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B39南京市地方标准DB3201DB3201/T053—2004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生产技术规程2004-11-20发布2004-12-20实施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01/T053—2004I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本标准贯彻执行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芳、方贵平、何建桥、方中友、冯吉庆、姜小龙、姜玉财。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4年11月20日。1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生产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技术、采收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平菇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熟料经过蒸汽灭菌的培养料。3.2封口菌丝长满培养袋袋口的料面。3.3菌丝修复子实体采收后,菌丝体上的采菇创口长出新菌丝。3.4转潮期一潮菇采收结束到下一潮菇蕾长出之前的一段时间。3.52低温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6℃~18℃的品种。3.6中温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13℃~26℃的品种。3.7高温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16℃~30℃的品种。4栽培环境条件4.1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近水源,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4.2栽培设施4.2.1菇棚塑料棚,菇棚南北向,具备遮光、通风、保温、保湿条件,应有散射光。4.2.2菇房菇房坐北朝南,具备窗、门通风装置和保温、保湿条件,应有散射光。4.2.3床架菇房内可以设置床架,床架呈南北向排列。床架底层离地面不少于15cm,顶层离屋顶不少于150cm。床架宽70cm~90cm,层间距50cm~55cm。4.2.4分室菌丝培养和出菇栽培应分室进行。菌丝培养室与出菇房应不少于50m的间隔距离。4.3基质基质应符合NY5099-2002的规定。4.3.1适宜配方4.3.1.1棉子壳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5%,石膏2%,过磷酸钙2%,石灰1%。4.3.1.2破籽棉培养料配方:破籽棉94%,石膏2%,过磷酸钙2%,石灰2%。4.3.1.3稻草培养料配方:稻草(粉碎)75%,麸皮20%,花生饼、豆饼或菜籽饼粉3%,石膏1%,石灰1%。4.3.1.4玉米芯培养料配方:玉米芯(粉碎)88%,玉米粉5%,米糠5%,过磷酸钙2%。4.3.2基质处理采用蒸汽灭菌或发酵处理。5栽培季节5.1秋季栽培播种期8月中旬~10月上旬。中温品种适宜播种期在8月中旬~10月上旬;中低温品3种适宜播种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低温品种适宜播种期在9月上中旬。5.2冬季栽培播种期11月上旬~12月上旬,播种适期11月上中旬。低温品种适宜播种期在11月上中旬;中温品种可以延迟到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5.3春季栽培播种期2月上旬~3月上旬,播种适期2月中旬~3月上旬。中温品种2月上中旬播种,中高温品种2月下旬以后播种。