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定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n卷两部分。共两个大题,40个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n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收答题卡。卷I(选择题,共54分)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54分)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B.C中渗透压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C.A中缓冲物质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渗透压D.图中A、B、C中稳态的维持均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共同完成2.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场所B.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C.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人血液,血液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D.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免疫无关4.医生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B.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淋巴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血浆—组织液一血浆靶细胞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时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发挥作用,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6.下图表示4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其中①②③分别是3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神经元④只接受②和③的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4个神经元之间构成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突触B.当①②③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④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C.若①和③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会导致④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D.信号只能由②—④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7.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8.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下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己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神经元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9.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神经类毒品。下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的形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其中的多巴胺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C.由图可知,可卡因进人突触间隙后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D.结构③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10.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B.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分布在神经细胞上C.完成反射活动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D.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未梢可能形成多个突触小体11.下图是髙等动物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代表器官,a、b、d、e代表物质,①、②和③代表过程。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不合理的是A.雌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输后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B.图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A处C.血液中雌性激素含量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相对稳定D.该雌性激素通过影响DNA的复制过程调节代谢过程1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B.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13.右图是人体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及其相关调控关系的模式图,图中X、Y表示相应内分泌器官,序号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是下丘脑B.②是促甲状腺激素C.③对X、Y的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④由Y合成后释放到内环境中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引起人体产生渴觉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理活动D.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有关细胞的免疫效应15.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骨髓中大量生成T细胞的结果16.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A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A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豁肌活动减弱C.A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A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17.2018年8月,浙江有一女孩因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外毒素米酵菌酸污染的黑木耳而中毒,出现脏器衰竭。实验研究中,给从未接触过米酵菌酸的受试者皮下注射微量的米酵菌酸后,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此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体中含有足量的该毒素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该受试者对米酵菌酸过敏B.机体对米酵菌酸的免疫必须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完成C.米酵菌酸抗体的首次产生需要米酵菌酸刺激B细胞D.若受试者注射米酵菌酸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18.人体免疫反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变化情况的是19.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由图示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某些激素经血液运输到图示部位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进入细胞,激素和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B.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可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C.所有免疫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都会缩短D.浆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细胞,其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发达,细胞中发生核DNA复制、转录和翻译20.如图表示的是某同学做的两个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一所示的实验证明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后,部分生长素分解B.图一中置于黑暗处的胚芽鞘尖端不能进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图二所示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D.图二中根处的生长素运输需要消耗ATP,但茎处的生长素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21.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下图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①的生长素浓度比②的高,促进作用更强B.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C.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D.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22.若某幼苗已表示出向光性,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上图中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A.大于mB.大于m,小于gC.大于m,小于2mD.无法确定23.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乙对微型月季插枝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B.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促进生根的最适D.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枝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24.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乙图中四个点中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25.如图(a)表示在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a)显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B.图(a)显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C.图(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时促进甲和乙生长的效应一定不同D.图(b)中生长素浓度不同时促进同一种器官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26.“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中的作用相互拮抗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D.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27.研究小组探究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NAA对扞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A,观察指标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C.适宜浓度的NAA主要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根伸长D.实验所用枝条要用不同种植株的枝条,且每个枝条保留侧芽的数量可以不同2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②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③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蒸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④植物激素能够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的信息.⑤植物横放状态下茎的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⑥植物激素的形成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⑦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A.②④⑥B.③⑤⑦C.②④⑥⑦D.①③⑥⑦29.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种群的数量特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年龄组成,可预示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丁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对种群密度定期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30.下列有关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等距取样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取样方法B.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调査跳蝻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D.标志重捕法中,因捕获后的动物难以再次被捕获,故会导致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31.如图为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呈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