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应用发展规划建议报告基本信息学校名称临江市闹枝镇中学所涉学段初中学校区县临江市技术现状□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研平台□资源平台平台建设有/无无无无无校园无线网络准备配置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尽管教师年龄(S)优势偏大,但对待问题比较认真,虽然学的慢,但有钻研的恒心。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SWOT(W)劣势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校信息化环境比较薄弱,可以尝试从改善课堂教学的理念加以引导新型教学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探索(O)机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信息技术应用可能与现有的教学环境不匹配(T)风险学校信息化环境制约了教师的应用热情;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学习信息技术学校信息化环境根据您对问题回答,结果显示:您学校的总分为:49,应选择的信息化环境为:多媒体学习环境注:多媒体教学环境,即信息化条件支持集体教。混合学习环境,即信息化条件支持集体学。智慧学习环境,即信息化条件支持集体学。学校信息化团队期待学校教师能够达到的能力点为: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教师研修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的关键能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力点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A12.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愿景(三年)绩效目标(一年)经过三年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我想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学校中的老师都掌握了最基础的办公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创设良好的信息软件。每位老师都能撰写电子教案,化环境,增加教师电脑数量。打印成绩单,做质量分析报告等。年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轻一点的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尝试翻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转教学,可以制作精美的课件吸引学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也参与教学能力互动。学生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出台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规堂,作为农村中学生视野狭隘,可以章制度;对已有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听听老师的微课,度、听评课制度等进修修订,使之符或者可以利用一些学习平台自学,让合信息化教学要求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B7.家校交流与合作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B10.档案袋评价C6.应用数据分析模型C7.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注:我们建议学校教师研修能力的从上述能力点选择学生的学习变得多元而有趣。我们提高师机比例;提高学校网络带宽的学校也会渐渐有了信息化与教学完不断改进探究教学的设计,提高探究美融合的氛围,不再谈“信息化”全在教学中的比例;改善信息化演示课是抗拒,而是好奇,并且愿意去尝试。件的质量,增强课件的可读性模式选择完善性项目突破性项目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修内容建议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加大探究教学的探索,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并且已经形成了制度;开展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开展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估;电子白板的熟练应用总学时:50听评课:20●主题: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细节要求:1.教师全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并撰写文档2.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全体教师都应该掌握最基础的办公软件。3.展开电子白板应用的通识培训。4.开展微信打卡等助学手段。根据问卷内容,我们建议学校在校本研修中,重点开展以下内容的研修。◆提高技术在学情分析中的应用能力。具体目标为:一是通过研修,使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如何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学情分析?如何克服学情分析泛化和手段单一的问题?如何保证对学习者的评定真实有效?如何将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的重新筛选、组织编排和优化设计相结合?学情分析如何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差异?二是掌握学情分析的途径和方法。从“认知状况”和“学习准备”两个维度,针对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情分析。例如,为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教师在新课讲授前可运用“问卷星”工具设计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晓黑板等方式组织学生填写问卷,通过快速分析在线收集的问卷结果,教师能有效了解学生学情,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单元复习课前,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如MindMap)提供结构化的思维支持框架,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结构,清晰捕捉学生系统知识框架中存在的漏洞并进行针对性教学。三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生活经验、学习动机、发展需要、技术条件等因素,从而找到教学的适切目标;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学情调整和修改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检索、判断能力。具体目标为:一是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的应用,如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得多媒体材料,利用全景网、素材中国、昵图网等专业图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在公开课、网易云课堂、TED等视频资源平台获取视频课程资源,利用期刊网、百度文库、豆瓣读书获取文献、书籍类资源等。二是判断资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教育教学中引用资源时需要评估数字资源的可用性,可从资源发布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资源发布的主要目的、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研修。◆提高教师演示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水平。具体目标为:一提高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能力。是要避免不顾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呈现过多的冗余信息,如声音、动画等干扰学生注意;要注重知识要点的整合提炼,注意避免教材文字堆砌和搬家;要通过表格、标志符号、图示或超链接等方式清晰地呈现内容结构;要考虑合理进行内容布局和色彩搭配。MicrosoftPowerPoint、WPS、Prezi、斧子演示等软件都是适合使用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二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演示文稿。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照着“演示文稿”宣科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数字资源的管理能力具体目标为:一是提高纸质资源的数字化能力:将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利于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检索应用,如可以通过扫描、拍照、录入等方式实现资源的电子化。