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老百姓的粮食一般是“北麦南稻”,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却出现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物,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农业发展B.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D.南方人口增多C.面食营养价值高而备受推崇2.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C.社会分工扩大B.农业生产恢复D.民族交融加强3.杜佑在《通典》中写道:“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据此,杜佑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边疆军事力量强大C.中央官吏管理疏漏B.统治阶层更迭频繁D.地方管理体系不当4.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由此可知唐太宗()A.民族政策上与汉武帝完全不同B.认同汉武帝政绩否定其战争手段D.反对征服战争主张以安抚为主C.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5.在中国某地出土了这样的三个瓷俑: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一个商人,其中读书人个子最高(“惟有读书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察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C.重文风气影响人们价值取向B.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D.职业分工导致社会地位不同6.“门阀士族”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影响其衰亡的主要因素是()A.选官制度的变革C.经济重心的南移B.官僚机构的调整D.儒家思想的发展7.唐人沈既济说:“洎隋文帝……不欲权分,罢州郡之辟,废乡里之举,内外一命,悉归吏曹。”材料中的选官制度()A.主要标准是孝廉C.加强了中央集权B.选官权在地方D.采用等级授职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88.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9.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10.晋宋之际的佛教学者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佛教用语,或称‘断善根’)人皆得成佛”;唐代高僧惠能(一说慧能)坚信“自性自度”,首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上述现象表明()A.佛教成为麻痹民众的工具C.佛教教派斗争日趋激烈B.儒学借鉴了佛教教义D.佛教渐趋中国本土化11.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学()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12.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和焰硝,各带火种,各带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举火,火势蔓延,蜀军大败。这一记载()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第15题12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古籍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首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曾建立夏政权,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拓跋珪在其昭文中说:“夫刘(邦)承尧统,旷世继德……《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据”。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曾下令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整理材料二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与此同时,唐王朝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如采取和亲政策、通过册封来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以及把边疆部分民族迁徙到内地等。不仅如此,还采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8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唐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这些政策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发达的中原文化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学,以及请求颁赐书籍的记载频频见于史书记载。——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理边疆的政策。(8分)(3)依据上述材料,简析民族政策的影响。(4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投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材料三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3/8(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4分)(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发展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8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具体学科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含博物学、本草学)地理制图学化学和炼丹术物理学工程水利、冶金等人数563662353361245——据杜石然主编《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4/8第二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故B项正确;南方农业发展是材料信息的再现,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C项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故C项错误;南方人口增多是由北方人南迁造成的,从而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故D项错误。2.【答案】D【解析】根据壁画内容可知,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进行农业耕种,北部边境汉族人民进行放牧,体现了民族交融,而不是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A项,选D项;汉人放牧图不能说明农业生产的恢复,故排除B项;根据魏晋壁画和壁画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从事农业耕种,而汉族也从事畜牧业,体现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并不是强调社会分工的扩大,排除C项。3.【答案】D【解析】“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可见强调安禄山在地方拥兵自重造成叛乱的局面,故选D项;“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没有强调一定是边疆,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阶层更迭的问题,排除B项;“地逼则势疑”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中央官吏管理”,排除C项。4.【答案】C【解析】据材料看出,唐太宗否定汉武帝的战争征服手段,认为自己实行的“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的开明政策更可取,故C项正确;唐太宗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并不代表没有战争,实际上,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同理,汉武帝时期与周边各族也存在友好交往,故A项错误;材料否定汉武帝的战争手段并未涉及汉武帝的政绩,故B项错误;唐太宗反对民族征服战争,主张以更加友好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不一定是安抚的政策,故D项错误。5.【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拔标准,“惟有读书高”反映了科举制实行后,知识分子追求功名,促使社会重学风气盛行,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察举制,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社会的重学风气,未体现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因职业分工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差异,故排除D项。6.【答案】A【解析】门阀士族的兴衰与选官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门阀制度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推动了门阀士族的兴盛,到了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采用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兴起,导致门阀制度走向消亡,故选A项。7.【答案】C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5/8【解析】从材料中“罢州郡之辟,废乡里之举,内外一命,悉归吏曹”可以看出,自隋文帝以来在选官方面将权力收归“吏曹”即吏部,意在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汉朝察举制的主要标准是孝廉,材料反映的是隋朝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负责选官的“吏曹”隶属于中央,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是否“采用等级授职”,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由过去负责皇家事务转移到负责具体国家事务,说明此时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故A项正确;B项中“更为成熟”说法错误;唐朝时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内外朝,C项错误;唐朝中枢机构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D项错误。9.【答案】B【解析】材料中三公九卿制是秦朝设立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确立的中央官制,前者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大权,后者相权一分为三,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之权,因此从制度变革层面看,中央机构的演变体现了国家决策程序的日益规范化,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可知其涉及的都是中央机构,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中央机构都具有部门牵制的特点,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不大,故C项排除;“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是官吏选拔制度的影响,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10.【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说明佛教渐趋中国本土化,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佛教成为麻痹民众的工具,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儒学借鉴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