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下)授课时间:62课时课程设计: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课程标准相关陈述:《数学课程标准》中该课程相关的要求有:(1)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4)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6)理解平行线概念;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7)掌握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9)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10)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11)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1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13)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14)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15)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16)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17)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8)*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19)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0)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2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22)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23)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4)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25)会写出矩形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刻画一个简单图形。(26)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27)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28)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29)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30)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31)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32)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一、课程目标:1、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4、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够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6、初步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说明,结合我校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确定本学期的课程内容如下课程学习活动的设计内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知道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探索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相交通过观察图形,得出垂线、垂线段等概念,理解线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平行离,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线理解平行线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单元复习、单元检测、反馈矫正。知道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或立方运实数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单元复习、单元检测、反馈矫正。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课时安排3342232213平面系,会描述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直角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或是图坐标形的位置,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3系个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坐标表示平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单元复习、单元检测、反馈矫正。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设两个未知数并列方程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消元思想,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法和加减法,能根据方程组的具体形式选择1二元4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让学生从事统计调查,利用统计结果谈论有关节水的问题。1【课程实施】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相关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措施如下一次适当的解法。方程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3想。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能根据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形式选择适当2的解法。单元复习、单元检测、反馈矫正。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相关概念,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1活”认识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解集。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的解法。会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1单元复习、单元检测、反馈矫正。2了解统计调查的知识,知道统计调查的方法。2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1习、开展取长补短的同课异构活动、六维磨课活动。备课组内轮流进行六维磨课活动,从课前备课、说课,课堂讲课、观课,课后评课、思课,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课前个人备课完成后,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进行二次备课,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环节设计。课堂通过上课或观课,思考和分析课堂的问题,课后根据反馈的问题,以检查、诊断、总结自己或备课组老师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切实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确保每一节课都上出实效。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统一教学思想。全年级教师重点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使老师通过新课标及教育理论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加强备课组建设,抓好业务学习。首先把备课组工作具体化,目标化,制度化。加强备课组自身建设,准时参加每周二的备课组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请假。备课组开展互相学3、争取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4、坚持听课制度:按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人不少于16节,力争超额完成听课任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5、日日清、周周清、章章清的措施。日日清主要以每课的课后练习为根据,确保每一位同学必须掌握必做题部分的试题,周周清每两周一次,为每位同学及时复习数学做好铺垫。章章清以每章单元测验为依据,年级统一评分标准,力争全级数学水平稳中有升。6、测验后及时总结分析,主要包括:(1)各班和全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7、认真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评价】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评价内容:①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学习本册课本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声音、做作业的质量、上课的表现等等。②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推磨式的方法,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帮助组内或组间同学解决问题和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对每节课的学习情况、课堂纪律和达标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不断的反思自己,查找原因,提升自己。结合学生的组内评价评价,所有得分在学期末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用。③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平台评价。数学学科具有的应用的广泛性,使其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利用④学校评价:可以是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特长的发挥,对学生进行评价。⑤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口头的评价。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等活动后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评价指标:①过程评价: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②结果性评价:纸质测试3、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①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统一指标,按等级评定②结果性评价按100制评分。每节课争取百分之八十的达标率,未达标的同学课下重点辅导。【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条件或者资源】学科特点和便捷的科技信息辅助数学教学。1、生活资源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基本图形使用在课堂上,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比如本校地板砖上的“弦图”、足球图案。也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超市的买卖,体会进价、售价、利润率等。3、社会资源关注社会中的具体实例如:出租车收费、节约能源、三孔古建筑等社会资源,科技发展动态,收集最新科技信息,和对应的教材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百度文库、中学学科网、中学数理化网、21世纪教育网和人教网等网站资源。精选视频资源,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简单化,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制作或下载配套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5、学校资源利用图书馆资源,查阅资料,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科技论文,让学生进入图书馆完成。除了教材之外,《教师用书》等教辅资料是教学的好帮手。在利用好教辅材料的同时,对使用的教材学会整合,做好课程的二次开发,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