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风险和发展趋势姓名:钟济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冯用富2005110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风险和发展趋势作者:钟济逊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胡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管理2007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是一项风险小、附加值高、领域广、批量多的优质业务,被各大金融集团视为重中之重。对我国来说,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不管是我国的本土商业银行还是在华的外资银行纷纷看好中国的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因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将有可能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同时却不能忽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等,这些风险给商业银行的安全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银行产品的创新,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特别是利率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产品的重要部分。从银行角度来讨论该类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管理问题,有利于深化对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研究。因此,如何有效的评估和防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利率风险防范措施,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的类型,主要探讨了其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并通过对传统的和现代的利率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分析,来找寻最适合商业银行衡量个人理财产品利率风险的方法;最后根据利率风险管理常用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来选择衍生金融工具对理财产品利率风险进行管理,以满足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本文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分类分析法和理论分析与案例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描述本文分析框架,回顾国内外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和产品的各种研究成果,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识别、度量和管理的方法,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努力方向,并给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首先说明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特别是这些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等鲜有研究。然后概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从21世纪初到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理财环境、理财观念和意识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中国理财市场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从2006年开始,伴随着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变化,个人理财业务进入了大幅扩展时期,客户对理财的需求日益增长。接着阐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含义,即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并对现阶段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分类,主要有准货币市场基金类型的产品、结构性存款、固定收益组合理财产品和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四种类型。最后,结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特点,‘分析了其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发行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第三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识别的研究文献。国内学术界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研究近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我国利率风险的存在形式和表现、研究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管理、对西方先进利率风险度量技术和管理模型的引进。然后结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具体实例,分析了理财产品面临的四类利率风险: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及期权性风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中受利率影响的产品主要有:准货币市场基金类型的产品、结构性存款中与利率区间挂钩的产品和固定收益组合理财产品。由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类型不同,产品所挂钩或投资的对象不同,其引起的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同。第四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的研究文献,指出利率风险度量方法的演变:由低级到高级,走过了从静态敏感性缺口分析到动态模拟分析的过程。然后详细分析了三种常用的度量利率风险的方法。一是缺口分析,尽管缺口分析是评估利率风险时常用的方法,但它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同一时段内不同头寸的到期时间或利率重新定价期限的差异,未考虑当利率水平变化时所引起的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而且缺口分析是将表外头寸纳入到资产负债头寸中一起分析,对于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即只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这种表外业务的利率风险,其并不是非常适用。二是持续期分析,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作为其表外业务的一种,可以运用持续期分析法来衡量表外头寸的利率风险。但是,持续期分析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标准持续期分析法只能反映个人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重新定价风险,不能反映其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对于利率的大幅变动,由于个人理财产品的头寸价格的变化与利率的变动无法近似为线性关系,因此,持续期分析的结果就不再准确。三是模拟法,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VAR模型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度量和管理中,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这种表外业务,要衡量其头寸的利率风险,就可以采甩VAR模型。最后对基于模拟技术的VAR模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VAR的含义,指出了商业银行在运用VAR模型衡量个人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时,要注意两个因素的选取:一是时间间隔,二是置信水平。最后分析了三种常用的方法来计算VAR,即方差一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和MonteCarlo模拟法。第五部分,首先对比分析了利率风险管理的两类方法,一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内项目来进行风险的规避,二是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缺口管理都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来控制和管理缺口,这种管理方法并不十分适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利率风险的管理。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方法既可以使用在管理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和负债的利率风险,同时也适用于表外项目利率风险的管理。所以,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利率风险的管理中,建议采用衍生工具,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然后分别论述了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四种衍生工具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指出这四种衍生工具在规避风险方面各有侧重,各有优劣。商业银行在选择用何种方式时应多加考虑理财产品本身的结构特征,主要考虑因素有:投资对象的期限、类型,何种利率表现形式,理财产品的期限,收益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同时还应考虑这些工具的适应环境和具体的市场状况。本文努力达到以下目的:1、将着眼点放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这个表外业务上,结合理财产品的实际案例分析该类业务的利率风险。2、通过比较分析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利率风险衡量方法来寻找最适合度量理财产品利率风险的方法。3、运用现代先进的风险度量方法,即VAR法来衡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4、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方法来管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面临的利率风险。2.期刊论文郭继辉.黄自竹小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中国集体经济2009,(13)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概括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简单阐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因素,归纳出我国商业银行改善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的建议.3.学位论文王利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研究2007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和家庭金融资产总量不断上升,截止2007年3月中国内地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已经达到32万个,人们对理财的需求日益旺盛,不少家庭逐渐将单一的存款形式转换为存款、证券、基金、理财产品等多元化的金融资产形式,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获取更多的收益。其中,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以其风险较低、种类丰富、渠道便捷的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自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了实质突破。2005年我国银行个入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则达到4000亿元,而2007年上半年,24家主要中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更达到3886亿元,预计全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将接近1万亿。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推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基于银行的原因(1)扩大市场和争夺客户资源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可以说存款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银行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存效果非常显著,商业银行渠道最广、客户资源最丰富,但因为银行存款的收益较低,银行的高端客户不断被保险、基金、证券、信托所蚕食,对银行的冲击非常大。以银行理财产品为开端,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为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通过设计合理的理财产品,不但可以留住原有客户,还可以挖掘新客户,不断培养潜在客户。(2)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及有效化解系统风险我国银行业赢利主要来源是存、贷款之间的利率差,其他业务活动带来利润所占比例很低。而信贷业务存在一个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一般和宏观政策、经济周期等因素紧密联系。政府如果想控制经济过热的局面,一般会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来实现,这个时候央行回笼大量资金,提高准备率,控制放款,抑制市场投资,这时所有的银行都面临银根紧缩、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系统风险问题开始凸现。商业银行推出银行理财产品,能不断降低信贷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资产运用中贷款比重过大的盈利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信贷系统风险。2.基于监管机构的背景(1)鼓励金融创新和化解信贷系统风险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强化,商业银行的各种违规空间越来越小,违规成本越来越高。管理层不愿意看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监管层的职责之一就是在市场有序发展的前提下鼓励金融市场主体的不断创新,不断增强整体赢利能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反过来,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又能有力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中国金融机制的深化。从国外经验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银行理财产品最多只能属于金融创新初期的金融产品,离高级的理财产品还有很大差距。与信贷等高风险业务相比,风险权重较低人民币理财产品所带来的风险成本较低,可以更有利于监管层在鼓励创新和控制风险两个目标之间统筹兼顾、进行平衡。此外,随着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约束与风险控制的“紧箍咒”,越上越紧,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除了想方设法补充资本金,同时限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以外,还可以尽量选择那些不形成银行风险资产或者风险加权系数低的业务,以释放资本金。而银行理财产品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监管层通过在不同的场合公开支持银行理财产品面世,直到最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监管层想努力改变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落后的决心。银行理财产品的适时推出迎合了监管的需要。(2)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当前,由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长期低于CPI,形成负利率,造成金融体系出现“脱媒”现象,大量资金流出银行体系,流向地下钱庄、非法集资等高风险领域,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金融脱媒”也破坏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降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银行推出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业务,一方面可以分流储蓄存款,另一方面可以继续使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缓解“金融脱媒”,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货币政策有效传导。3.基于投资者的背景从投资者角度出发,是为了拓展投资渠道,提高投资回报。由于我国的金融管制,资本市场机制不完善、效率低下,中国的很多投资者尤其是老百姓投资渠道很少,最后不得已选择存款这种方式。在考虑通货膨胀、税收等因素后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率为负数,因此,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