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05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325.2—2011代替DB33/T325.2—2001普陀佛茶第2部分:栽培技术PutuoBuddhateaPart2: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ng2011-06-27发布2011-07-27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325.2—2011I前言本部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编写。DB33/T325《普陀佛茶》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苗木;——第2部分:栽培技术;——第3部分:加工技术。本部分为DB33/T325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DB33/T325.2-2001与DB33/T325.2-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根据气候变化,适当调整种植时间;——取消第3部分“鲜叶采摘”,放入本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部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要起草单位:舟山市农林局、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参与起草单位:舟山市普陀区农林局、普陀山园林管理处、舟山市普陀特产有限责任公司、舟山市海天香茶业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贺位忠、韩斌、余玲静、应松康、殷文阳、毛海军、郑意胜。本部分代替了DB33/T325.2-2001。DB33/T325.2-2001为首次发布。DB33/T325.2—20111普陀佛茶第2部分:栽培技术1范围DB33/T325的本部分规定了普陀佛茶生产茶园的建园要求、品种选择、茶树种植、树冠管理与改造、茶叶采摘、土壤改良、茶园施肥、茶园水分管理、风冻害防治、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普陀佛茶生产茶园的栽培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52土壤水分测定法NY/T288绿色食品茶叶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196有机茶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8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5199无公害食品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DB33/T325.1普陀佛茶第1部分:苗木DB33/T325.3普陀佛茶第3部分:加工技术3建园要求3.1茶园选择茶园宜选择东北坡向、坡度小于25º、避风的山岙缓坡地。3.2产地环境3.2.1茶园四周植被良好,宜种植防护林,周围无污染源。3.2.2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20规定。3.2.3土壤呈微酸性(黄壤),pH值4.5~6.5,有效土层厚0.8m以上,排水良好,常年地下水位在1m米以上。4品种选择4.1新建普陀佛茶基地,应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表现多抗性、发芽早、茸毛多、适制普陀佛茶的无性系茶树良种。DB33/T325.2—201124.2新种茶园的无性良种苗木质量应符合DB33/T325.1规定的要求,并经有关部门植物检疫合格。5茶树种植5.1种植时间5.1.1春季种植一般为2月上旬至下旬。5.1.2秋季种植一般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5.2种植方式5.2.1单条栽适于陡坡窄幅梯坎茶园。行距150cm,丛距25cm。每丛种茶苗2株~3株,每公顷一般种植茶苗4.5万株。5.2.2双条栽适于缓坡或宽幅梯坎茶园。大行距150cm,小行距40cm,丛距30cm,两小行茶丛交叉排列。每丛种植茶苗1株~2株,每公顷种植茶苗7万株~9万株。5.3开垦5.3.1坡度10度以下缓坡地直接开垦。坡度10度以上、25度以下坡地,按等高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在1.5m以上。5.3.2开垦深度50cm,并清除石块、树根、柴根、竹鞭等杂物。5.4基肥茶行确定后,开种植沟,沟深40㎝,宽60㎝。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公顷施栏肥或青草等有机肥30000kg~45000kg,加饼肥1500kg~2000kg,磷肥500kg~1000kg,施肥后覆土。施肥后应间隔一段时间,待基肥腐熟后种植茶苗。5.5栽植5.5.1根据种植规格,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现开现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5.5.2栽植茶苗时,应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填土,逐层填土,分层压实。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宜。栽后当天浇足“定根水”,后覆盖细土。5.5.3栽植后及时铺草覆盖,抗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茅草、柴禾等,每公顷用量15000kg~20000kg。5.5.4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6树冠管理与改造6.1定型修剪6.1.1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期茶树。6.1.2幼龄茶树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2月中、下旬或春茶后进行,第三次在移栽后第三年早春,一般2月中、下旬进行。6.1.3第一次修剪在离地15cm~20cm处用整枝剪剪去上部枝梢。第二次在离地30cm~40cm,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cm~15cm处修剪;第三次在离地45cm~50cm处,可用篱剪剪去上部枝条。剪口应光滑平整,不破碎。DB33/T325.2—201136.2轻修剪6.2.1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投产茶园。6.2.2轻修剪每年可进行1次~2次,时间宜在春茶后即5月上中旬或秋末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6.2.3用篱剪剪去树冠面3cm~5cm的枝叶,剪除冠面突出枝及晚秋嫩梢。缓坡、覆盖度高的茶园,可用双人修剪机修剪。