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白杨礼赞》教案《白杨礼赞》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基础上赏析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2.引导学生通过对白杨树具体形象的分析,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通过状物手法的讲解引导学生仿写状物散文。教材分析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礼赞白杨树,赞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的顽强意志与斗争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故设计了以下重难点。重点难点1.通过写景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的画面美和背景美。2.通过背景材料的介绍,引导学生把握“白杨树”的象征义。3.通过当堂仿写训练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状物手法和烘托手法。课前准备1.准确规范视频或录音,制作PPT。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朗读课文至少2遍,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掌握“读读写写”中字词的音形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预习导学语文课堂——《白杨礼赞》教案1.字词整理。虬枝(qiú)倦怠(dài)楠木(nán)秀颀(qí)婆娑(suō)坦荡如砥(dǐ)潜滋暗长(qián)无边无垠(yín)2.成语积累。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3.读顺课文。课堂导学第一课时一、导入树是自然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的倩影。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的白杨树的俊美。二、作者介绍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语文课堂——《白杨礼赞》教案三、解题切入文本本文是茅盾所写的散文,题目为《白杨礼赞》,那么什么叫做“礼赞”?怀着敬意地赞扬。四、品味本文的情感美1.听读课文,画出全文直接礼赞白杨树的语句和段落。【预设】第1段、第4段、第6段、第9段。2.齐读这些段落,品味文中“怀着敬意”的赞美。3.这些段落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进行抒情?直抒胸臆。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敬意”“赞美”。五、品味本文的画面美1.作者为什么要高度赞美白杨树?用波浪线在原文中画出来。【预设】第3段:“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第5段:全部。第7段:“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将这些语句按照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进行分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板书。学习作者在描写白杨树时运用的方法——把握一定的顺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白描,突出了白杨树的“内外兼备”的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形象鲜明的“白杨图”。2.齐读“白杨图”部分。语文课堂——《白杨礼赞》教案六、拓展延伸1.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仿照第5段,参考第3段和第7段在以下提供的意象中任选一种,写出它内外兼备的美。【备选意象】梧桐、苍松、银杏树、枫树、梅树、喇叭花、向日葵、莲。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七、课堂小结作者是从西北高原的“所见”“所感”展开描写的。为什么先写这些呢?因为这是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在其中的白杨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八、布置作业课后修改小练笔。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