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诵读对韵歌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光明对黑暗,谨慎对浮夸,苹果脸,葡萄牙,异卉对奇葩。知音存海内,朋友遍天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师:上课。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古代的人物。出示课件(文章题目)师:好,今天我们需要认识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生:王戎师:请大家一起来伸出手写课题,戎字是这节课的生字,它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必须做到左藏右露。(板书课题)找同学读一下。生:王戎不取道旁李师:我就喜欢这样的孩子,声音响亮,字字清晰,读书就应该这样。那谁知道题目什么意思?请你说。生1:王戎不取道路边上的李子。师:嗯,你懂了。大家想想,这李子是水果,长在树上。那你再说这题目应该是什么意思?生1:王戎不取道边的李子师:依然这么想。请坐,还有其他同学想说吗?生2:王戎不摘取道路边树上的李子。师:取,我们都懂,但是李子是在树上的,取当什么讲?生2:摘师:是啊,联系生活,当摘好像更合适。王戎不摘道路边上李树上的李子。这个“道”的意思是?生:道路师:道呀,指的是条大路,在古代道和路一个意思。还有一种说法,南北为道,东西为路。后来逐渐的道是路,路是道。师: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条道是比较宽的,走路的人一定比较多。师:知道了意思,那读题目一定又不一样,我请大家再来读课题。生:王戎不取道旁李师:王戎不取道旁李,那何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老师先请同学们借助文中的拼音来读读课文,读不准的地方停下来多读一读。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王戎……师:掌声,请坐,真厉害,一个字都没读错,这篇文章里面啊有一个多音字折(板书:多子折枝),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是什么?生:折师:那你觉得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弯曲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课文说的是折枝,所以树枝会弯曲。师:枝会弯曲,你猜是因为果实太多太重,把枝给压弯了对吗?其他同学觉得呢?老师查阅了资料,(出示课件)折有好几个音,不同读音有不同的意思,你们看看在这个地方应该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呢?生:第二个师:和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是一样的。其实我们借助工具书也能发现这个折的意思是?生:弯曲!师:其实啊,咱们书上也有一幅图,大家请看,这李子太多了,太重了,就把这枝条给压弯了,叫多子折枝。一起读。生:多子折枝师:多子嘛,请把多字读出来。生:多子折枝师:老师也很想读课文,这样我们配合读一遍,我来读黑色部分,你们来读……聪明的孩子都回应我,你们读~生:红色部分师生合作读。师:这篇文章到底讲什么的是什么呢,前面我们是不是学过一篇精卫……生:精卫填海师:通过学习精卫填海,我们知道想懂文言文可以?生1:联系上下文师:好方法。生2:借助插图师:也是不错的方法。生3:看注释师:这个方法特别重要,看注释。好同学们,就用你们学到的方法来读一读,看看文章是什么意思。开始。师:看大家停下来了,那文章大家都懂了吗?生:懂了。师:真的懂了啊,光说不练假把式,我得考考你,(出示课件第一句)这句什么意思?生:王戎7岁的时候,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师:说的很完整,但是“尝”的意思老师不大懂,它是什么意思?生1:常常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2:曾经的意思师:你得让她懂。生2:曾经跟小朋友们游玩。师:你明白了吗?生1:明白了师:你明白了什么?生1:我明白了王戎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游玩。师:看来你是真明白了尝的意思。同学们尝在这里是曾经,那现在尝是什么意思?生:品尝。师:说的通俗一点说就是吃。我们发现有些词语在古文中和现代文中意思是不一样的。比如这个尝,在古文中是(生齐答:曾经)师:我们不但读懂了意思,我们还知道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他们是?生:王戎。师:(板书王戎)还有谁呀?生:诸小儿。师:诸是生字,伸出手我们一起书空。师:那我们继续往下看,(课件出示)这句话什么意思?请你讲。生1:看到道边的李子多子折枝,其他小朋友争着跑过去,只有王戎不去摘。师: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我还是不太明白,你能不能再讲讲。生1:就是看到师:谁看生1:其他小朋友看到路旁边李子多的把树枝压弯了,其他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只有王戎不去摘。师:跑过去干嘛了?生1: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去摘李子。师:掌声,你看老师不断地追问,看来这位同学是真的理解了,特别厉害。那老师怎么没看出来,其他小朋友是跑着过去摘啊。生2:竞走师:怎么了生2:争着跑过去师:哪里有跑生2:走师:竞就是争着抢着,跑的意思是跑对吧生:是。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看注释师:注释上面有对吧?生:对。师:大家请看,我们又发现一个古今意思不同的字。走在古代意思是?生:跑师:看这里(课件出示)师生解读前两个。师:还比如说----来,读这两个词生:东奔西走,飞禽走兽师:对啊,在这些词里面,走的意思都是生:跑。师:真好,(课件翻页)那在这句话里我们读懂了意思,还看出了王戎与诸小儿看到李树多子折枝时不同的表现。王戎是怎么办的,文中有一个词是?生:不动师:(板书不动)诸小儿是?生:竞走。师:光跑过去了吗?诸小儿是跑着、争着干嘛去了?生:取之师:(板书竞走取之)。师:那你能不能通过这句话读出王戎和诸小儿不同的表现?那不同应该如何读出来呢?大家先自己练习一下。生:师:谁来试一试。生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师:李子多不多?生1:多。师:王戎的表现和诸小儿的表现一样不一样?生1:不一样。师:我们仔细听他读生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师:谁来评一评?生2:他读的正确流利。师:听的真仔细,老师希望他读的再好一点,比如李子很多,应该怎么读?读出来后,要让人家感到这李子真多啊!生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重读“多”字)师:听出李子多了,但是你看王戎是不动,诸儿是跑着。一个快一个不动,孩子加上你的理解再读。其他同学听着如果他读的好你们就再次热烈鼓掌。