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关于“一把手”监督难的几点思考作者:赵冬霞来源:《神州》2011年第20期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有效预防职务犯罪、保证干部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然而,长期以来,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的监督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各级党政部门在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就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党政“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把手”违纪、违法、犯罪,有着许多深层次的因素,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监督意识淡薄。从监督客体“一把手”自身情况来看,有的“一把手”认为自己是一班之长,自己的职责就是指挥和监督别人,没有受制约和监督的意识,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实行“家长制”、“一言堂”,对上级和身边同事的监督存在抵触情绪。从监督主体干部群众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被监督者,又是监督者,有的担心影响上下级关系,怕遭到打击报复;有的虽然对一些领导干部的错误和违法违纪行为,内心是反对的,并与之保持距离。以上两种情况,无论对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监督意识淡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权力过于集中。“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这一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一把手”个人手中,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容易出现个人专权局面。在现行体制下,单位“一把手”有很多重大问题、日常事务处理的决策权,部分干部群众为了个人目的唯上是从;在重大问题决策时,有些班子成员虽有不同意见,但因担心与“一把手”唱反调而被人扣上“闹不团结”的帽子而不敢发表意见。于是,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三)监督体制不顺。从现行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来看,未能有效地解决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级班子成员不敢监督。有的成员认为“提了意见没有用,还得罪人,不如不说”;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职位卑微,担心打击报复,不敢挺直腰杆对上级领导进行监督;有的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对“一把手”违法违纪问题有所察觉,但普遍采取“宽容”态度;二是专门机关不能有效监督。由于纪委、监察、司法等机关部门的领导权、人事权、财政权掌握在同级党委或行政者手中,作为具有监督同级党委的纪检机关由于受制于党委的领导而难以实施有效监督。三是群众对“一把手”的监督出现了虚位状况。一方面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