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景物的片段,交流写景文章的写作技法。2.学习制作海报。3.学习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4.背诵《渔歌子》这首词,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惬意。重点难点:1.品味优美的写景句子,并试着仿写。2.学习设计宣传海报。3.想象《渔歌子》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1.阅读本单元课文中优美的写景句子,分析其写作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学习制作海报的方法。1.交流写景的方法。2.制作元旦海报。一、交流平台1.单元回顾,激趣导入。导语: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四篇课文(包括三首古诗词)的作者都是妙笔生花,描绘了优美的景色,让我们读时脑海里会呈现一幅幅画面,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那么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我们可以品读文中的一些优美的句子来探究一下。12.教师出示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品味、分析。一簇簇输液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吗,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3.学生朗读体会,交流感悟。明确:(1)前两段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这棵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让人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作者在描写中表达出对榕树生命力的赞美。(2)后一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圆便满盈了”,作者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方法点拨:“动静结合”是一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与意境的和谐统一。它的形式有多样,可以化动为静,以静衬动;也可以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还可以动静结合,动静互衬。4.交流总结。小结:由此可见,要把所见到的景物描写下来,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我们要根据需要学习运用一些写作技法,如上面讨论交流中出现的动静结合、运用修辞,以及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等。当然,写景的技法有很多种,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慢慢地品味、探讨、积累,并逐步学会运用。二、词句段运用(一)1.明确要求。教师课件出示制作海报的要求。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要有能打动人的宣传语,还可以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吸引人。明确:要有能打动人的宣传语;要配上好看的图画。2.了解海报。23.学生分小组搜集制作海报的方法,讨论交流。(教师出示制作方法。)第一,找好中心思想。要想好宣传的中心主题,所有设计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第二,打草稿。把计划的内容画在草稿纸上,可以设计几套方案供自己选择。第三,定主色调。在草稿上把大体的色调勾勒一下,找到自己理想的颜色。第四,调整结构。设计要以突出主题为目的,调整一下海报的整体结构。第五,强调宣传标语。在结构和色彩上都要强调宣传标语,突出宣传思想。4.学生交流宣传语的写法,展示自己的宣传语。过渡:海报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宣传语,它往往直接展现了海报的用途和目的。我们制作元旦联欢会海报的目的是欢庆新年、表达祝福,那么它的宣传语就应该以祝福为主。元旦是新一年的开始,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同学们有什么祝福要送给大家呢?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自己想说的话吧。(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示例:生:新年新气象,开启新希望。生: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挑战,新的机遇。生:新年伊始是元旦,万象更新又一年。生:新年制定新目标,努力奋斗创佳绩。生:元旦到,让心情变得不一样,让日子过得更流畅,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愿你幸福心花放!写法点拨: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要做到语言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具体来说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字数要适中。海报上的标语为了醒目,一般字体比较大,所以字数不宜过多。(2)句式要整齐。标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比较整齐,即使是较长的句子,也多为字数较少或结构较简单的句子,如对比、对偶性的句子和简单的排比句。(3)修辞要鲜明。宣传语中运用修辞手法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生动、感人。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言有尽而意无穷。(4)适当押韵。在句尾押韵可以让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人们记诵。5.教师展示元旦海报示例。36.学生制作元旦海报,交流评议,展示。三、课堂回顾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品读了课文中优美的写景句子,分析并积累了一些写作技法,也提高了我们阅读欣赏和写作的能力。我们还学习了元旦海报的制作,特别是元旦联欢会宣传语的写作。大家表现得非常不错,尤其是小组交流环节,同学们展现出了优秀的写作意识,每个小组的交流展示都很丰富、很精彩。希望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学习劲头。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仿照例句,把一个画面写具体。2.背诵《渔歌子》,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惬意。1.掌握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2.欣赏词作《渔歌子》。一、词句段运用(二)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品读了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也掌握了一些写作技法,你们是不是也想一试身手,写一些具体而优美的句子呢?本单元的“语文园4地”中就有一项让我们施展身手的训练,我们都来试一试吧!1.教师出示语段,引导学生体会。2.学生朗读,小组讨论,交流体会。交流后明确:第一组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斜照”“动人的是点点”“急急匆匆地”“飞去”等词语,就把夕阳怎样照在西山上,什么样的乌鸦又是怎样归巢的这样一个画面写具体了。第二组中,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丰富,主要是围绕桂树来写,不仅增加了对桂树的枝、叶、花的描写,还加上了一些修饰语,如“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使得那棵桂树活灵活现、摇曳多姿地呈现在读者面前。3.