6生产技术6.1熟料栽培6.1.1拌料根据当地资源选择培养料配方,按料水比1:1.1~1:1.3拌匀培养料,适宜培养料含水量为60%(即用手紧握培养料,指间有水印而不形成水珠),堆置2h~3h后装袋。6.1.2装袋6.1.2.1塑料袋规格和要求应选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塑料筒(袋)装料。塑料筒(袋)适宜直径17cm~22cm;适宜长度:塑料筒50cm~55cm,塑料袋33cm~40cm;适宜厚度0.025cm~0.04cm。表面无微孔,塑料袋封底完好。6.1.2.2装料用手工或机械装入培养料,料松紧适度、一致。袋口直接封扎或套颈圈封扎。操作应轻拿轻放。6.1.3灭菌6.1.3.1高压蒸汽灭菌将栽培袋有序排入灭菌锅,袋与袋之间留有空隙。盖严锅盖,勿使漏气。关上排气阀点燃热源或通入蒸汽,当压力上升至0.22kg/cm2~0.33kg/cm2,排除锅内冷气1次~2次。灭菌压力和时间:1.5kg,1.5h~2h,或1kg,3h~4h。灭菌完备待压力降至“0”后,打开排气阀,排出水蒸汽,利用余热烘烤0.5d~1d。栽培袋取出放置冷却室或缓冲间,冷却后接种。6.1.3.2常压蒸汽灭菌灭菌温度和时间为96℃~100℃,8h~10h,停火后利用余火焖0.5d~1d。6.1.4接种6.1.4.1菌种6.1.4.1.1菌种要求采用棉子壳菌种或麦粒菌种,菌种质量应符合《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6.1.4.1.2菌种用量4一头接种的(塑料袋):每瓶(750ml)菌种接种20个~25个栽培袋;二头接种的(塑料筒):每瓶(750ml)菌种接种10个~12个栽培袋。6.1.4.2接种前消毒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帐)或超净工作台中接种。接种前按无菌操作程序对接种环境、工具、菌种瓶表面等进行消毒,保持无菌的接种环境。6.1.4.3接种方法拔去菌种瓶瓶口包扎物,灼烧瓶口和接种工具。然后用接种扒将菌种扒成蚕豆粒或核桃粒状大小,从袋口接入栽培袋,菌种不可扒得太碎。接种后迅速扎好袋口,及时更换潮湿的袋口包扎物(替换的包扎物需经灭菌处理)。6.1.5培养菌丝6.1.5.1排袋一头接种的栽培袋竖放在栽培架上,袋与袋之间留有一定间隔;二头接种的栽培袋呈“井”形排放。温度低于18℃,栽培袋可排成墙式,高度不超过5层。6.1.5.2发菌期管理6.1.5.2.1温湿度管理温度控制在24℃~25℃,最高不超过28℃,空气相对湿度为65%~68%。高温季节应每天检查培养室温度,当温度高于28℃,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加强通风换气,高温期间于早晚、阴雨天开门窗、排风扇,适温季节全天侯开门窗,冬季于晴天中午开门窗通风;遮光保持黑暗或弱光。6.1.5.2.2污染检查接种后3d、7d、15d各检查一次杂菌污染情况,及时剔出污染袋集中处理。6.1.5.2.3发菌检查接种后3d~7d检查菌种块萌发生长情况,接种后7d菌种块仍不萌发的栽培袋,应及时剔出回锅消毒、补接种。一般接种后7d菌丝封口,25d~30d菌丝长满袋。6.1.5.2.4通气处理直接封扎的栽培袋,接种后7d~8d,当菌丝封口后,用医用针头在扎口周围扎15个~20个微孔通气。6.1.6出菇期管理6.1.6.1排袋两头接种的栽培袋,码成墙式两头出菇,一般码4层~5层,冬季可码6层~7层;一头接种的栽培袋,一般立着排放在层架或地上。揭去袋口包扎物。6.1.6.2温湿度调节和通风根据生产季节,一般用塑料膜、遮阳网或草帘调节菇棚温度。出菇期间,菇房温度控制在10℃~18℃,最高不超过22℃,最低不低于5℃,保持±5℃的温差;空气相对湿度调节5到80%~95%;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出菇房充足的氧气。6.1.6.3转潮期管理一潮菇采完后,清除死菇残柄,停止喷水3d~7d,开门窗大通风,待菌丝修复后再进入下一潮出菇期的水分管理。6.2发酵料栽培6.2.1堆料发酵堆料前翻晒培养料2d~3d,选择温暖的晴天进行堆料发酵。培养料加水拌匀后在水泥地上堆成圆锥形,每堆至少250kg~300kg干料,稍拍实后,用竹杆戳5个~6个通气孔,加盖薄膜。堆后1d~2d料温达到60℃时翻堆,将四周的培养料放在堆中,堆中的培养料放在四周。