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 优秀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茶馆》(节选)【教学目标】1.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2.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3.注意台词的动作性。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4.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课文中许多语言都不限于它们字面上的意思,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教学重难点】1.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重点)2.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对话的潜台词的含义。(难点)【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茶馆文化是茶文化的一个分支。茶馆文化是商业经济、市民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经济和社会交往加强的结果。唐宋以来坐店式茶饮业即茶馆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商业交往、市民社会的发展相联系的。茶馆在唐宋形成后一直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宋元明清茶馆文化的多姿多彩,建立在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就没有中国的茶文化。中国在近代社会走向东西方文明撞击的过程中,自成丰、同治年间南京路最早的一洞天茶楼建立以来,茶馆业的发展明显是同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是同步的。在茶馆内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人际交往、信息往来、百业杂处,成为茶馆的主要内容……1/7二、简介作家作品1.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艺的节日。中国民族话剧的彪炳之作《茶馆》,迎来了它第500场演出的辉煌之日。曾经在上一版《茶馆》中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温、朱旭、吕中等二十余人,和观众一同在裕泰大茶馆的茶香中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茶馆》是中国话剧的丰碑。它1958年3月首演于首都剧场,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三、整体感知《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2/7将到来。【第二课时】四、快读,概括情节1.马五爷施威2.康六卖女3.常四爷骂洋货4.鸽子之争5.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6.秦庞交锋7.茶客对话8.常四爷被抓9.庞太监买妻五、特殊的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剧中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民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冠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王利发的求情,二德子的蛮横刘麻子的挣昧心钱,宁恩子、吴子祥的滥捕无辜等,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六、人物塑造上的特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三十多个,人物之间没有特别的主次这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中只是匆匆过客但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社会造成的黑暗,而刘麻子,唐铁嘴等人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用一个个“过客”般的形象以及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大创新。七、人物形象: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唐铁嘴:抽大烟,油腔滑调的流氓。松二爷: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族人。3/7常四爷:正直,倔强,敢做敢为,乐于助人的族人。二德子:打手,凶悍,野蛮。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是个荒淫无耻之徒。宁恩子,吴祥子: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爪牙。……【第三课时】八、赏析补救拓展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是自己的,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显示着自己的性格。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的生涯非常吻合。常四爷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狡诈奸滑,傲慢无礼,一看就是老牌特务。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是典型的地痞无赖。出场的人物很多,台词有多有少,但都活灵活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如课文开头李三的抱怨,抱怨“越改越凉,冰凉”,抱怨“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这些抱怨的话非常符合在茶馆已干了二十多年的老伙计的身份。学生社会阅历尚浅,遇事简单,阅读粗心,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会作者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反映社会现实的可以安排。附:当代话剧的丰碑——老舍《茶馆》赏析《茶馆》(三幕话剧),发表于《收获》1957年创刊号上。是老舍在“双百”方针鼓舞下,创作的一部杰作。