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35-2019 肉用鹌鹑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30B43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35—2019替代DB33/T535-2005肉用鹌鹑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meatquailsproduction2019-03-26发布2019-04-26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535—2019I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了DB33/T535.1—2005《无公害肉用鹌鹑第1部分:种鹌鹑》、DB33/T535.2—2005《无公害肉用鹌鹑第2部分:饲料使用准则》、DB33/T535.3—2005《无公害肉用鹌鹑第3部分:兽医防疫操作规程》、DB33/T535.4—2005《无公害肉用鹌鹑第4部分:兽医使用准则》和DB33/T535.5—2005《无公害肉用鹌鹑第5部分: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与DB33/T535—2005《无公害肉用鹌鹑》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设施设备的要求(见表1);——增加了肉用鹌鹑的饲养密度(见表2);——增加了肉用鹌鹑生产技术模式图的附录(见资料性附录A)。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欣、冯杰、李奎、颜鹰、茅海军、丁梨慧、张艳、张素银、魏其艳、李战国。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535.1—2005、DB33/T535.2—2005、DB33/T535.3—2005、DB33/T535.4—2005、DB33/T535.5—2005。DB33/T535—20191肉用鹌鹑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肉用型鹌鹑的养殖场环境、引种、饲料、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肉用型鹌鹑规模养殖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T5339无公害农产品畜禽防疫准则DB33/59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2045)《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3设施与环境要求3.1笼养设施肉用鹌鹑饲养笼养设施参照见表1。表1肉用鹌鹑饲养笼养设施种类育雏笼仔鹑笼种鹑笼规格叠层式2层~5层,每层间留5cm~10cm,底层离地面20cm以上,每层规格长为90cm~120cm,宽为50cm~60cm,高为10cm~20cm。笼底金属丝网眼规格为6mm×6mm或10mm×10mm。单体笼约长宽高为90cm×40cm×(10~20)cm。笼底金属丝网眼规格为20mm×20mm。单体笼约长宽高90cm×40cm×(10~20)cm。笼底金属丝网眼规格为20mm×20mm。3.2基本要求3.2.1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并有动物防疫机构核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3.2.2环境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3.3场址选择DB33/T535—201923.3.1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1.5m以下、排水良好、未污染的地区。3.3.2应距交通干线1km以上,并设有围栏或防疫沟,有绿化隔离带。3.3.3应远离居民区及厂矿等社会场所、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500m范围内及水源上游无污染源。3.3.4养殖场的生产区应布局在管理区的上风向,生产区与管理区、生活区应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3.3.5养殖场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鹌鹑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3.3.6养殖场区的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互不交叉,清粪排尿系统良好。3.4鹑舍环境要求鹑舍建筑应保温隔热,地面和墙壁光滑平整,并具备防鸟、防鼠及防虫设施。鹑舍内通风良好,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4引种4.1引进商品雏鹑或种蛋,应选择从具有《种鹌鹑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鹑场或专业孵化厂引进,并经产地检疫合格。引进种鹑时需进行隔离观察,并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使用。4.2不应从疫区引进种鹑。5饲料5.1饲料和饲料原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5.2选用的饲料添加剂应是《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品种,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按《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执行。6饲养管理6.1饲养方式采用笼养或平养和笼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6.2温湿度及光照条件6.2.1育雏期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育雏期温度、湿度及光照时间日龄(d)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间(h)1~339~3870244~737~337023.58~1032~306519~2111~1529~276514~1616~2126~246012~13DB33/T535—201936.2.2育肥期从22d至出栏的育肥期间,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60%,通风量夏季3m3/h~4m3/h,冬季1m3/h~1.5m3/h;光照每天10h~12h,光照强度5lx。6.2.3种鹑开产至淘汰的种鹑,环境温度22℃~26℃,湿度60%。光照要求(早晚补充人工光照)见表3。表3种鹑光照要求日龄(d)光照时间(h)36~401341~451446~501551~6015.561~淘汰16~176.3饲养密度鹌鹑根据种类分养,饲养密度见表4的要求。表4鹌鹑饲养密度种类雏鹑仔鹑种鹑饲养密度(只/平方米)80~10060~8045~486.4喂料次数和饮水要求应符合NY5027的要求,饲喂次数和饮水要求见表5。表5饲喂次数和饮水要求种类雏鹑仔鹑种鹑饲喂次数自由采食或1日龄4次,2日龄~5日龄6次~8次。自由采食或每天4次~6次。