翻堆时按配方加入石膏、过磷酸钙和1/2的石灰辅料,次日料温达到60℃再翻堆一次,加入另一半石灰。第4d~5d料温再升至60℃时,摊开料堆调节含水量至65%、pH值7.5~8.0,待培养料冷却后装袋接种。6.2.2装袋接种6.2.2.1塑料袋规格选用厚0.025cm、直径20cm~24cm、长50cm~55cm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装料前用缝纫机调至粗针码,在筒袋上扎4~5行小孔,并将筒袋的一端用绳扎好。6.2.2.2装袋接种分层装料、接种。在每袋培养料的中间分层放2层~3层菌种,两头各放一层菌种,菌种均放在扎孔处。每个筒袋装料2.5kg~3.0kg,用种量为培养料干料的10%~15%.6.2.3发菌期管理栽培袋呈“井”型排放。最适温度控制在22℃~23℃。其它管理同6.1(熟料栽培)。一般接种后20d~25d菌丝长满袋。6.2.4出菇期管理25d~30d,当袋内出现小菇蕾时及时开袋出菇。出菇期管理同6.1。7采收菌盖边缘完全平展前及时采收。采收时整丛起收,用手捏住菌柄下部轻轻扭下,不应带出培养基。鲜菇应轻拿轻放,用小刀削去菇柄基部,及时销售或加工。8病虫害防治8.1主要病虫害和有害动物8.1.1主要病害:绿霉、青霉、根霉、毛霉。8.1.2有害动物:老鼠、蛞蝓。8.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抓好培养料灭菌,接种环节的无菌操作,菌丝生长期间的温度、通风管理,菌丝培养室、出菇房及周围环境消毒等。药剂防治应执行GB4285和GB/T83216的规定。8.3预防措施8.3.1培养料灭菌按照6.1.3操作要求,抓好培养料蒸汽灭菌,按照6.2.1抓好培养料发酵处理。8.3.2熟料袋无菌操作接种8.3.2.1接种箱(帐)操作程序a)接种箱(帐)置于干燥清洁的房间内,接种时应关闭门窗。b)接种前一天用烟雾杀菌剂“菇保一号”消毒接种箱,用量为2g/m3,密闭熏蒸24h。c)将待接种的栽培袋和接种用具放入接种箱内,开启臭氧灯20min~30min或用“菇保一号”熏蒸40min杀菌。d)接种人员用75%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菌种瓶外壁后,再伸入接种箱进行接种操作。e)接种时掉落的菌块或打碎的容器,应用酒精棉球收拾干净后再继续工作。f)接种完毕,将栽培袋和接种用具全部搬出,用75%酒精棉球擦拭箱内各个部位,保持清洁干燥,并开启臭氧灯或紫外光灯20min杀菌。8.3.2.2接种室操作程序a)使用前一天先在缓冲间和接种室的空间喷少量清水,将栽培袋、接种工具和工作衣、帽、鞋等放入缓冲室,关闭门窗用“菇保一号”熏蒸灭菌。b)接种人员进入缓冲室后随即关门,更换无菌工作服、鞋、帽,戴好口罩,将所需物品搬入接种室,然后关闭接种室门,开启臭氧灯30min~40min。c)接种时关闭缓冲室、接种室门,接种操作时动作应迅速、轻巧。用过的火柴杆、棉球、废物应放入容器内,不得丢落在地上。其它操作要求同8.3.2.1(接种箱操作程序)。d)接种完毕搬出栽培袋,将桌面收拾干净,用杀菌药液擦净台面及地面。8.3.2.3超净工作台操作程序a)将栽培袋和接种用具放入已灭菌的接种室内,关闭门窗,打开紫外光灯或臭氧灯20min~30min杀菌。b)接种前开启超净工作台运转20min~30min。c)工作人员穿无菌工作服、鞋、帽,戴好口罩。工作时严禁搔头、快步走动、开门。接种操作时,动作应迅速、轻巧。d)接种完毕搬出栽培袋,将桌面收拾干净,用杀菌药液擦净台面及地面。8.3.3优化栽培环境按照6.1.5.3条和6.2.3条要求,重点抓好菌丝生长期间的温度和通风管理,高温季节要加强培养室通风,及时采取降温措施。8.3.4生产环境清理、消毒8.3.4.1生产环境清理7一个栽培周期结束后及时清出栽培袋、打扫菇房(棚)及周围环境,将培养料运出,远离菇房集中处理。打开门窗通风降湿,并空茬2月~6月或更换生产场地。8.3.4.2菇房消毒8.3.4.2.1物理消毒:夏季高温期间,关闭棚门焖棚15d~20d。8.3.4.2.2药剂消毒:菌丝培养室和菇房(棚)在每一季的生产使用前,应连续进行2次药剂消毒。用10g/m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