收入《老舍剧作选》。也是我国当代具有世界性深远影响的优秀剧作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老舍怀着满腔热情投身于新的文化建设事业,表达着自己所能体会到的解放感与新生感。老舍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了戏剧创作方面,从1950年到1966年,他先后创作了20多部剧作。《茶馆》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作品分析:三幕戏的历史背景与主题。《茶馆》全剧共三幕,描写了三个被埋葬的旧时代,反映了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近五十年的变迁史。第一幕:“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是清末统治最黑暗的历史时期。当时,政治极端腐败,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弄得国家岌岌可危,民不聊生,而洋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明显沦为半殖民地社4/7会了。第二幕:民国初年,袁世凯斯后军阀混战的历史时期。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略,挑动军阀互相厮杀,广大人民进一步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倒台前的历史时期。抗战的胜利给人民带来了希望,而政府却没有为人民着想。国民党接收大员在北平横行无忌,物价飞涨,特务横行,广大人民更难生活下去,就连最善于应付的王掌柜,也被鼻自缢。但曙光已经出现,康顺子等人相继投奔“西山”,预示着生活及将要发生的巨变。剧中的“裕泰茶馆”,实际是旧北平、旧中国的一个缩影。在混乱动荡的半个世纪中,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到:旧中国的政权虽然几经更迭,可无论是哪一种,其卖身投靠帝国主义、榨取人民血汗的罪恶本质,都丝毫不会改变。作品正是通过解剖“茶馆”的变化,解剖进出“茶馆”的各色人物命运的变化,无情地揭露了旧中国的腐朽与黑暗,猛烈地抨击了清王朝以及新、旧军阀的反动统治,有力地鞭挞了帝国主义强盗对我国的残酷掠夺。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并且透露了黑暗已经到了尽头,光明就要来临的征兆。人物形象。《茶馆》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剧出场的人物有七十多人,有名有姓的就有五十多人,而且这些人物大多个性鲜明。其中,以王利发、秦二爷(仲义)、常四爷等三人的形象最有影响。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小业主形象。首先,为了生存与温饱,他一直信守顺民哲学,从不招惹是非,对太监、资本家、新旧军阀的狗腿子、特务、大兵……一概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陪笑脸、说好话。但一切恶势力的人物,也都无休止地上向他敲诈、勒索,使他穷于应酬,疲于奔命。其次,在茶馆的经营上,他能够吃苦耐劳,勤于操持,每天早起晚睡,亲自送往迎来,而且还是一位善于追赶时代潮流的“圣之时者”,能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茶馆的经营方向,使“裕泰”茶馆在北京的茶馆业已十分萧条的情况下,得以勉强维持。第三,就个人品质而言,他还是善良而有正义感的人。在自身还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收留了康顺子母子;为掩护青年学生免遭逮捕,他不得不咬紧牙关解囊相助。这些都说明了他具有中国人的良知,然而他的下场是走投无路,被逼自尽。王利发的悲剧启示人们,在吃人的旧社会,靠本分、善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是不会得到安宁与温饱的。他的遭遇不仅唤起人们对吃人的旧社会的憎恶,而且使人清醒地认识到它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取向。为了迅速结束这样的年代,人们就必须起来与它进行斗争。王利发最后能够嘲笑国民党党辊,依然命令儿媳、孙女去“西山”,追寻参加了游击队抗大里,说明了他的觉醒,同时也预示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群众都必然要走的一条生存之路——革命斗争的道路。5/7常四爷,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之一。是一位富有爱国反洋意识的“旗人”。他属于统治阶级营垒中的一员,有铁杆庄稼(吃皇粮)的保障,可以衣食无忧,但他并未因此就昧着良心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当看到洋人的势力横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等现实时,他十分感慨地说:“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其实他并非希望大清真的灭亡,而是忧国忧民的慨叹。就其性格而言,他倔强、正直、富于同情心。对于那些横行乡里、飞扬跋扈的人,他敢于顶撞、讥讽;对于弱者、贫者,又能慷慨解囊、扶困救危。就是到了民国,随着满清得倒台,他再也没有铁杆庄稼(吃皇粮)的保障了,他没有像其他那些“旗人”那样,靠变卖家产为生,而是自己在城外买了一块地种菜,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他的性格,饱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好品德。秦二爷(秦仲义)是一位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秦家本是北京城数一数二的大财主,家里有很多金钱和房产。他完全可以靠着祖上的财产,吃喝玩乐一辈子,但是面对国弱民穷,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他决心搞实业救国,变卖了家里所有的房产、地产,办了个“顶大顶大”的工厂,但是,在那黑暗的、腐朽的时代,他的努力最终只智能化成泡影。当他从自己亲手办的工厂被赶出来时,只带了签支票用的金笔和在工厂门口捡到的两个螺丝帽。他对王利发说:“人哪,有钱就该吃喝嫖赌,决不能做好事,做好事绝没有好下场!”他的失败有力地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靠实业救国是行不通的。其他人物,如刘麻子、宋恩子、吴祥子、唐铁嘴等人物及其后代的出场,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政权的更迭,其本质不变的事实。因为不管哪个朝代,他们都照样欺凌良善,照样干着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