自由采食或每天6次~8次。饮水要求1日龄~10日龄,使用小型饮水器,饮水器每天清洗2次,消毒1次。自由饮水。自由饮水不能中断,经常清洗、消毒水槽。6.5管理要求6.5.1雏鹑进雏前应检查鹑舍温度、湿度和育雏器温度,经常检查育雏室内的温度、湿度及通风及采食和饮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定期抽样称重,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定期统计饲料消耗及周龄成活率情况。DB33/T535—201946.5.2仔鹑6.5.2.1育雏结束后及时转群,实行公母分群饲养,肉用仔鹑日粮中可逐渐增加能量饲料比例。6.5.2.2从28d开始可采用限制饲养等技术措施。保持环境安静,定期抽样称重,统计耗料情况。6.5.3种鹑6周~7周龄转入种鹑舍,公母配比为1∶2~1:3。逐渐更换为产蛋期饲料。及时收集种蛋,做好种蛋贮存、保管。保存温度、湿度及时更新种群,除育种群外,一般种鹑利用年限为6个月~8个月。7卫生防疫7.1消毒7.1.1鹑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出车辆和所有进场人员均应经过消毒。7.1.2每周对用具和鹑舍消毒1次,每周带鹑消毒1次。7.1.3采取全进全出制饲养,对空栏进行彻底清洗、消毒。7.2兽药的使用应符合NY5030的要求。7.3免疫接种兽医卫生应符合NY/T5339的要求。常见病的免疫程序见表6。表6重大疫病免疫程序日龄/周龄疫苗用法备注7d新城疫Ⅳ系冻干苗饮水、点眼或滴鼻肉用鹌鹑和种鹌10d高致病禽流感疫苗皮下注射0.2ml肉用鹌鹑和种鹌产蛋前2周~3周新城疫Ⅳ系冻干苗饮水、点眼或滴鼻种鹌高致病禽流感疫苗皮下注射0.5ml7.4粪便、污水和病死鹌鹑的处理粪便、污水的处理应符合DB33/593的要求,病死鹌鹑应按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8出栏和运输8.1出售前应按国家规定申报检疫,检疫合格后上市。8.2饲养6周龄左右或达到品种规定的出栏体重标准,即可上市销售。8.3出栏前至少提前6h停喂饲料,抓鹑、装笼、搬运、装卸动作应轻。8.4运输设施设备应清洗和消毒处理。9档案与管理DB33/T535—201959.1每批鹌鹑都应有准确、完整的记录资料,内容包括引种购雏、日龄、喂料量、死亡数、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兽药使用、销售台帐及其它饲养记录等。9.2所有资料记录应妥善保存两年以上。10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A。DB33/T535—20196AA附录A(资料性附录)肉用鹌鹑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肉用鹌鹑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图A.1。鹌舍环境要求引种要求进雏前准备工作1.鹑舍建筑应保温隔热,地面和墙壁光滑平整,并具备防鸟、防鼠及防虫设施;2.鹑舍内通风良好,含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1.引进种蛋或商品鹌鹑,应该选择从具有《种鹌鹑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鹌鹑或专业孵化厂引进,并经产地检疫合格,且该场无鹌鹑白痢、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并按照GB1657的规定进行检疫;2.引进种鹑,应隔离观察,并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3.不得从疫区引进种鹑。1.应检查鹑舍温度、湿度和育雏器温度;2.舍内空气应符合NY/T388的要求,通风时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鹌鹑身上。饲养环境控制日龄(d)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间(h)通风量(m³/h)1~339~3870244~737~337023.58~1032~306519~2111~1529~276514~1616~2126~246012~1322~出栏22~246010~12夏3~4冬1~1.536~4022~24601341~451446~501551~6015.561~淘汰16~17种类鹌鹑仔鹑种鹑饲养方式采用笼养或平养和笼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饲养设施规格叠层式2层~5层,每层间留5cm~10cm,底层离地面20cm以上,每层规格为长(90~120)cm×宽(50~60)cm×长(10~20)cm。笼底金属丝网眼规格为6mm×6mm或10mm×10mm。单体笼约长90cm×40cm×10cm~20cm。笼底金属丝网眼规格为20mm×20mm。单体笼约长90cm×40cm×10cm~20cm。笼底金属丝网眼规格为20mm×20mm。饲养密度(只/平方米)80~10060~8045~48饲喂次数自由采食或ld4次,2d~5d6次~8次,其余4次~6次。自由采食或每天4次~6次。自由采食或每天4次~8次。饮水要求1d~10d,使用小型饮水器,饮水器每天清洗2次,消毒1次。自由饮水。自由饮水不能中断,经常清洗,消毒水槽。饲养管理要求1.经常检查育雏里内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情况;2.经常检查雏鹑的采食和饮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3.定期抽样称重,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4.定期统计饲料消耗及周龄成活率情况;5.傲好防鼠、防害及防煤气中毒等。及时转群,实行公母分群饲养,公母配比为1∶2~1∶3;种用仔鹑为防止性早熟,从28d开始可采用限制饲养等技术措施;肉用仔鹑日粮中可逐渐增加能量饲料比例;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定期抽祥称重,统计耗料情况,1.适时转群,防止应激2.逐渐转换产蛋期饲料;3.及时收集种量,做好种蛋贮存、保管;4.及时更新种群,除育种群外,一般种鹑利用年限为6个月。饲料、兽药、添加剂使用要求免疫接种1..鹌鹑饲养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做好疫病预防工作;2.兽医卫生应符合NY/T5339的要求。常见病的免疫程序见下表。1.鹑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出车辆和所有进场人员都应经过消毒;每周对用具和鹑舍消毒1次,每周带鹑消毒1次;采取全进全出制饲养,对空栏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粪便、污水的处理应符合GB18596的要求,病死鹌鹑应按GB1654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2.饲养6周龄达到品种规定的出栏体重标准,即可上市销售;出栏前6小时停喂饲料,抓鹑、装笼、搬运、装卸动作要要轻,运输设备应洁净;出售前应要按国家规定申报检疫,检疫合格后上市;每批鹌鹑应都要有准确、完整的记录资料。内容包括引种购雏、日龄、喂料量、死亡数、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防病用药、销售日期、数量、销售单位及其它饲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