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育星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材料说的是,通过相应的制度使诸侯遵守分封制规定的统治秩序,故C符合题意。2、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的是,司法机关与监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冤假错案。。A和C都为负面效应可以排除。B项以偏概全。故D项正确。3、解析:根据血缘关系世代享有特权既不符合自下而上,也不符合自上而下排除A。B和D不符合自上而下,符合自下而上。科举制最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4、解析:分封制的弊端是地方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弊端是中央权力过大。中央集权应该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即可实现天下大治。故B项正确。5、解析:从材料的意思来看,没有证据不能定罪,体现“疑罪从无”的原则。故C项正确。6、解析:长期专制可排除C项,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可排除B和D。故A项正确。7、解析:权力的纵向划分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只有C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8、解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是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反映的是商品输出,第三次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反映的是资本输出。故B项正确。9、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认为,民众觉悟太低,只能“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孙中山坚持“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故A项正确。10、解析:题干指出五次“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情况,只能强调军事上的错误。思想问题的解决是在以后的“整风运动”中完成的。这就是“遵义会议”的特点。故C项正确。11、解析:从“至少要费十八个月”可知蒋介石是主张持久抗战的。但从“国际形势的变化还了得”一句可知,他主要寄希望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故D项正确。12、解析:因为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后方挖蒋根”指的是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摧毁蒋介石所依靠的阶级基础。故A项正确。13、解析:“结束了对骂状态”应是在“日内瓦会议”之后,排除A,“日本赶紧拥抱北京”指的是中日建交。由此可排除C和D。故B项正确。14、解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台湾方面不予认同。“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双方都不认同。“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仅台湾方面认同。C项是双方的共识。故C项正确15、解析:从题干可知,前提就是政权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要实现这个前提就要利用革命手段。故C项正确。16、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干预的本质”是“强者的统治”,“干预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异议和谴责”,故D项正确。A、B、C与现实国际政治不符合。1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构图第一个空白部分可以填“千耦其耘,集体耕作”,第二个空白部分,可以填“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故B项正确。18、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商业资本助推土地兼并,低价推高,地租率下降;地租率的下降又抑制了商业资本购地行为。故B项正确。19、解析:用排除法。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推行抑商政策,故A排除。B项错在界限趋向消亡。D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人社会地位高于农民。故C项正确。商人营商环境比原来有所改善。20、解析:资本主义萌芽有两条途径,一种是手工业者的分化,另一种是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此题考查的是第二种。故B项正确。21、解析:注意A、D两项的异同。三角贸易中欧洲、美洲是共同的。A项突出了非洲,D2项突出了亚洲。中国属于亚洲。故D项正确。22、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荷兰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海上马车夫”。英国的《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违背了自由贸易精神。故D项正确。23、解析: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资本主义领先世界,提倡自由贸易,工业资产阶级代表也进入议会。因此,体现贸易保护主义的《航海条例》被废除。故C项正确。24、解析:题干所指现象是职业经理人的大量出现。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经理人出现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范畴。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5、(1)背景:新生政权面临威胁,人民民主政权需要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新生政权面临挑战;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的顺利发展;中苏建交,苏联的影响。(4分)(2)关系:两者都是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基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到1954年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1954年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人民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每点2分,4点7分)(3)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2分)(4)认识: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具有伟大的开创性;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是根据中国国情而建立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2分)26、(1)发展演变:商代就已出现商人,商业区域广泛,形成“工商食官”格局;战国时期,“工商食官”被打破;秦汉时期全国商品流通普遍;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并出现纸币;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每点1分,共5分)主要因素: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的政治环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3分)(2)变化:银行、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百货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相继在中国出现。(2分)评价:给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进程。(答出其中任意2点4分)27、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之路。(3分)阐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和物种也传到中国,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等外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传播到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日益本土化。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融合发展的载体。(9分)28、(1)趋势:内阁由咨询机构向权力机构演变;内阁组建与政党联系日益紧密;对政务的处理形成内阁协商一致的惯例。(3分)影响:英国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君立宪制也得到完善,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分)(2)不同之处:英国适应近代政治实践的需要而形成,惯例、议会的推动起重要作用;中国清政府为延续统治被迫推出,民主政治运动起了推动作用。(4分)简评:从形式上看是民主宪政的创举,但从意图、组成人员来看,是一场骗局,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高涨。(2分)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