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地方标准DB3703DB3703/T017—2005无公害花菇生产技术规程2005-11-16发布2005-11-16实施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03/T017—20051无公害花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花菇的菌种选用、原料准备、接种、生长管理、采收、杂菌防治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淄博市棚内、室内、洞内立体栽培或覆土栽培的无公害花菇标准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DB3703/003-2005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花菇花菇是香菇的一种特殊变态。在香菇生长阶段,当遇到气温昼高夜低,空气湿度昼干夜湿的特定气候条件下,香菇菌盖表皮细胞分裂变慢,而菌肉细胞分裂加快,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皮包不住肉”,菌盖表皮细胞不得不开裂而裸露出肉质部分,菌盖表面出现龟裂,形成菊花状或鱼鳞状或伞骨状等多种形状的裂纹,这种特殊形态的香菇叫做花菇。3.2杂菌在培养某一食用菌时,污染的其它微生物。3.3消毒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除培养基物中培养物以外的其它微生物的方法。3.4播种将菌种种植在培养基物上的过程。3.5转色DB3703/T017—20052菌丝在培养基物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代谢产生色素而变色。4产地环境无公害花菇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5生产管理措施本标准未规定的管理措施按常规措施进行。5.1菌种5.1.1品种选择秋栽品种,应选择早熟中温型的。用于保鲜出口的花菇,应选择朵型圆整,菇柄正中,菇肉肥厚,卷边整齐,迟开伞,色泽深褐色,菇盖直径在4.5cm以上,菇体含水量低,花姿优美的。用于脱水加工的花菇品种,要求朵型圆好、柄短,菇褶细,菇盖龟裂纹深,皱纹明显,色泽浅淡,菇体干后菇盖直径2.5-5cm,烘干后香味浓郁。当地栽培最好选择两个以上的品种搭配。5.1.2菌种质量选用的菌种要符合《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5.1.3拒绝使用转基因菌种。5.2原料的准备5.2.1木屑无霉变杂菌,较粗(单独加工),其水分含量不高于0.5%,以硬质阔叶树木为佳。腐朽树木不能使用,含芳香物质的松柏杉不能使用。5.2.2麸皮新鲜、干燥、无霉变杂菌、无虫蛀、不结块,注意防潮,防发热,防变酸。5.2.3棉籽壳新鲜,无霉变杂菌,无结块,未被雨水淋湿,当年加工的最佳。5.2.4玉米芯晒干,粉碎成绿豆大小的颗粒,不要粉碎成末,无霉变杂菌。5.2.5蔗糖白糖、红砂糖均可。5.2.6石膏粉选择农用石膏粉,生熟均可。DB3703/T017—200535.2.7其他原料要求新鲜,当年生产,无霉变杂菌,不腐烂,尽量减少对甲醛、消毒粉、多菌灵等有害药物的使用。5.3接种5.3.1拌料严防杂菌污染,拌料要做到“三均匀”,即原辅料均匀,干湿均匀,酸碱度均匀。操作速度要快,水分适中,料水比为1:1,酸碱度准确。5.3.2装袋动作要快,松紧适中,以成年人手抓料袋,五指用中等力捏,袋面呈微凹指印,有顶手感觉,用手托料袋两头略垂为宜,料袋内如有断裂痕迹,表明太松。5.3.3灭菌及时进灶,合理叠袋,温度保持在99-101℃约20个小时左右(视袋量),搬运时轻拿轻放,搬运工具应平滑,以免刺破料袋。5.3.4消毒接种分两次消毒。第一次在打扫干净室内后用石灰、药液喷洒四周墙壁及地面,再用硫磺熏蒸杀菌,用量一般为1.5kg/40m2。第二次是料袋进入接种室后,用甲醛或甲醛与高锰酸钾熏蒸。接种前要通风,室内无味时开始接种。