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政策分析与思考在社会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伴随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康复医疗已成医疗领域的“新蓝海”。与此同时,分级诊疗、医保等社会办医利好政策的助推,康复医疗迎来发展窗口期,多方社会资本竞相入场布局医疗领域,康复医院成为投资热点。然而,庞大的市场前景让人“眼红”的同时,布局投资仍尚需冷静。当前,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康复资源的建设和供应远远不足。现阶段,投资康复医疗仍存三大壁垒:人才、产业和医保。产业化之路任重道远,快速布局还需稳中求进。为此,对2009-2017年国家层面的康复医疗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整理汇编和相关分析,并从投资角度进行了思考,以望能对接下来的战略布局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表:新医改阶段(2009-2017年)国家层面康复医疗相关政策文件一览表一、政策利好的导向近年来,政府努力抓落实打破社会办医瓶颈,助力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其最大亮点就1是,有了明确的社会办医指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机构、护理专业机构,促进社会办全科医疗、中医诊所、门诊部规模连锁经营,鼓励多业态融合服务,开发高端医疗、中医保健、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产品,促进健康、旅游、养老等深度融合。从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态度,仍是以政府办医为主体,保证医疗公益性,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尤为希望引导社会办医疗与公立医院形成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用社会力量重点提升区域内康复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能力建设,促进医疗资源流动和整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这是政策制定者的期望,也是对社会办医疗的定位,更是社会资本投资康复的未来。就宏观来看,康复纳入了医疗正规军,并在投资扶持、税收优惠、区域规划、用地审批,机构设置等行业进入壁垒不断打破。康复理念也得到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就中观来看,放宽大型医疗设备审批,允许、支持与公立医院的合作共享人才、技术、品牌。落实在科研课题申报、职称晋升、重点专科评审、医院评审等方面同等待遇。尤其是政府目前力推的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是向社会办康复医疗展开大门。就微观来看,不断扩大康复项目的医保报销范围,大多社会康复医院均获得医保定点资质,鼓励康复机构进军基层康复,不断完善转诊机制。二、康复布局要“深思熟虑”在国家政策利好以及市场前景广阔助推下,康复医院备受“热捧”,越来越多社会资本争相快速入场布局。然而,正如“行业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康复布局也需要深思熟虑。一方面,虽相比其他医疗机构,康复医院盈利周期较短,平均只需要3年,但在业务快速布局阶段,前期投入巨大,短期内难以产生良好收益,对强厚资本支持有较大要求。另一方面,投资康复医疗目前仍存在三大壁垒:人才、产业和医保,短期内仍难以破局。扩张规模的背后,是差异化竞争优势、标准化运营管理以及系统化风险管控,且能否经受住“三年之痒”考验,“活下去”、“活得好”仍有不确定性。总之,社会办康复医疗,既要顺应政策(康复与医保政策)支持导向,又要体现差异化错位发展。所以,康复布局时,发展战略定位要准确,快而稳进,才能走得长、长得远。思考一:顺应政策支持导向才可持续目前,公立医疗体系下的康复医院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尤其现阶段政府正2在努力构筑分层次的医疗服务机构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疗养专业机构(公立医院不原意干,政府为难),尤其是基层康复领域,社会办康复医疗应该明确自己的“补位”定位,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相互补充,以充分利用自身医疗资源,勇于担当,为公立医院分流,为政府和社会分担,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符合国家康复政策与医保政策的康复医院才是社会资本投资康复的未来,在这基础上,良好运营管理,做精做细,才能做大做强。思考二:“生下来”的要是一个“健康儿”可期的康复医疗市场前景“刺激”着多方社会资本竞相入场,然而,吃下这块“热豆腐”却是急不得,每一处每一家医院的投资,都应是健康可持续的。在加快战略布局,尤其是在基本完成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布点后,下一步的布局更要加强新投康复项目的研究论证。整体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在前期,布局城市的选取,决策指标要恰当,要考虑后期医院运营,关注相对人口、经济及医保政策等。决策后,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城市的医疗市场调研与政府办医咨询,精细康复市场需求(如某地区的儿童康复市场可能更为广阔),预估市场可能性与后期拓展,从而决定康复医院的科室设置、相应医疗人才及设备配置,避免自身资源重复和浪费,同时彰显地方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由于医院选址大多以租赁工业用地为主,后期的验收、房屋产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风险,应尽可避免纠纷。思考三:投资布局方式并行操作,托管应为主流目前,社会资本投资康复医疗的方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自建、收购、托管等,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在实际操作中,应从自身战略考虑,三种模式相互匹配。自建模式相对周期长,资本投入量大,但质量可控,可作为长线布局,立足打造为旗下康复连锁的旗舰平台、示范医院、模板医院,进而对外输出复制。就政策导向来看,托管模式符合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这种合作模式下,新设康复医院可借力公立医院的品牌冠名,共享转诊资源和科研教学资源,有效解决其患者量、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痛点。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专科治疗、标准运营、市场特需方面),为公立医院分流分担,形成补位。双方共享资源,实现共赢发展。思考四:光靠吃医保生存不可取康复医院是否开通医保将直接影响患者数量、利润情况。但现阶段,政府虽不断释放医保利好政策红利,新增不少康复项目纳入医保范围,但医保支付比例仍旧偏低,且报销次数3和期限受到严格限制,操作管控也越来越严。因此,康复拓展需要延伸业务链,如关注商业医疗保险,适时延伸引入第三方服务业务,多方开源增加利润来源。思考五:瞄准基层康复,延伸康复医疗全产业链的开拓和布局无处安放的康复医疗需求对应的却是兴致不高的患者需要。目前,虽政策已将康复纳入医疗正规军,部分康复项目也纳入医保,但目前康复机构价格仍普遍较高。收费低了,医院难以为继;收费高了,患者承受不起。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政策导向将是更多的社会资本能进入基层康复医疗领域。实际是,患者最期待的还是离家近、价格平民的康复中心。所以,未来的社会办康复医疗,可借助政府力推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入医联体建设,瞄准基层康复,开设基层康复连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康复医疗为特色,定位老人、儿童和妇女,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病诊治服务,专注社区康复和居家康复优势。最终,连接康复医院、康养中心、社区全科、基层诊所等,打造完善的康复医疗服务链条。思考六:康复人才梯队要徐徐而图之康复人才短缺是目前制约康复医疗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人才供给产能是康复医院核心竞争力。当前,大多康复医院(民营)都是从公立医院“挖”大医生,通过猎聘知名专家,获得医生个人品牌吸引力,增加患者。而就长期来看,这种人才体系极为不利。我国康复人才的整体不足的短板窘境将导致挖人都无处可挖,长期培养才是可持续之要,但是,人才培养的周期是很长的。就目前来看,补人才短板应三“要”策略共行。一要“挖”:继续、持续地深挖,聘请退休知名专家、各学科领军人物。同时,也可考虑聘请国外康复医疗人才。不断充实名医专家库,这股力量,“内”可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外”可开展远程会诊服务。二要“借”:乘多点执业与医生体制改革的春风,一方面,借力知名医院,利用托管模式,与公立医院共享人才资源与科研教学资源,在品牌冠名和技术支持方面以固定费用形式合作。另一方面,借“医生集团”,尤其是聚焦专科的医生集团(如脑科医生集团),保障优质的医生团队和能够吸引患者的知名医生或品牌。三要“养”:要有长远的人员培训计划,利用自身专家库、公立医院、医学院校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骨干人才可以从相应专科人才中培养,如神经科医生可以培养成神经康复专家。同时,还要留住这些人才,提供稳定的收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