二是将现有数字资源应按照教学需要和使用习惯,根据一定的规则命名、分类存储。数字资源命名时需尽可能详细地标注资源属性,如课件资源命名需体现课件的教学范围、试卷资源命名应体现年份或学期、地域或校名、年级或学段、考试类别、教材版本、学科名等。资源分类可根据内容、面向对象、任务等维度进行整理,如教师可以将自身制作的学科数字教育资源与收集到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将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计、制作的数字教育和收集的数字教育资源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利于对本学科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再开发和利用。三是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管理能力。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可借助文件夹、云笔记、网盘等技术工具,利用云笔记的标签功能和快捷方式功能能够便捷的查找、获取资源。◆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能力。具体目标为:一是解决导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堂导入时,如何保证导入内容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注意?怎样促进学生找到学习内容与预期学习目标的关联性?如何通过导入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课堂导入能否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学习迁移?如何把握好导入环节的度,不喧宾夺主?二是通过对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教学内容、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合理设计导入环节。例如在导入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动画速度、字体大小、变色、放大等方式引发学生有意注意;通过真实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呈现与学生和学习内容相关的事情和实际问题;运用随机抽题效果方式辅助学生进行难度适中又能通过自己思考而成功解决的游戏体验增强其自信心;通过统计图、投影等方式直观展示学生前期学习成果使其产生学习成就感等。◆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能力。具体目标为:一是引导教师思考不同教学内容与不同课型是否需要不一样的技术支持手段?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与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是否发挥了技术作为“学习支架”的支持功能?教与学的效益是否得到改善?二是学会相应的应用软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作为教学支架,通过采取师生共同绘制概念图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主动建构知识结构,学会自我导向的学习;通过几何画板进行简明直观的生动演示,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概念,感受数学思维和数学的美感;通过WISE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基于网络的脚手架式科学探究环境,为学生提供具有交互性的课程材料(如可视化虚拟实验和科学模型),创造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课堂探究教学新形式等。◆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总结能力。具体目标为:一是提高教师应用技术的意识,引导教师思考: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总结提升的环节中,如何有效测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情况和内化情况?如何有效解决反馈延时性的问题?如何定位教学重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并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可视化及结构化手段增进总结提升效果?二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例如支持实现总结提升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工具可能有视频资源、演示文稿、WORD、在线测试平台、思维导图等等。例如即时反馈、在线测试等工具有助于提升复习巩固的效率,思维导图工具能够对知识进行可视化、结构化分析,深化知识的应用。三是掌握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根据学习目标录制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答题情况,针对性地预设及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在课内侧重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和可视化的梳理,通过多元化表征方式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复习总结环节,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用思维导图或其它工具进行知识整理,或者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集体梳理,感受对知识的多元理解视角,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与结构。◆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能力具体目标为:一是明确指导学生学习的意义。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方法指导时,如何构建真实的探究情境?如何解决学生探究自主性不足的问题?如何发挥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如何在技能训练中更凸显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与探究?二是帮助教师掌握利用虚拟实验环境、仿真环境、语音识别等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进行技能方法指导。例如,利用PhET等仿真实验平台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探究活动,通过创设数字化实验环境,借助采集与处理数字化实验数据、支持学生在错误中不断尝试和突破、丰富体验等方式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理解学科知识、发现学科规律;在数学课堂教学(应用场景)中,利用几何画板等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提供探索几何图形内在关系的环境,学生可以自主观察现象、动态测量、收集数据、完成数学实验;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WISE在线科学探究平台的虚拟实验工具组织论据并生成解释,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可以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或亲身实践来掌握社会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学习方法,借助PS等软件设计图像,利用定格动画APP设计视频、电子作业等。◆提高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能力。具体内容为:一是掌握评价量规的内涵。评价量规是一种结构性的量化评价工具,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二维表格,它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度高的特点。由于量规清晰地描述了评价目标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定义“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继而能够更为清晰、准确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二是掌握评价量规的设计步骤。量规需要包括评价指标、等级、指标等级描述以及指标权重设置等要素。设计步骤一般为:选择重要的内容作为评价指标,设定评价级别,用清晰的语言描述每个指标每个级别的要求,同时为指标设计不同的权重。在评价标准描述时,应使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而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性的语言,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时,标准如果描述成“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了出处”则比“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收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