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第一学期课本剧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课本剧是的编写、排练以所学课文、学校生活为素材,通过创设情景,角色模拟,展示升华课文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反映学校生活、学习的一种话剧表演形式。一出语文课本剧的学习和演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实在应当受到教师的重视。现将本学期课本剧兴趣小组的活动作如下小结:一、课本剧兴趣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1、介绍课本剧的特点、作用,并使学生了解课本剧常识中的幕、场、人物说明、舞台说明等内容。2、激法学生兴趣。教师挑选比较经典且适合小学生的课本剧趣,并让学生观看或收听,加强对课本剧的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学习课本剧的兴趣和热情。3、选挑合适的材料。在遵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原则指导下,本学期编排学习了《铜罐和铁罐》《皇帝的新装》《小红帽》等课本剧,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们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为剧本,如果课文是剧本,就要有自己创作的成分。要改编、创作课本剧,阅读时需要具备戏剧常识,如了解体会“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特点,理解个性化、动作化的戏剧语言。阅读的时候要了解背景,熟悉内容,理解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等。5.改编课本剧学生在编写课本剧时,往往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沿句,冗长啰嗦。应让学生明确:改编时可适当增删。因为演出时间限制在十分钟内,所以枝节应该大刀阔斧地砍掉,保留和创作一些能强化戏剧冲突、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动作的内容。当然,无论是人物对话、舞台说明还是矛盾冲突的设计,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6、排练课本剧的排练过程要求学生尽量正规化。为了贯彻编剧的改编、创作意图,编剧顺理成章地当上导演。导演根据剧情和人物气质特点在选择合适的演员。二、本学期课本剧兴趣小组存在的主要问题1.兴趣小组成员认知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甚至不能摸读抄写盲文,更谈不上阅读理解,无法完成课本剧的理解排练。2.小组成员在课本剧活动中虽然都做到了人人参与,但成员参与活动的质量不高。部分成员,如邵碧燕、玉罗、罗建军等本学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无法充分理解课本剧的戏剧冲突和内涵。3.本学期课本剧真正编排演练需要的时间较长,但实际的兴趣小组的时间较短,时间不够用,导致课本剧的活动还没有出现最终的满意的作品,只是对课本剧多了较多的了解,对课本剧的作品完成了抄写、阅读和情景对话,排练只进行了一部分。4.课本剧的选材、编剧、阅读理解、场景道具、编排演练等,无论哪一个步骤,都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不利于较快出成品。5.目前课本剧小组的活动时间的设置是一个星期一次,每次活动的时间间隔较长,导致每次活动都在重复温习前面的内容上浪费较长的时间。三、主要改进措施。1.优化精简课本剧的人物语言,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为每位同学设计特定的人物对白或扮演任务。2.利用空闲时间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并及时指导学生完成阶段性的任务。3.寻求校领导的支持,解决场景道具中需要的经费支持。莁4.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之间沟通协调好每位教师的阶段性开展的内容,并完成好衔接和过度。5.及时反思和总结每个阶段活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