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重点复习题第一章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P3)2.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①②③④⑤;P3)3.中国历史上对和谐社会思想的阐发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意蕴,主要包括(①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在人与人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③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公平平等,寻求建立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④在人的身心关系上主张加强修养,实现自我身心和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答案:C.①②③④;第7-8)4.儒家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也就是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这些体现了儒家“取物不尽”的朴素生态道德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第7页)5.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但这种和谐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调和,更不等于无差别的同一,而是“和”与“不同”的同一。(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第7页)6.保险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保险可以大大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②保险可增强社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③保险承担部分社会管理功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D.①②③;第13页)7.“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在前述六个层面内容以外,若有多余时间、精力,还可以学习其他有利于身心的知识。即人的道德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知识才能传用得当,对社会和他人有利。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第31页))。)8.做人要有仁爱之心,包含几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亲亲”,即对亲人的爱;第二层:“仁民”,即对大众的爱;第三层:“爱物”,即对万物的爱。(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第17页)9.信仰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和社会文化活动。以下关于信仰的理解中,正确的是()。)①信仰是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②信仰是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③信仰是对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④信仰是对怎样做人和理想人格的设定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①②③④;第32页)10.人类信仰的对象是多层面的,宗教、政治、道德,甚至某种主张、某个领袖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信仰对象。在不同的时期,信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内容是相同的。()B.错误(答案:A.正确;第32页)11.儒家学派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强调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持之以恒地加强自我改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这体现了儒家对处理(A.人与自然B.人与人C.人与社会D.人与自己身心知识点:1.1.4我国传统和谐理念中人的定位答案:D.人与自己身心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加强自我修养,实现自我身心和谐”这一传统文化中重要P8)关系的一种价值追求。A.正确命题的认识和理解。题干不仅给出了儒家的经典论断,并作出了必要的解释,有利于考生扩大知识面,正确理解题意。12.信仰世俗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A.极端的个人主义B.拜金主义C.享乐主义D.唯心主义(答案:D.唯心主义;第34-35)13.信仰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最高精神标志。拥有正确的信仰,可以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正确选择,心灵充实。以下关于信仰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会让信仰变得越来越世俗化B.物质文明越是进步,现代人越是要树立和加强信仰C.信仰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信仰危机”会让人空虚和失落D.信仰只是一种对宗教人士的要求,保险从业人员不需要信仰知识点:1.3信仰缺失与信仰重塑P17-P21)。)。答案:D.信仰只是一种对宗教人士的要求,保险从业人员不需要信仰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理解题,既基于教材,又重在考察考生的理解和认识,并非死记硬背的题目,对考生也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信仰对所有人都很重要,并非只是宗教人员的“专利”。14.信仰危机产生的根源是有善不赏,有恶不罚。重塑广大社会成员的信仰,需要着手的方面是()。①加强信仰教育②建立奉献与回报的社会机制③建立乐于奉献的社会机制④加大舆论监督力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①②④;第38-40)15.信仰缺失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重塑信仰是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以下关于信仰的说法错误的是()。A.信仰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信仰危机”会让人空虚和失落B.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C.只有宗教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D.信仰重塑对保险从业人员而言同样重要知识点:1.3信仰缺失与信仰重塑P30-33答案:C.只有宗教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理解题,既基于教材,又重在考察考生的理解和认识,并非死记硬背的题目,对考生也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信仰并非只是宗教人员的“专利”。答案C正确。16.以下关于信仰世俗化的陈述,正确的是()。①信仰世俗化具体表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②享乐主义视自己的利益高于社会、他人、集体的利益,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③以拜金主义为指向的世俗化信仰,只见物,不见人,无视道德的价值④极端的个人主义以人的本能需要的满足和行为的放纵为主要特征,片面追求世俗欲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1.3.1信仰缺失与信仰重塑;第34-35答案:B.①③解析:个人主义视自己的利益高于社会他人集体的利益,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拜金主义以人的本能需要的满足和行为的放纵为主要特征,片面追求世俗欲望第二章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P46))2.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P46)3.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为(①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②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③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④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①②③④,P49-50)4.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是()。①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价值②中国传统文化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③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观念具有引导价值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①②③④,P53-54)5.儒家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思想体系主要由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构成,其核心是“仁”。(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P56)6.儒家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以“仁”为核心、以“义”为准绳。(A.正确B.错误(答案:A.正确,P64)7.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人际关系的非人化——群生的失落)。))②人心价值的非人化——道生的失落③人的存在的非人化——大生的失落④人的幸福的非人化——乐生的失落⑤人的主体的非人化——人生的失落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①②③④⑤,P67-68)第三章1.以下关于道德历史继承性的陈述,错误的是()。A.各个时代的道德中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各个阶级都应遵守的道德准则B.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和特征,没有可以传承的内容C.不同的社会发展时代,也有一些可以继承的道德内容D.历史上一些思想家的道德修养理论和实践,对于后代人亦有启发作用,值得传承下去(答案:B.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和特征,没有可以继承的内容;第77页)2.道德的民族性是不同民族在道德习俗、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同特性。(A.正确B.错误(答案:B.错误;第77页)3.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因此,道德是()。)①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而丰富的系统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等观念③社会衡量一个人行为对错、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的价值标准④一种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精神支柱、内在力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①②③④;第75页)4.以下关于法律与道德差异的陈述中,正确的是()。①法律调整人们的外在行为,道德调整人们的外在行为与心理动机②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③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同④法律与道德都既调整人们的外在行为也调整人们的心理动机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①②③;第82-83)5.以下关于道德的基本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的人都有一些基本认同的道德观念,体现了道德的共同性B.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C.不同的民族在道德习俗、道德意识、道德规范等方面通常表现出不同的特性D.道德是人类精神的他律,主要依靠现实世界对个体的影响来发挥作用答案:D.道德是人类精神的他律,主要依靠现实世界对个体的影响来发挥作用,P77解析: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较少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此题重在理解,只有真懂,才会选择正确答案。6.道德原则和规范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作用。以下关于道德的社会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道德具有认识功能,可以引导人们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交往方式B.道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是其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功能C.道德比政治、法律的调节范围更广泛,时间更持久,也更有层次性D.道德具有教育与激励功能,可以促使人们惩恶扬善、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答案:B.道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是其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功能,P79-80解析:道德的调节功能是其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功能,主要考察考生看书是否细致认真、做到真正理解。7.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主要形式,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之间差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法律调整的范围要比道德更为广泛②违反法律的后果,由相应的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违反道德规范的后果,行为人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③法律不仅仅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还规范人们的心理动机;道德只规范人们的心理活动④违反法律的行为必定违反道德,而违反道德的行为未必都违反法律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C.②④,P83解析:①③为干扰项,颠倒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②④较为好选。8.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下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法律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具有重要作用B.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推动力量和有益补充C.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D.爱情关系、友谊关系通常只受法律调整而不受道德的调整答案:D.爱情关系、友谊关系通常只受法律调整而不受道德的调整,P84解析:爱情关系、友谊关系通常只受道德调整而不受法律的调整,说反了。答案D正确。9.道德建设属于上层建筑,对社会具有反作用。以下关于道德社会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道德可以引导人们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交往方式B.道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是最主要的社会功能C.道德比政治、法律的调节效果持续时间要短一些D.道德没有善恶之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