接种前用75%酒精对工具、手、袋面进行消毒,接种时动作要快,孔的大小以适合菌种轻轻塞入为宜。5.4培育条件5.4.1空气湿度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保持在50-67%之间。5.4.2温度保持在8-18℃之间。5.4.3光照12-3月份,全光照。5.4.4微风只要有风,掀棚催花。5.4.5适时催花当菇盖直径2cm时,催花为宜。5.5发菌期管理5.5.1上架DB3703/T017—20054接种后,将菌袋搬至棚架上,菌袋单排或按“井”字型排放,以利通风发菌。使用前棚内需用药水或熏蒸消毒,地面和架上撒石灰粉。5.5.2温湿度室内温度控制在14-20℃,湿度65%左右。气温高时早、晚通风,低时中午通风。5.5.3光照脱袋前暗光培养,脱袋时适当增加散射光照,以利于转色。5.5.4定时翻堆、检查接种后,每10天倒换一次,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同时上、中、下均匀调换,尽量使其发菌整齐,并做到轻拿轻放。翻堆过程中要逐个认真检查有无杂菌,如发现杂菌,50cm以内可用95%酒精或20%甲醛液注射,以手按摩使药渗入,用胶布封口;污染严重的菌袋用湿纸包好,带出棚外埋掉。随着菌丝的生长,需要人为地在菌丝生长部位扎眼增氧,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5.6蕾期管理5.6.1催蕾加大温差、湿度,保持散射光照,及时割袋,保水遮光。5.6.2疏蕾挑蕾选优,每袋留6-8个为宜。5.7间歇养菌第一茬花菇采完后要进行补水养菌。5.7.1浸入水池补水:冬季一般浸36小时,秋末冬初可浸24小时。5.7.2用注水器补水:注意补水均匀。5.7.3负压补水器补水:注意补水均匀。5.7.4分流式滴注。5.8花菇采收5.8.1采收时间在幼蕾表皮开始出现微小裂纹、形成纹理时,继续维持3-5天,菌盖裂纹增多加深,纹理变白,花菇即可形成,此时应根据商品标准进行分批采收。5.8.2采收技术采收时一手按住菌袋,一手捏住菇柄基部左右摇动,向上轻拔,注意不要把菇根留在菌袋内。如花菇丛生时可用刀切。5.9杂菌防治使用的农药要符合DB3703/003-2005《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使用准则》。DB3703/T017—200555.9.1绿色木霉(绿霉)5.9.1.1感染途径5.9.1.1.1菌种感染:应注意选择无菌纯种。5.9.1.1.2用具感染:用具应消毒彻底。5.9.1.1.3空气传播感染:防止微孔感染。5.9.1.1.4接种时没有严格操作造成的感染:应严格无菌操作。5.9.1.2防治方法5.9.1.2.1料袋必须蒸熟、蒸透,杜绝夹生料。5.9.1.2.2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5.9.1.2.3双袋接种法接种。5.9.1.2.4用20%甲醛注射感染部位。5.9.1.2.5用温差控制感染。5.9.1.2.6用“厌氧发菌”防治,一般采用土埋方法。5.9.2链孢霉5.9.2.1感染途径原料带入菌料感染,微孔感染,高温高湿感染。接种操作感染,鼠虫感染。5.9.2.2防治方法原料严格按本标准5.2项采集。一旦发现链孢菌应进行火烧、土埋。防止鼠患,防微孔,严格控温控湿。接种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5.9.3毛霉俗称长毛菌,应把菌袋放在低温处发菌,可用75%酒精注射患处。5.9.4曲霉初为白色,以后逐渐出现黑、黄、棕、红褐色,多侵染料袋表面,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用75%酒精注射患处。5.9.5可变粉孢霉初期呈白色,成熟后散发粉末,传播极快,影响花菇子实体的形成,并造成畸形菇,局部可用5%石碳酸溶液涂擦,也可用消毒后的刀剔除,并用甲醛溶液涂擦。5.9.6青霉初为白色,后期转为绿色,呈菌斑,生长慢,一般在料袋表面。可用75%酒精或甲醛注射患处。可放在低温处发菌,利用花菇菌丝生长速度控制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