6.3深修剪对投产多年树冠产生大量鸡爪枝的茶园,或蓬面枝叶枯焦、脱叶的茶园,应采用深修剪方式进行树冠改造。深度在蓬面下10cm~20cm,可用篱剪或深修剪机进行。6.4重修剪6.4.1适用于树龄在二、三十年内,树冠上部已衰败的投产茶园。用整枝剪或林用“割灌机”,将衰老茶树离地面30cm以上树冠剪除,重新培育树冠。6.4.2应在春茶前或春茶后即5月底前进行。剪后应立即增施有机肥,每公顷施菜饼或有机复合肥1500kg~2000kg。6.5台刈适用于树龄30年以上,骨干枝衰败,或树冠上部枯死的茶树,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10cm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一般在晚秋或春茶后进行。6.6留养6.6.1树冠改造后的茶园应加强留叶养蓬,加快形成投产树冠。6.6.2深修剪后茶园应在2个~3个茶季内实行打头采,每季留大叶1叶~2叶。6.6.3重修剪后茶园,当年夏、秋茶留养不采,秋末对离地45cm~50cm新枝进行打头采。翌年春、夏茶后期留二大叶采,秋茶留一叶采,秋末用整枝剪或修剪机剪平。6.6.4台刈茶园,二年内以养蓬为主。台刈后的第二年起,在各茶季后期,采用定型修剪的方法,在离地高度分别为35cm、45cm、50cm处进行定型修剪。第三年投产。6.7剪后管理重修剪或台刈茶园应在剪后立即增施有机肥,并在养蓬期内加强除草、抗旱、防冻和病虫防治工作。6.8合理采养投产茶园以采茶为主,但应采养结合。茶季结束后,茶蓬留叶指数应在3以上,或蓬面叶层厚度在10cm以上。7鲜叶采摘7.1开采适期茶树蓬面一芽一叶初展的新梢每平方米达到8个~12个时为开采适期。7.2采摘方法DB33/T325.2—201147.2.1分批按标准及时采。7.2.2鲜叶采摘采用提手采,不应掐采、捋采、抓采等。不应采鱼叶、茶果。7.3鲜叶的盛装、运输、贮存7.3.1鲜叶采摘后用清洁、透气性好的竹篮、竹篓盛装。不应紧压,及时运到加工场。7.3.2鲜叶运送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应与有异味、有毒或有污染的物品混装。7.3.3鲜叶进加工场后,应按DB33/T325.3规定验收,分级摊放、分级加工。7.3.4鲜叶盛装、运输、贮存中应轻放、轻翻、防压。8土壤改良8.1地力指标土壤pH值4.5~6.5,土层深5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并有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钾营养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8.2深翻改土8.2.1投产茶园应每年或隔年一次,在茶行间进行,深度15cm~25cm。时间一般在秋茶结束后,9月至11月进行。8.2.2秋冬季茶园翻耕应结合施基肥。8.3中耕除草8.3.1春茶前即2月下旬至3月上旬,浅耕除草,深度为5cm~10cm。8.3.2春茶采制结束后即5月中下旬,进行松土除草,深度为5cm~10cm。陡坡茶园应以拔草为主,不宜全面中耕,避免梅雨季节水土流失。8.3.3伏耕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深度5cm~10cm。8.4铺草坡地茶园和高山茶园,应在春茶后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每公顷铺鲜草15000kg~20000kg。9茶园施肥9.1肥料要求茶园用各种肥料、叶面营养液应经有关部门检测证明,对茶叶无毒、无污染危害。不应用城市有害垃圾或工厂、医院的有害废弃物。9.2施肥时期9.2.1春茶前施催芽肥,2月上中旬。9.2.2夏茶前追肥,春茶结束后的5月中旬。9.2.3秋茶追肥,夏茶结束后,6月下旬至9月中旬期间分批施。9.2.4秋末初冬结合深耕施基肥,时间为10月至11月。高山茶园应早施,一般在10月上、中旬。9.3施肥量DB33/T325.2—201159.3.1幼龄茶园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为2:1:1,每年施肥的氮素用量为20kg/hm2~80kg/hm2,具体施肥量根据茶园不同种植密度和树龄决定。9.3.2成龄茶园以氮为主,辅以磷钾。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全年干茶产量指标确定。一般每采收100kg干茶需施纯氮18kg~20kg,再按氮、磷、钾三要素配比4:1:1计算磷、钾肥用量。树冠改造茶园应增施有机肥。9.3.3基肥与追肥用量比为3:7;追肥中春、夏、秋三季用量比为6:2:2。9.3.4基肥应施有机肥即畜肥、饼肥、有机复合肥等。9.4施肥方法9.4.1根际施肥在树冠下(坡地茶园于茶行上方)茶行间开10cm深条形沟,施肥后立即覆土。9.4.2根外追肥宜选阴天、傍晚进行树冠叶面喷雾。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0%;硫酸钾0.5%~1.0%。微量元素类及其它叶面营养液,应严格按产品说明规定浓度使用。10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叶生产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叶生产按NY/T288、NY5196、NY/T5197、NY/T5198、NY5199的规定执行。11茶园水分管理11.1土壤要求茶树生长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90%,空气相对湿度应大于70%。11.2土壤水分诊断茶树对土壤水分高低的反应见表1。表1土壤水分对茶树影响含水量指标表现症状过低70%旱害幼叶萎蔫,叶片泛红,出现焦斑,继而枯焦落叶;成叶失去光泽,叶色黄绿、淡红,叶质干、脆,自上而下枯死。适中70%~90%正常生长旺盛。过高90%湿害茶树矮小,分枝少,芽叶稀,发芽迟、生长慢,枝条发白,根系糜烂,逐渐枯死。11.3旱害预防11.3.1成龄茶园通过深翻改土、铺草、灌溉、浅耕、种植遮荫树等办法保持土壤水分。11.3.2幼龄茶园应采取浅锄保水、培土护蔸、追施粪肥、浇灌、种植绿肥等措施。DB33/T325.2—2011611.4湿害预防低洼积水茶园,应完善排水系统。坡地茶园上方开沿山排水沟,每隔5行~8行茶树开一条横向排水沟,沟应狭而深,沟底宽10cm~20cm,沟深60cm~80cm。平地茶园从低洼处向外开排水沟。11.5土壤水分测定按NY/T52的规定执行。12风、冻害防治12.1风、冻害预防12.1.1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12.1.2高山茶园在西、北方向及山坡风口上方营造防护林带。12.1.3加强肥水管理,秋末早施、重施基肥,基肥宜施有机肥,配施速效氮,增施磷、钾肥。12.1.4冻害前,茶园行间铺草,低洼地雨后注意清沟排水。12.2风、冻后护理12.2.1及时剪除受冻卷曲或冻焦的枝梢和枯枝。12.2.2春季萌芽后受“倒春寒”冻害的茶树,及时摘除冻害芽梢,进行根外追肥。13病虫害防治13.1防治要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把病虫种群数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提高防治效果,减少茶树鲜叶中农药残留量。13.2防治方针按照“预防结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