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第二中学校2020年度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年度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临猗县第二中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升工程2.0文件要求,结合我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校本研修在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价值,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坚持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确定校本研修主题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二、研修目标(一)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成长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的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二)改善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三)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信息时代学习型组织。(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现。具体目标如下:◆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检索、判断能力(1)提高教师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的应用能力。(2)提高教师判断资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提高教师演示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水平(1)提高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能力。(2)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演示文稿。◆提高技术在学情分析中的应用能力(1)通过研修,使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2)掌握学情分析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数字资源的管理能力(1)提高纸质资源的数字化能力;(2)将现有数字资源应按照教学需要和使用习惯,根据一定的规则命名、分类存储。(3)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管理能力。◆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能力(1)提高课堂导入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2)提高课堂导入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能力(1)将信息技术合理融入到教学设计中。(2)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总结能力(1)提高教师应用技术的意识;(2)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3)掌握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能力(1)掌握评价量规的内涵;(2)掌握评价量规的设计步骤;(3)掌握评价量规的使用方法。◆提高评价数据的伴随式采集的能力(1)掌握评价数据采集的意义;(2)掌握评价数据采集的特点;(3)掌握评价数据采集的工具。◆提高教师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能力(1)掌握可视化呈现与解读的意义;(2)掌握可视化呈现与解读的方法。◆提高教师探究型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1)掌握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法和设计框架;(2)掌握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实施策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的测验与评价能力(1)掌握信息手段与测验相融合的途径;(2)掌握与测验相关的技术操作方法。◆提高教师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能力(1)掌握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的内涵;(2)掌握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的方法和工具;(3)掌握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的基本环节和策略。◆提高教师档案袋评价的能力(1)掌握档案袋评价的意义;(2)掌握档案袋评价的步骤和环节。◆提高教师基于数据的个别化辅导的能力(1)掌握“基于数据的个别化辅导的内涵”;(2)掌握基于数据的个别化辅导的操作步骤和环节。◆提高教师构建、评价与改进数据评价模型的能力。(1)掌握“评价与改进数据评价模型”的意义。(2)掌握改进建议的具体环节。◆提高教师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的能力(1)掌握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数据分析微模型的基本内容。三、研修重点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我校选择的研修环境为多媒体环境,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每名教师需要研修三个能力点。本年度重点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点如下:1.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2.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3.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8.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9.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10.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11.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12.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13.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14.档案袋评价1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16.评价现有数据评价模型17.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四、研修措施(一)建立组织机构学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成立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分工如下:校长:杨军主管教学副校长:潘存吉教导主任:李晓华教务副主任主任:韦玮(二)加强信息时代教育理论学习信息时代,国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学年重点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和领会信息化教学理论以及有关文件,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并应用信息时代的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根据我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年度教师学习书目(附件1),每名参与研修的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研修的能力点研读一本书,并写出读书笔记。(三)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学校研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列表(附件2),教师结合自己研修的能力点,学习相关技术,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四)主要工作任务1.通过修改备课、上课以及听评课制度,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建立健全有利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校本研修制度、教学制度,建立校本研修工作档案。(1)健全校本研修制度,规范管理,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2)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要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重落实,勤记录、详收集、抓过程。(3)建立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成长记录袋,建立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档案。拟通过制度建设,督促教师学习的能力点为:◆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检索、判断能力(1)该能力点为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能力。