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05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529—2014有机蓝莓生产技术规程Technologicalregulationsfororganicblueberriyproduction2014-08-08发布2014-09-08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2529—2014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日照市东港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日照市标准化协会、东港区农业局、日照市天汇农业有限公司、日照泰隆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丰雪、尹德松、张澜、林世东、吴洋。DB37/T2529—20141有机蓝莓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蓝莓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其它管理、果实采收、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有机蓝莓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9630.1有机产品生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有机蓝莓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并经权威部门认证的蓝莓。4总则4.1蓝莓园范围蓝莓园应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规模或连片经营,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4.2产地环境要求应符合GB/T19630.1的规定。4.3缓冲带和栖息地4.3.1应对有机生产区域受到邻近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风险进行分析。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应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以防止有机生产的地块受到污染。4.3.2应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4.4转换期DB37/T2529—201424.4.1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提交认证申请之日算起。蓝莓转换期一般不少于36个月。4.4.2新开荒的、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4.5平行生产应符合GB/T19630.1的规定。4.6转基因禁止有机生产体系或有机产品中引入或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衍生物,包括种苗、肥料、土壤、改良物质、植物保护产品等农业投入物质。存在平行生产的区域,常规生产部分也不得引入或使用转基因生物。5建园5.1园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通气良好的微酸棕壤建园为宜。5.2土壤改良5.2.1定植前宜采用草炭及硫磺粉调节土壤的pH值,间隔3~4个月,使土壤pH值达到4.5~5.5的适宜范围。5.2.2定植时按原土与草炭为1:0.3~1(体积比)进行穴内调土、垄内调土或全面调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穴内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5.3品种选择以果个大、风味佳的高丛和半高丛品种为主,适宜的高丛品种有:蓝丰(Bluecrop)、都克(公爵Duke)、达柔(Darrow)、蓝线(Blueray)、奥尼尔(O′Neal)、夏普兰(Sharpblue)和埃里奥特(Elliott)等,半高丛品种有:北陆(Northland)、北村(Northcountry)和北蓝(Northblue)等。5.4灌溉水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5.5定植5.5.1定植前准备采用有机条件下培育的2年生苗木,株高为30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无伤的壮苗定植,定植穴长、宽、深各50cm。平洼地以起垄为主,丘陵地以平地栽植为宜。5.5.2定植时间落叶以后秋栽或翌年萌芽前春栽。5.5.3定植密度DB37/T2529—20143根据灌丛大小确定株行距。高丛蓝莓品种为0.8m~1.2m×2.0m~3.0m,半高丛蓝莓品种为0.5m~1.0m×1.5m~3.0m。5.5.4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立即浇透水,覆盖锯末、秸秆等,定植当年抹去花芽,疏除细弱枝,冬前灌足越冬水,采用防寒措施越冬。6土肥水管理6.1土壤管理6.1.1除草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在整个生长季节中耕3次~5次。中耕深度以5cm左右为宜,行间不超过15cm。6.1.2生草行间种植三叶草、非转基因大豆等豆科作物。6.1.3覆盖土壤覆盖宜行内覆盖,覆盖物以松针、锯末或间作的作物秸秆为主。覆盖物厚度在10cm以上。6.2施肥6.2.1原则所用肥料应符合GB/T19630.1附录A的规定。6.2.2方法6.2.2.1基肥基肥以腐熟堆肥或经认证的有机肥料为主,在秋季使用。可在树冠正投影边缘外围开挖不连续的环状沟或环形分布的穴,幼树沟穴离树干基部距离不少于30cm,沟穴深度25cm~30cm;有机肥宜与回填的土壤混合均匀后施用。6.2.2.2追肥追肥以饼粕和矿物磷及矿物钾为主。每年施肥三次,分别在萌芽前、开花后和果实采收后进行。可在树冠正投影边缘处分数处点施或在畦面上撒施结合浅耕除草混入土层,也可以结合滴灌施肥。6.2.3施肥数量采用土壤和植株营养分析方法,根据蓝莓生长或收获产量目标,依据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来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保证养分均衡供应及地力不衰退。7水分管理DB37/T2529—20144土壤含水量以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在萌芽期、枝条快速生长前期、果实膨大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果实成熟期与采收前应适当控制水分供应,提高果实品质。晚秋季节减少水分供应,促进枝条成熟。入冬前灌一次封冻水。宜采用滴灌。8整形修剪8.1树形与修剪时间树形采用多主枝丛状形,以休眠期修剪为主,在早春花芽膨大之前进行。8.2幼龄期修剪修剪以去花芽为主,定植后第二年、第三年春,疏除弱小枝条,第三年可适量留果,株产量应控制在1kg以下,以大枝结果为主。8.3成龄树修剪以疏枝为主,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粗老枝、病虫枝以及部分根蘖。树势较开张品种疏枝时去弱留强,直立品种去除直立旺枝,留中庸枝。结果5年~6年的老龄枝应及时回缩更新。弱小枝抹除花芽,使其转壮。盛果期树花量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个壮枝留2个~3个花芽。9病虫害防治9.1防治原则按照GB/T19630.1的要求执行。9.2主要病虫害蓝莓主要生理性病害为缺素症;主要虫害有金龟子、蚜虫等。9.3防治方法9.3.1农业防治9.3.1.1发展新蓝莓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9.3.1.2控制植株适当密度和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发生。9.3.1.3加强田间管理,控制结果量,增强树体抗病能力。9.3.1.4结合修剪、深翻等农事操作,去除病虫枝梢、叶、果及杂草,以减少菌源,降低虫口基数。9.3.2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糖醋液、粘虫板等诱杀害虫。9.3.3生物防治9.3.3.1保护和利用当地蓝莓园中的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9.3.3.2合理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及微生物等对症防治病虫害。10其它管理DB37/T2529—2014510.1疏花疏果以疏花芽为主,疏幼果为辅。休眠期修剪时根据树势确定结果量,疏除多余花芽。根据坐果情况疏除幼果。授粉树宜保留较多的花芽和花量,以利于主栽品种的受粉,疏果宜在幼果膨大之前进行。10.2辅助授粉花期释放壁蜂或利用蜜蜂进行授粉。10.3鸟类驱避蓝莓果实成熟期,可用防鸟网、稻草人、电驱鸟器等方式驱赶鸟类。10.4防寒措施可采用架设防风障、套袋、土埋、盖草、建大棚等方法防寒。11果实采收11.1采收时间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期,适时分批采收。11.2采收方法戴指套人工采摘,采摘时轻摘、轻拿、轻放。12包装、运输和贮存12.1包装12.1.1鲜食销售的果实宜采用塑料盒小包装或做成一定规格的纸箱,包装容器应牢固、干燥、整洁、无不良气味,便于装卸、贮运。12.1.2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及相关规定。12.1.3产品应按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次进行包装。12.1.4包装内日照蓝莓的可视部分应具有整个包装产品的代表性。12.2运输12.2.1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12.2.2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12.2.3日照蓝莓应采用冷链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10℃以下温度。12.3贮存12.3.1果实采收后10℃~12℃预冷10h~12h,鲜果冷藏适宜温度0℃~3℃。12.3.2产品应贮于清洁、无异味、无污染的专用仓库中。12.3.3产品出入库和库存量应有完整的档案记录,不同批号、日期的产品应分别存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