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A.空间顺序B.时间顺序C.逻辑顺序(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A.举例子B.打比方C.作诠释D.分类别(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如果宇航员的座舱一旦泄露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B.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能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C.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是致命的。D.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噪声,相当于繁忙交通路的噪声。【答案】(1)C(2)D(3)D【解析】【分析】(1)文章介绍载人航天飞行的困难,所以用到的是逻辑顺序。故选C。(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将“太空强辐射”分为“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然后再分别加以说明,所以用到的是分类别。故选D。(3)D:“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噪声”有误——原文“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故选D。故答案为:⑴C;⑵D;⑶D【点评】⑴本题考查说明文说明顺序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角度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注意文章内容间的关系。⑵本题考查说明文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知识的掌握,理解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要结合语句进行分析辨析。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结合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传递池莉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他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就在这时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③风更大了,她走到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生活费呀!”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利用放学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拿出车内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有删改)(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十分痛苦→①________→重拾希望→②________→十分感激(2)第⑥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4)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意?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非常感动(或感到温暖);心急如焚(2)插叙。交代了小男孩贫苦的家境和捡废品的原因,突出了小男孩懂事、乐观的品质,为下文写“她”给男孩废品并资助他上学做铺垫。(3)男孩善良、拾金不昧,捡到手机物归原主;他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懂事、勤劳、乐观,放学后捡废品减轻家里负担;他知恩图报,懂得感恩,工作后不忘回报资助过他的人,在“她”身处困境时又反过来帮助“她”。(4)男孩拾金不昧——“她”资助男孩——男孩知恩图报——“她”获助后继续资助更多贫困孩子,善心、爱心在他们手中传递。结尾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点题),点明善心的传递可以温暖人心这一主旨。(意思对即可)【解析】【分析】(1)阅读文本,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尽量用原句原词。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可依据文章第5段中的“她非常感动”和第8段中的“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提炼概括作答。(2)文章第6段划线部分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内容上,介绍了小男孩家庭情况及捡破烂的原因,起到补充交代的作用,突出了小男孩懂事、勤俭、乐观的美好品质。结构上,为下文叙写“她”把废品送给男孩并资助他上学做铺垫。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从文中“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利用放学时间出来捡废品”“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生活费呀!’”“小男孩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等内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拾金不昧)、懂事、勤劳、乐观、知恩图报的人。(4)语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内容上,揭示了善心、爱心在他们手中传递,点明善心的传递可以温暖人心这一主旨。结构上,用“小火苗”“传递”等关键词语总结全文,照应题目,使文章的结构严谨。据此理解来分析作答。故答案为:⑴①非常感动(或感到温暖);②心急如焚⑵插叙。交代了小男孩贫苦的家境和捡废品的原因,突出了小男孩懂事、乐观的品质,为下文写“她”给男孩废品并资助他上学做铺垫。⑶男孩善良、拾金不昧,捡到手机物归原主;他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懂事、勤劳、乐观,放学后捡废品减轻家里负担;他知恩图报,懂得感恩,工作后不忘回报资助过他的人,在“她”身处困境时又反过来帮助“她”。⑷男孩拾金不昧——“她”资助男孩——男孩知恩图报——“她”获助后继续资助更多贫困孩子,善心、爱心在他们手中传递。结尾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点题),点明善心的传递可以温暖人心这一主旨。(意思对即可)【点评】⑴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⑵本题考查据需顺序的把握,注意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插叙的作用。⑶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⑷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结构上根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来区分。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中心。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陶渊明:我为自己代言汪微微①当官场同仁都在混日子并被日子所混时,陶渊明选择了华丽丽的转身,投身侍弄自己亮闪闪的梦想。②本来,陶渊明的官场生涯虽算不得呼风唤雨,但凭着名门望族的荫庇,29岁的他不费吹灰之力,坐上了江州祭酒的高位。35岁时,在叔父的推荐下,他投入权臣桓玄门下做其私人秘书,官品不大,但属于心腹近臣,很容易随着主子的升迁一路平步青云。39岁,他转做刘裕(后来的宋武帝)的幕僚,荣华富贵呼之欲出,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他的官场走向,道路一点也不曲折,前途却一派光明,逼得那些蝇营狗苟一辈子、最终却蝼蚁一生的人,发自内心地羡慕嫉妒恨。③可惜,陶渊明志不在此。在官场,他找不到归属感。他不能原谅一颗诗心被缠身冗务耳鬓厮磨,也容忍不下桓玄的狼子野心,还看不惯刘裕的滥杀无辜和重用奸人。更让他觉得绝望的是,终日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卑躬屈膝的事,活得像条狗一样,永世不得直立行走。于是,他一次次在现实面前耍起了大牌,走马观花般地出入官场。④某天,为迎接上级派来的检查组,随从请陶渊明冠带出迎,并再三提醒他小心侍候。侍候惯了梦想的陶渊明,哪里肯为他人低三下四?况且检查组的小头目,还是他一向看不起的无能小辈?于是,撇下一句振聋发聩的“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后,他挂冠封印而去。13年断断续续的官场生涯,戛然而止。一辈子不能直立行走,为自己代言,即使钟鸣鼎食又有什么意义?他彻底清醒。从此,官场再无陶渊明。⑤拒绝五斗米后,陶渊明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他耕于前,妻锄于后,夫唱妇随,恩恩爱爱,其乐融融。也愈发爱喝酒,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