因此通过修改备课制度,要求教师在撰写教案时,标明引用资源的来源;同时说明引用资源考证的过程;(2)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专题资源网站,要求学科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汇总本学科的常用的资源网站;(3)使用网络资源,要考证资源的准确性;凡是涉及到民族的、政治的和宗教方面的内容,要以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为准;(4)具有考证网络资源筛选的意识。在教育教学中引用资源时需要评估数字资源的可用性,可从资源发布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资源发布的主要目的、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通过制度修改,建设与信息时代相匹配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发展。2.扎实开展提升工程2.0网络研修活动,做到边学边用做好教师网络学习的组织工作。一是督促教研组做好教研组研修规划,确保教研组有明确的研修计划;二是每一位教师要有学习任务单,并依据学习任务单在培训机构平台选课;三是研制本校的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明确校本应用考核的标准。为了促进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校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图书,鼓励教师应用中国知网、超星图书馆开展学习;组织教师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议课活动,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围绕技术应用提出主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学校鼓励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支持,为信息技术应用创造条件;在充分运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时,学校还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不同风格与特色的技术应用训练方式方法。制定周密的信息技术学习计划,业务学习以“技术创新课堂”为主题,确保教研组学习有方案,教师学习有清单。每次集中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要做到:(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线上课程学习相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通过开展线上学习,线下应用,形成边学边用、学为所用的研修氛围,做到真学习、真应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3.完成上级工程办关于提升工程2.0的研修要求认真参加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集中研修活动。例如,班主任培训;新教师培训;教师专业水平测试;学科教学研究活动;专题讲座、报告;校长学习培训等。4.围绕提升工程2.0,做好科研课题研究课题引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校本专题研究,以教科研促发展。坚持“基于课堂,营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以跨学科学习、深度学习、项目学习等应用性课题研究为主。要瞄准每一主题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充分挖掘提炼。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课题组成员的带头作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活跃我校的教研气氛与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为校本研修增添新的活力。组建信息技术融合校内课题研究团队,拟开展的课题研究能力点为:◆提高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能力(1)组建融合团队,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开展学科评价量规的研究工作,明确评价量规的内涵。(2)修改备课制度。引导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或者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尝试采用表现性评价,即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级别时,能用清晰的语言描述每个指标每个级别的要求,同时为指标设计不同的权重。在评价标准描述时,能使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加以描述,提高教学目标的外显性。(3)在实践性作业评价中,鼓励教师制作量规,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学习评价要求,便于自评或互评。◆提高教师探究型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1)修改备课制度,转变传统教学设计框架,鼓励教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WebQuest模式、MiniQuest模式、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UBD等学习模式设计框架开展教学设计。(2)开展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要求教师说明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体现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任务的设计是否明确具体,是否体现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过程设计是否清晰,是否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是否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学习?评价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结合过程性评价(如量规/检查表支持的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如测验/量规支持的针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提高教师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能力(1)学校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管理,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学习契约、量规、档案袋、概念图、评估表、观察记录表等开展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学习反思。(2)组建学校融合团队,探索构建学科评价标准与评价规范的样例。明确评价步骤、评价方法与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制定自评与互评活动实施细则,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标准与评价规范的制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教师档案袋评价的能力。(1)学校出台关于过程性评价的相关制度,明确电子档案袋评价目标、放入档案袋中的内容、评价标准等;各学科教师依据学校制定的制度,制定本学科电子档案袋评价实施办法,并报送教导处备案;(2)收集资料实施评价。◆提高教师基于数据的个别化辅导的能力(1)学校最大限度为教师采用大数据评估提供条件保障,鼓励教师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以数据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据,同时基于数据对学生的问题、需求以及兴趣做出评估。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案,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2)建立“基于数据的个别化辅导”的研究小组,探索信息时代“个别化指导”的途径和方法,明确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一般实施过程:确认困难/需求、提出问题、采集数据、解读数据、设计指导方案、结果评价;(3)对“基于数据的个别化辅导”涉及到的平台软件、途径方法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4)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专家讲座的方式,提高教师提出问题、数据采集、解读数据、指导方案设计、结果评价的能力。◆提高教师构建、评价与改进数据评价模型的能力。(1)学校鼓励教师应用各种评价模型对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2)通过读书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数据评价模型”研讨,形成基于数据开展评价的氛围;(3)学校要求每一学科组开展一次运用某一评价模型开展评价的案例,并在学校汇报交流。◆提高教师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的能力(1)学校修改相应制度,形成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校本研修氛围;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