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5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卷代号:2505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2015年7月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见。A.助人行为B.分享行为C.合作行为D.安慰与保护2.教育者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及时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过程中(则的要求。A.情感支持B.生活教育C.正面教育D.实践性3.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这种方法是()。A.陶冶法B.角色扮演法C.共情训练法D.行为训练法4.与教学插动相比,游戏和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A.自主性B.计划性C.娱乐性D.目的性5.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最常用的定量化方法是()。A.问卷法B.指标体系法C.观察法D.社会测量法6.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内容的阐述,错误的是()。A.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B.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法的评价重点在于它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的评价C.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将其作为评判教育者工作绩效的一种依据D.从“学”的方面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A.正强化法B.自然后果法C.负强亿法D.代币疗法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8.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这是替代性强化。()9.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10.在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是第2阶段的特征。()11.导向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12.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的言语说教。这是共情训练法的要求。()13.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分享行为最为常见。()14.观察法是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15.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外部要求。())原16.一般幼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17.幼儿的不良品德行为属于行为问题,但行为问题不一定是不良品德行为。()18。由于认知发展方面的不成熟,年幼的幼儿基本上无法严格遵守规则。()19.对于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教师必须进行惩罚。()20.对父母的交往方式进行训练是指导攻击性行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l_使用自然后果法时,幼儿必然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22.使用代币疗法时,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3.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题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24.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25.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有什么积极影响?)四、案例分析题(15分)26.丁丁的爸爸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他为儿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专管儿子的生活,另一个专管儿子上幼儿园的接送。丁丁爸爸认为保姆就是应当服务与服从于主人的需要与要求,所以对她们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保姆到幼儿园接丁丁离园,本来在班里能干的丁丁只要一见到保姆来了,就会支使她做这做那,并且也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和她说话。(1)请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丁丁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问题;(2)如果你是老师,如何对丁丁进行教育引导?五、应用题(26分)27.请为中班上学期幼儿设计一个与“中秋节”主题相关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自选,活动名称自拟。要求:活动内容与主题密切相关;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可操作性;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建议与延伸适当。试卷代号:2505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C2.B3.C4.A5.D6.C7.B二、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3.答:(1)从传递社会知识经验的角度设计主题;(2)从规范儿童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主题;(3)从儿童的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4)从儿童问题行为中生发主题。24.答:(1)助人与分享。有关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不同程度存在分享行为,分享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儿童助人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而且有其他儿童在场时,会由于恐惧减少而增加助人行为。(2)合作。研究表明儿童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同伴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多作出积极反应。(3)安慰与保护。年幼儿童可以对周围其他人的情感悲伤作出亲社会的反应。尽管并不总是很恰当,但儿童的这类行为却明显地包含有真正关心他人的成分。25.答:(1)同伴关系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2015年7月和安全感的重要源;(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四、案例分析题(15分)26.评分标准:基本观点正确,表述基本完整,言之成理。答题基本思路:(1)亲子关系是儿童自出生后最先接触的人际关系,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式,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的概念解释了儿童模仿的过程,认为在社会情境中,儿童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获得并仿造出一连串新的行为,并且观察到他人行为产生的后果,也就受到了一种“替代强化”。(5分)儿童模仿父母的行为、态度的机制是复杂的。有的学者认为儿童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父母的情感接纳或者避免惩罚,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儿童的这种行为是受动物性本能的驱动,试图通过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来获得对周围环境的控制。由此,家庭中的父母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儿童的模仿提供良好的榜样。(5分)(2)教育者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自身行为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也要在幼儿园中通过一定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讲故事等方式)让丁丁学会尊重、帮助、关心与照顾他人。(5分)五、应用题(26分)27.评分要求:活动内容应与主题密切相关,脱离主题者不给分。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6分);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可操作性(5分);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12分)}建议与延伸适当(3分)。试卷代号:2505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2015年1月题号分数一二三四五总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A.儿童情绪的社会化B.儿童依恋的发展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D.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以下有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观点中,错误的是()。A.共情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的理想要求,而羞愧感更多是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C.儿童的共情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D.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相互影响、协同发展3.在多方合作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A.幼儿园B.家庭C.社区D.社会4.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是()。A.行为训练法B.讨论法C.行为评价法D.谈话法5.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思路是()。A.体验一实践一认知一积累一迁移B.认知一体验一实践一积累一迁移C.认知一体验一迁移一积累一实践D.认知一积累一迁移一体验一实践6.()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A.认知B.探索C.游戏D.交往7.“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这阐述的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A.实践性B.整合性C.发展性D.活动性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8.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9.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10.教师直接告诉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去做什么。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11.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学前儿童自愿自主参加的活动。()12.幼儿园应当把对本班学前儿童的评价结果与年终或学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挂钩。()13.观察法适用于活动对象较多、活动相对分散、需要收集的材料比较宽泛的活动。()14.幼儿容易发脾气,老是去抢别人的玩具,这是行为过度的表现。()15.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儿童提供的材料越丰富越好。()16.在学前儿童中,品德性的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17.幼儿的自私行为是一种不良品德行为。()18.以人为指向的,攻击的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这种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是敌意性攻击。()19.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相关后果法。()20.强化法关注的是行为的原因而不是行为的表现。()21.使用代币疗法时,当幼儿的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继续使用代币。()22.当指导目的是使幼儿增加某种行为时,一般可采用正强化法。(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3.幼儿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观?24.简述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25.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四、案例分析题115分)在电视上看到小哥哥在大海里游泳很羡慕,第二天他在幼儿园里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说,他去大海里玩了。(1)请分析小亮这一行为的性质和产生这一行为的可能原因。(2)如果你是老师,-将如何对待小亮的这一行为?五、应用题(26分)27.请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与“人际交往”主题相关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自选,活动名称自拟。要求:活动内容与主题密切相关;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j活动延伸或建议);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可操作性;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建议与延伸适当。)试卷代号:2505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5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I每小题2分,共14分)1.A2.C3.A4.B6.D7.C二、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3.答:(1)人格陶冶的教育目标观;(2)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3)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24.答:(1)持久性的困难;(2)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3)不理会现实;(4)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25.答:(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四、案例分析题(15分)26.评分标准:基本观点正确,表述基本完整,言之成理。案例分析要点:(1)小亮的“说谎’’行为是由他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