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66-2015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7.140.10B35备案号:48470-2016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866—2015有机茶叶生产技术规程TechnologicalRegulationsforOrganicteaProduction2015-12-21发布2016-03-15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866—2015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通则..............................................................................25产地条件..........................................................................36茶园基地建设......................................................................57树冠管理..........................................................................68有机茶园生态建设..................................................................79土壤管理..........................................................................710施肥.............................................................................811病虫草害防治.....................................................................912采摘............................................................................1013加工要求........................................................................1114包装、储藏和运输................................................................12附录A(规范性附录)有机茶园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投入品.................................14DB36/T866—2015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普香、李文金、叶川、金玲莉、聂樟清、孙永明、曹挥华、谢枫、涂娟、乐美旺、王璠、李延升、江新凤、谢小群、张昆、武琳。DB36/T866—20151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通用规范和要求,包括产地条件、茶园基地建设、茶树种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鲜叶采摘、加工要求、包装、贮藏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在江西省行政区域内有机茶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1767茶树种苗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9630.1~4有机产品NY525有机肥料NY/T1999茶叶包装、运输和贮藏通则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8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5199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有机茶园遵照GB/T19630.1和NY/T5197规定的生产原则,在茶园管理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稳定生产体系的一种生产方式管理,并经有机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园。3.2DB36/T866—20152有机茶采用有机茶园生产的鲜叶原料,按GB/T19630.2和NY/T5198要求加工,并经有机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3.3常规茶生产体系及其生产过程未按照本标准实施管理的茶叶。3.4转换期从按照本标准开始管理到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3.5缓冲带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3.6投入品在有机茶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所有物质或材料。3.7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8基因工程技术通过自然发生的交配与自然重组以外的方式对遗传材料进行改变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重组脱氧核糖酸、细胞融合、微注射与宏注射、封装、基因删除和基因加倍。3.9辐照放射性核素高能量的放射、能改变食品的分子结构,以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病菌、寄生虫和害虫,达到保存食品或抑制诸如发芽或成熟等生理过程。4通则4.1生产单元范围有机茶生产单元的边界应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应明确,并且已按照GB/T19630.4的要求建立并实施了有机茶生产管理体系。同一生产单元只能全部生产有机茶。4.2转换期DB36/T866—20153由常规茶生产向有机茶生产发展需要经过转换,经过转换期后收获的茶叶才可作为有机茶销售。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应完全按照有机茶生产要求落实各项管理工作。4.3基因工程生物不应在有机茶生产体系中引入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衍生物,包括茶树种苗、微生物、花炝、其他繁殖材料及肥料、土壤改良物质、植物保护产品、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4.4辐照不应在有机茶生产中使用辐照技术。5产地条件有机茶园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植。有机茶园基地应符合GB/T19630.1和NY/T5199标准的规定,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茶园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茶园与交通干线、工厂和城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至少500m以上),附近及上风口(或河流的上游)没有污染源。有机茶园种植区与常规农业之间,应有200m以上的隔离带。以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作天然屏障,也可用人工果、林和作物为隔离带。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b)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的规定。5.1有机茶园土壤质量要求有机茶园土壤潜在肥力要高,土层深厚,质地砂壤,通气良好,有机质丰富,营养元素含量平衡,不积水等。土壤没有受到污染,基地土壤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表1有机茶园土壤质量要求项目二级镉/(mg/kg)≤0.3汞/(mg/kg)≤0.3砷/(mg/kg)≤40铜/(mg/kg)≤150铅/(mg/kg)≤250铬/(mg/kg)≤150锌/(mg/kg)≤200镍/(mg/kg)≤40六六六/(mg/kg)≤0.5滴滴涕/(mg/kg)≤0.55.2有机茶园灌溉水质要求有机茶灌溉水水质要清洁卫生,没有污染,水质质量要求见表2。DB36/T866—20154表2有机茶园灌溉水质要求序号项目类别指标1五日生化需氧量/(mg/L)≤1002化学需氧量/(mg/L)≤2003悬浮物/(mg/L)≤100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85水温/℃≤256pH值5.5~8.57全盐量/(mg/L)≤1000c8氯化物/(mg/L)≤3509硫化物/(mg/L)≤110总汞/(mg/L)≤0.0011l镉/(mg/L)≤0.0112总砷/(mg/L)≤0.113铬(六价)/(mg/L)≤0.114铅/(mg/L)≤0.215粪大肠菌群数/(MPV/100ml)≤400016蛔虫卵数/(MPV/L)≤25.3有机茶园空气质量要求有机茶茶园基地空气质量要求见表3。表3有机茶园空气质量要求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指标浓度单位年平均0.06日平均0.15二氧化硫SO21小时平均0.50年平均0.20总悬浮颗粒物TSP日平均0.30年平均0.10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0.15年平均0.08日平均0.12二氧化氮NO21小时平均0.24日平均4.00一氧化碳CO1小时平均10.00臭氧O31小时平均0.20mg/m3(标准状态)季平均1.50铅Pb年平均1.00ug/m3(标准状态)DB36/T866—20155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指标浓度单位苯并[a]芘B[a]P日平均0.01月平均3.0氟化物F植物生长季平均2.0ug/(10cm2·d)6茶园基地建设6.1建园规划6.1.1规划原则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好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排灌、机械作业和田间日常作业,促进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禁止毁林种茶。6.1.2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的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cm;坡度15°~25°的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2m以上。不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应保留自然植被。山顶和山底应保留一定的绿化带种植林木和隔离林。对于面积较大(7hm2以上)且集中连片的基地,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置一些林地,原有较高大的树木尽量保留。6.1.3道路设置茶园道路由主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道路设置应根据茶园大小规模确定。面积60hm2以下茶园不设主干道。60hm2以上茶园主干道设置路宽8m~9m,支道要求宽4m~6m,视山形及茶园面积而开筑;步道与茶行垂直或成一定角度衔接,路宽1.5m,以10~15行茶树设一条为宜;环园道设在茶园四周边缘,为茶园与农地分界。6.1.4排灌系统茶园排灌系统设置时应统筹安排,合理设计,平地茶园以排水沟为主,坡地及梯地茶园以蓄水沟为主,做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路路相连,沟渠相通。每2hm2左右茶园附近应修建一个积肥坑;生产者平时可不断将各种有机物料(如杂草、秸杆、畜粪、绿肥等)堆积于坑内,经堆制腐熟后、供茶园施用。6.1.5绿化、防护林建设在人行道、主渠道、陡坡和沟谷边水土易冲涮的地方种植绿化树。树种要选用常绿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型或观赏型树种为主。为了适应茶园机械化操作,种植绿化和防护林将茶园分隔成以3hm2亩左右为单元相对独立的区块。6.2茶树种植6.2.1转换期有机茶生产的转换期至少为收获前的36个月,转换期内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茶园管理。处于转换期的有机茶园如果使用了有机茶生产中禁止使用的物质,应重新开始转换。6.2.2缓冲带和栖息地DB36/T866—20156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应对有机茶生产区域受到邻近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风险进行分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