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1)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政治理论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片面的解释哲学是世界观或方法论都是不正确的。二、哲学的基本问题: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精神、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把理论和实践、或一般和具体等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都是错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对此作出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世界能否被认识,对此作出不同回答,则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答: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两者研究对象不同,但有紧密联系。哲学从各门科学概括总结而来,对各门科学起指导作用。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起来,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同时它又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是科学的哲学,同时它又是革命的理论。五、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答: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物质范畴,都没有说明物质的本质,列宁把物质定义为:标致客观实在并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范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意义。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答:1、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③只有承认静止的相对性,才能承认事物的多样性。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意义:坚持了可知论、唯物论、辩证法。七、意识的本质?答: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合乎规律发展的结果。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辨析: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无论正确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八、意识的能动作用?答:1、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认识本质;2、改变世界、创造世界。九、试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答:具有共同的根本的属性和客观物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无限的时间、空间,按照固有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不同表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千差万别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又有其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类全部认识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要由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党实事求是、一切从世界出发的理论基础。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都应该毫无例外地从客观物质的存在及其运动规律出发。十、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答:联系的基本含义: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1、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2、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就必然是复杂多样的。十一、量变和质变?答: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2、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质变也有两种形式,即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和巩固着原来量变的成果,又必然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和质变又是相互渗透的,事物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量变,如此相互交替,不断推动事物变化和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十二、事物发展经过的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答: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自我发展,经过两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和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完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十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答:1、矛盾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既矛盾双方包含着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具体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矛盾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2、事物发展的内部根据和外部条件。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辩证的。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二者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内因和外因可以互相转化。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是“自己的运动”。形而上学的外因论,不仅是形而上学,而且最终必将导致唯心主义。辩证法本质上是“内因论”。十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密切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把握辩证法的关键;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因此它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仅仅把矛盾的分析方法看作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不正确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我们党一贯遵循的把马克思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的重要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也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的搞好工作的根本方法。十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它们的关键;对立统一的方法既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仅仅认为矛盾两个方面相互对立推动事物发展是不正确的)。十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答:1、实践及其特点、基本形式: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事件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事件和科学实验。2、实践对认识的绝对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十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其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其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4、两次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正确地实现这次飞跃,要获得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这一飞跃实现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十八、真理的客观属性和价值属性?答: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都是客观真理。2、真理是客观的,也是有价值的。真理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属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是与历史规律相一致的。对无产阶级来说,真理的客观属性和价值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在实践中,必须而且能够把坚持真理和为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十九、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答: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任何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因而都具有绝对性;②按人类的认识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一点也是绝对的。2、真理的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的有限性。也有两层含义: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②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人们认识真理也都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应。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区别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虽然是同一真理的两属性,但是从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来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人们获得真理认识的两个不同方面。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相对之中有绝对,任和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和构成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可以向绝对真理转化,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大意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因而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辨析:片面的认为真理是绝对的,是不正确的。二十、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答:1、实践标准的决定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同时具体的实践又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局限性。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答: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因为:1、一定历史时代的生产力总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是一种已经形成的物质力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它;2、生产力是人们生产实践及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继续前进的出发点。人们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力出发;3、生产力是有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总之,生产力的状况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而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二十二、生产关系?答: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表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3、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决定其他两方面关系,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二十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巨大作用也表现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表现得十分突出。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主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