍计算机无线网络的知识,包括网络组成、网络协议和无线局域网络。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和案例驱动教学手段,对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和无线城域网WMAN的讲解,使学生在了解其组成的基础上,能重点掌握其中相关协议的工作原理;通过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蜂窝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几代技术的性能等有个深入的了解。通过无线网络组建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家庭无线网络组建的方法,增强实际应用操作能力。本章的重点是无线网络理论和无线局域网。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因特网的应用发展很快,用户越来越多,IP地址使用接近耗尽,发展下一代IP地址,IPV6下一代网络协议,学习IPV6数据格式和使用。通过启发式和案例驱动教学手段,对下一代网际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以及p2p应用的讲解,使学生对下一代网络有个深入的了解。通过计算机IP地址配置的实验,使学生掌握IP地址的组成,理解IPV4和下一代IPV6的区别。本章的难点是IPV6。4、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第1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第2部分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学习。本课程的难点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的理论和协议,使用不同的例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反复的讲解。5、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导论》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组网技术》。三、教学设计1.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方式,从第六周开始,加入实践课程。2.教学方法①课前复习,课后总结在每次新课之前进行前一节课知识的复习、回顾,使学生对前一节课的知进进行巩固和加深,在课程内容全部讲全完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如果正好是本章课程讲完,那么我会对本章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穿线总结。②采用快乐教育法,及其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互,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案例驱动教学④类比教学法IP地址、DNS与人名、身份证号比较掌握⑤讲练结合讲完一些难的或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立即领学生做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⑥检查上机任务在上机课时,先布置上机任务,并给学生讲解上机任务,留下时间给学生做,做完的同学可以让老师检查。每次都作为学生课堂表现的评定,一般分四个等级(2、1.5、1、0.5)当然没来的同学为0分。3.学法指导①课前预习②自主探究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退居幕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积极求得解决问题的策略。③协作学习法学生通过网络分成小组,协作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四、教学过程以网络的基本概念为例:对于这一概念的讲解,让学生联系实际,引导他们认为网络的形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网络创建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教师归纳:将不同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实现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域名:为了使用和记忆方便,因特网还采用了域名管理系统,简称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它是由代表一定意义的英文单词的缩写构成,如:。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姓名对域名进行分析,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常用域名后缀edu教育com商业gov政府net非商业性cn中国例如IP地址的讲解:【复习】(2分钟)对前一节课TCP/IP协议分层结构、TCP/IP协议组件的相关概念进行复习。新课的讲解【导入新课】(3分钟)首先给学生举出电话号码与通讯录的关系、识别用户的例子,或者以身份证号码与每个人的姓名的关系来识别每个人的例子,引出IP地址的概念。【学习新课】(35分钟)使用多媒体课件给出IP地址的具体概念,在Internet网络中,为了准确地找到一台计算机,TCP/IP协议为每个连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分配了一个惟一的用32位二进制数字表示的地址,IP地址是计算机必有的地址,为便于管理,将它们分割为四部分并转换为十进制数字,就是我们常说的IP地址。如:202.96.128.110。IP地址由四个数字,中间用一个点隔开,组成结构是xxx.xxx.xxx.xxx,xxx是0~255的数字。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我们学过的二进制进行分析,为什么必须是在0~255之间。接下来用板书IP地址的分类,分别是A、B、C、D、E五类,用于分配给主机的有A、B、C前三类,每一类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的位数、范围、最多容纳的主机台数等相关知识点,然后讲解子网掩码、子网划分的相关概念,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巩固知识点。【课程总结】对本次课所讲解的IP地址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例如IP地址的分类与子网掩码是分开讲解的,在总结的时候就可以按类归纳到一起,穿线总结,并留课后的相关作业题。五、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以百分制进行计算,其中出勤30分,课堂表现与课堂笔记情况各15分,课后作业与测验情况40分,平时成绩共占总成绩的的形式进行考试,百分制,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乘以以0.7的结果为学生最后的课程成绩。六、沟通与联系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整个过程都要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法和手段,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30%;期末采用笔试加上期末成绩不断修改教学方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