师生总结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过渡: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上面的两组句子,我们发现每组中第二个句子更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这是为什么呢?对,主要是这些句子描写的画面更具体、更丰富,那么怎样才能把画面写具体呢?方法点拨:(1)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要想把一个画面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发现其特点;然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思考如何才能突出其特点。(2)巧加修饰,丰富画面。把握画面的特点后,就要为其添加适当的修饰性词语,将其特点表现得更生动、更具体。(3)多角度发散思维。描写某个画面时如果角度单一,内容也就单一,所以要发散思想,从多角度来写。可以从形态、色彩、静态、动态,听觉、视觉、嗅觉,以及不同时间的角度来展开描写。(4)巧用句式来描写。积累掌握一些特殊句式,如有……,有……,还有……;有的……,有的……,还有的……;像……,像……,还像……;(静)得……,(静)得,(静)得……(括号里的词根据核心词改变)。(5)修辞手法来装点。修辞手法的一大用处就是使描写对象变得形象生动,5所以要好好利用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比喻可以使描写对象的特点一下子清晰形象;拟人可以使画面“动”起来;排比可以使句式整齐、连贯且生动。4.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仿写练笔。①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②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③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5.学生仿写练笔,交流展示,师生评议。示例:(1)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弯弯的、清如明镜的小河,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2)公园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一只调皮的小狗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在柔软的草地上愉快地翻滚,一会儿从草坪上跳起去捕捉翻飞的蝴蝶;一会儿围着主人直打转。(3)天气骤然变得冷起来了,一清早,晴朗的天空中就布满了铅色的阴云,黑沉沉的、阴森森的,让人感到十分压抑。二、日积月累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导语: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不仅积累了优美的古诗名句,也领略到诗中美丽的画面,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优美的词作——《渔歌子》。2.师生合作,读通词句,理解词意。(1)学生自读《渔歌子》,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词句。(教师课件出示。)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需注意的字音:“塞”是多音字,这里读“sài”;“鳜”读“guì”,不要读成“jué”;“箬”读“ruò”;“蓑”读“suō”。◆作者简介:张志和(732—774)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唐朝著名诗人。曾在6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其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著有《玄真子》《大易》等。◆了解背景:渔歌子是词牌名,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去拜见他,正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肥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2)解释词语。[西塞山]山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白鹭]一种水鸟。[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箬笠]竹叶编的斗笠。[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3)教师范读,学生划分朗读节奏。明确朗读节奏: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4)初步了解词作大意,说说词作主要写了什么。过渡:同学们划分的节奏很正确,现在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意?诗词大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3.品读词句,想象画面。(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品读:“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衬托出渔翁的悠闲自在。“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翁的生活环境。画面:春天到来,西塞山上绿意盎然,一群白鹭悠闲地从山前飞过。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和饱满。(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品读:这几句描写了渔翁捕鱼的情态。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的画面中,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翁钓鱼时的愉快心情。7画面:江岸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教师小结: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是一幅用词写的山水画,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4.背诵词作。5.搜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交流积累。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唐]王建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三、课文回顾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词句段运用”中的把画面写具体和“日积月累”中的词作《渔歌子》这两个板块的内容,既掌握了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又增加了文化积累。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不仅积极动脑,认真学习,而且在课下搜集资料,提前了解了词作《渔歌子》的相关知识。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是很值得嘉奖的!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并在课后积累古诗词名句。“语文园地”是本单元内容的延伸,它的教学既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同时又要能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真正体会到语文带来的乐趣。所以“语文园地”的栏目设置一般比较灵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单元“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回顾,我在教学时重点从写景技法出发,引导学8生分析课文中优美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