生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师:不动是不是应该再?生:慢点师:嗯,读的不错哈,有进步,谁能再读一读?生: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师:此处掌声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同读。师:继续往下看,(课件出示)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师:谁来说说意思?生:人问他,他说师:孩子不着急,人问他,这个他是谁?生:人问王戎,王戎说树在大路边有许多果子,肯定很苦。师:他说的对不对?生:对!师:请坐。他读懂了这句话,并且他在讲意思的时候非常准确。人问之这个之是指~生:王戎。师:理解后面那个答曰时,他还补充上了王戎,这就厉害了。文言文特别简短,有时候会把人物信息给省了,你看他特别聪明,他根据上下文知道这个答是王戎在答,所以讲意思的时候适当的进行了补充,然后我们就读懂意思了。王戎在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你们觉得王戎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是什么样的?生1:坚定生2:很肯定师:关注王戎话中哪个字就看得出来?生:必师:必是什么意思?师:是不是肯定、一定啊?生:是。师:那你学着王戎的样子,肯定的读一读。生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必字重读)师:我们听出了那份坚定。王戎除了肯定外,他还发现这李子是?生2:苦的师:那还可以怎么读生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苦字重读)师:刚才此必(重读)苦李,你读的此必苦(重读)李,是不是都可以。读书就是这样的,应该有自己的思考。下面我们当当王戎,告诉别人这李是苦的。生: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师:(出示课件)只有4个字如何理解?谁懂了?生1:他取了,尝了一下,的确如此.师:谁取了?生1:王戎取了。师:王戎取了吗?王戎前面是不动啊,不着急谁取了?生1: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去摘了,的确是这样的。师:同学们想想,是摘下来就知道是苦的吗?中间是不是少了个环节?生2:他们先摘取了,然后尝了尝,发现是苦的。师:在这里他也进行了补充。看来是真的读懂了这个故事。师:(课件出示)之呀,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他可像个魔术师。我们来看一看,这几个之字在不同的地方分别什么意思?师:诸儿竞走取之?生1:师:人问之?生2:师:取之,信然?生3:师:大家可真厉害。要想知道之是什么意思,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师:(出示课件)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讲讲这个故事。生:(按照原文翻译一遍)师:故事大家都喜欢听好玩的,有趣的,谁能给大家讲讲?生沉默。师:电影大家都看过吧?不如这样,我们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怎么样?师:剧本在此,场景一竞走取之,哪位导演来拍?生1:其他人都争着跑过去。师:光有动作,没有声音,电影不好看呀。生:声音:这是我的李子,谁都不要抢,这么多李子?留给我留点。师:有了动作、声音,电影才好看吗?师:您贵姓?生:姓王。师:王导。您请坐。师:场景二唯戎不动,哪位导演来拍?生起立。师:您贵姓?生:姓张。师:张导,您继续。生:只有王戎在那儿一动不动。师:王戎不动,那我们能不能结合特写?我们镜头拉近,聚焦在王戎的.....生:眉头(紧锁),额头(皱起)。师:手部动作拉近模拟镜头。师:同学们看,经过两位导演的拍摄,这个故事是不是有趣多了?师:谁能像刚才一样,给大家讲一讲。生:生动形象的讲。师:真是有意思,不错。师:刚才我们读懂了意思,我相信再读文言文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觉。我们再来读读如何。出示全文课件。生:齐读师:读的比刚才好多了,但是我感觉还缺点什么?生1:停顿。生2:韵味。师:是啊,要读出古文的味道,尤其是文章中王戎与诸小儿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王戎告诉诸儿李是苦的时候是坚定的,自信的,所以这种味道必须读出来,好,请大家练一练。师: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师:掌声,读的特别棒,请坐。师:那以后人家问你王戎不取道旁李何故?你用文中哪句话回答?生: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师:咱们知道为什么王戎不摘了吧?生:知道师:唯戎不动。王戎真的没有动吗?可能在这众多人中,恰恰只有王戎在动。生1:眼睛动了。生2:嘴巴动了。师:王戎看见那么多李子,眼睛动了,王戎说此必苦李,嘴巴动了。但是看到多子折枝时,其他孩子竞走取之,而王戎呢?在站着不动想什么呢?这个过程你们说王戎动什么了?生:脑子。师:对啊,人家在动脑筋啊,王戎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别人看到多子折枝,而他看到树在道边。师:王戎7岁就有如此过人的智慧,的确了不起。那接下来我们也动动脑子如何?师:(出示课件)生:师:为什么为戎不动?生:果园是别人的不能摘。师:(出示课件)生1:师:掌声,又一个充满智慧的王戎出现了。师:那为什么别人都不去,只有王戎去呢?生2:少子挂枝,在道边肯定因为甜才被摘的,所以王戎取之。师:我发现我们班.的确有许多像王戎一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这篇文章很有意思,短短49个字,却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文言文的简约凝练。现在请同学们再读文章,感受王戎的聪明智慧。生齐读。师:刚刚我们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认识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小王戎,接下来咱们再到《王戎卖李》这一文中去看看。结合着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师:谁来说说你对文章的理解?生:师:这是什么样的王戎?生1:聪明生2:自私师:为什么是自私?生:师:是啊,要想了解一个人,需要多方面分析。师:读好了文章是我们的收获,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话给别人讲讲这个故事那才是你们的本事。课下作业,用补充的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同样用补充这个方法讲好这个故事。最后推荐《世说新语》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像王戎一样的孩子,读了之后你一定会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