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量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在学习和实践某一学科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该学科特征为基础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品质以及学习经验的综合。这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和叠加,而是渗透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将其成功转化为一种思考方式。化学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育人要求,将化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能力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研与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方面。第一,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从而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旨在引导学生站在宏观和微观的高度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明白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并遵循相关的规律;旨在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伴随一定的能量转化,从而生成新的物质;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去分析化学反应,充分利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利用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变化提出相关的假设,通过层层分析、逐步推理来证实自己的假设,处理好观点、证据、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理法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解释化学本质与规律。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现;组织学生去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执行探究方案,在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于“异常”现象,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树立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二、学科核心素养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一)立足于化学教材,高度整合和利用教材内容第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化学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权威地位,转化为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课堂表现时间。第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对化学教学有效性影响非常大,教师必须予以重视。新形势下,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切忌过分依赖化学教材、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选择学生感兴趣内容,以此作为实验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第三,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充分整合化学教材内容,创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结合本课时的具体知识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前沿的化学科研成果、与本章节知识有关的化学家门的真实故事。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如,在学习“铁的性质”章节知识点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铝制品,如,易拉罐等等。旨在利用身边学生熟悉的物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身边处处是化学的理念。再如,在正式上课前钟,向学生介绍我国铁制餐具的发展历程,向学生介绍使用铁制品的注意事项:铁制品不宜与酸性物质长时间存放在一起,铁制餐具不能用于蒸煮食物等等。旨在激发学生对研究铝制品的性质,从而主动去探究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创设良好的、立足于实际的教学情境,旨在利用这些教学情境来让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在我国经济发展、环保事业、人类健康中的作用,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与动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主动观察、关心人类发展、关心科技发展,从而组织学生去梳理和拓展化学教材中与人类发展、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如,氨气容易液化,因此用来做制冷剂;硅是半导体,可做太阳能电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放在一起能生成氧气;氧化铁能用作红色涂料;氢氧化铝由于能与盐酸产生反应,医学生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患者等等。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笔者就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教师贯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社会理念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从青花瓷的制作中学习硅酸盐工业,从青铜器等文物中感受金属冶炼的魅力等等。笔者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高度结合起来,从化学的角度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从古代科技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三)高度重视化学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化学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近年来的中考化学始终围绕化学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出题。这些考点在日常化学教学中发挥了导向作用,无疑成为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核心。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构建知识体系,建立模型,利用模型来掌握知识。10分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构建的氧气的研究模型:物质的类别:纯净物→单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氧气用途检验方法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实践证明,在带领学生建立起如上述的化学模型后,学生在后续的化学学习中,遇到未知的物质,也会从物质上述的角度去认识未知物质。综上所述,化学核心素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渗透在化学学科知识当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发现、去挖掘。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必须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掌握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只有牢记、理解掌握了这些化学核心知识,才能实现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化学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实现终身发展。(四)积极组织开展化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大改变了传统了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现阶段,中考化学侧重于考查化学探究内容、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其中,有针对化学实验的,也有针对理论知识的。在考查化学实验这方面,主要涉及仪器的操作使用、化学实验原理、化学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等内容。在考查理论知识这方面,多是提供相关的阅读素材,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素材来回答相关问题。分析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的选材发现,这些选材多是教材上实验的改进或者组合、某个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与工业流程背景高度结合起来。不难发现,这些素材综合程度非常高,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能直接检测出学生的思想是否与21世纪化学核心素养保持高度一致。不难发决定体现现,这些考试内容、考查方式都在告诫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组织学生深入探究教材中某一化学知识,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思路、探究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再课堂上分享各自的探究结果,教师予以评价,对不正确的及时予以纠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讲解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章节知识点时,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探究实验必须立足于化学课本,充分结合课本知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活动内容。在传授给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前提让,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自己梳理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际现象以及相关的结论。其次,树立创新意识,教师可尝试改进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挖掘实验原理等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化学课堂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高度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