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上的职能定位团市委宣调室陈红梅就业创业是关系民生与稳定的重大问题,青年始终是新增就业创业主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青年当前面临的就业创业压力比较大,就业需求也最强烈,大量的青年,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由就业创业矛盾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就业创业已经成为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一直都是党政关注、社会关心的焦点和热点。团中央书记陆昊强调“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贯彻落实党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精神,举全团之力推进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历来“高举旗帜跟党走”的共青团组织,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上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已经成为全团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准确定位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新时期共青团的职能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与党有着特殊的政治关系。共青团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组织目标始终是围绕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展开的。1、政治职能。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告诉我们,青年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由于青年的未定型和可塑性空间,青年总是在发展中走向成熟,在成熟中走向分化并分别融入相应的阶级和阶层,所以青年历来是是各阶级各阶层争夺的有生力量。正因为如此,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贯主张教育青年、争取青年、赢得青年,以便使他们成为现实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成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存在的价值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履行好其政治职能,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好青年培养教育好青年,始终把最广大的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社会利益格局已经从全体人民利益一致,转向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并存。在这种分化中,由于青年相对弱势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在成长发展中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利益关系上,并成为青年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适应社会变革和青年群体的分化的新特点,如何有效地团结凝聚青年,帮助维护青年,培养教育青年,就需要共青团组织通过针对性的改革,保证其政治职能继续有效地发挥。通过新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地服务青年的具体利益,从而实现团结青年赢得青年的终极目标,使共青团的政治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加强。2、政府职能。伴随中国改革的逐步深入,青年事务越来越成为一个客观的现实存在,越来越凸显出其政府事务的特点。任何社会,只要有青年,就会有青年的求学、就业、成才、健康和婚姻家庭等问题,也就有了青年事务。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面临着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也面临着解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与提高经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等重要。共青团协助党和政府参与社会管理,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需要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机构代表政府统筹青年事务管理,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促进政府青年事务的良性运行;需要一个权威性很强的机构代表政府统揽青年事务大局,按照党的培养目标制定青年发展规划和青年政策,构建青年发展指标体系,促进青年立法,并以此为依据对青年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青年事务管理进行监督检查;需要一个整合性很强的机构来代表政府充分整合和有效配置青年事务管理的各类社会资源,科学合理地分配和协调各方利益,管理相关社会团体(社团)和中介组织,构建各类社会服务平台,购买政府对青年的相关服务,实现政府青年事务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青年事务管理机构在职能和实际作用上是不可替代的,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事务管理的必然趋势。多年来,共青团越来越成为兼有政府青年事务的准政府组织,负有满足青少年福利需求的职责。特别是面对青年问题的日益凸显,青年事务的逐渐发育成熟这一部分职能应该成为共青团实现其政治职能的一个重要途径。3、社会职能。共青团是一个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负有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竭诚服务青年的重要使命。一个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与该组织服务工作对象的能力,与该组织获得物质、人力政策等资源的能力是成正比的。新的形势下,共青团要更好地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就必须不断发育和拓展组织的社会职能,通过构建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广泛的社会联系网络来拓展获得社会资源的渠道,就必须不断强化自身服务青年的手段,按照“小机关、大事业”的发展思路构建青年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尤其是服务青年,是这些年共青团对自己社会职责的新拓展、新概括、新提炼。尤其在社会化大生产协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的形势下,共青团必须突破单纯依靠条块力量实现目标的约束,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不断拓展和履行好社会职能,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对青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团结凝聚青年的使命。二、当前青年就业创业现状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增长迅速,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还是413万人,而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激增到611万。20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比往年要严峻得多。据教育部统计,每5个大学毕业生有1个找不到工作,即今年至少有15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加上2008年尚有100万没找到工作,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其艰难。接受过良好正规教育的大学生就业尚且如此,对尚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其他广大青年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另外,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的影响,对就业创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在国际国内艰难的经济形势之下,在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困难之下,产生了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这道难题。解剖青年就业创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制约青年就业的瓶颈仍然突出。青年已经客观认识到“学历不够”和“缺少技能”是影响就业的直接和主要因素。但青年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多数青年对电脑、外语和机电等方面的技能有诉求,但是自费参加相应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却并不高,多表示“看情况”,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究其原因,首先当前市场上的技能培训机构很多,培训效果也参差不齐,这给青年选择好的培训机构带来困惑;其次,技能培训的费用也是青年决定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一项因素。2、青年对创业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青年对创业的认识比较狭隘,对创办实体比较认同,对创办一些事务机构或项目团队不认同是创业。而“劳动自主自由”、“工作轻松”、“空闲时间多”是青年人认同工作的三大原因,许多创业青年选择创业正是看重了创业的自主自由,不会受到单位工作时的束缚,但这不应该成为青年选择创业的正确原因。说明青年只看到创业成功的鲜花和掌声,而对创业过程中的艰辛、风险压力估计不足,这往往是青年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3、扶持青年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资金支持”、“好的项目”和“创业经验”是创业青年迫切的需要,但超过九成的青年未参加过创业培训。从融资渠道看,大多数的创业青年是通过“家人或朋友支持”,而来自“政府提供”和“贷款”等渠道的资金支持却相对少。总的看,近八成的创业青年“还未受到过政府帮助”,仅有很少部分的业主曾在解决资金、场地、项目技术等方面得到帮助。三、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共青团职能定位的依据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转变为带领人民谋发展的执政党,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要完成这样的组织目标,就要根据共青团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明确共青团的职能定位。1、政治需要。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需要共青团作为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以承载民族复兴伟大希望,保证共产党人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2、发展需要。以规划并推动社会发展、管理公共事务、维系社会稳定为己任的各级政府需要共青团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协助管理青少年事务,从而推动青年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并使广大青年更好地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成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万能政府”的终结,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方兴未艾。在“有限政府”难以顾及的领域,第三部门蓬勃发展,并以公民社会自我服务的方式填补了政府管理的许多“缝隙”。事实上,在满足社会多元需求方面,群团组织的作用已经得到政府越来越多的鼓励与支持。无论是发达国家对社会第三部门的扶持,还是我国沿海开放地区对共青团协管青年事务的探索,都已经表明,通过恰当的行政赋权方式,共青团完全有能力为政府分担更多的青少年事务管理责任。3、利益需要。青年群体需要自己的利益代表,在参政议政的各个平台上反映他们社会参与的全面诉求。党对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党领导的群众组织代表各自应当代表的群众利益得以实现的。青年处于人生需要的高峰时期,面临许多儿童少年不曾遇到、老年人已经解决的特殊的发展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青年对执政党和政府、对社会的态度。在一般情况下,青年自身拥有的青春的张力以及他们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相对边缘的地位,使他们很容易渴望变革,成为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力量。但是,社会变革并不总是让青年成为受益者。因此,青年选择认同或偏离常常与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境遇密切相关。当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受益、或虽然暂时没有受益却能够感觉到社会的关爱时,主动融入现有的社会秩序并为完善这种秩序做建设性努力就会成为他们主动的选择;当社会变革使他们成为受害者、或者使他们感觉自己受到损害时,对社会的离心倾向和偏离行为也会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因此,共青团对青年利益的正确代表和依法维护,是促成青年与社会良性互动、引导青年在建设性领域释放自身能量,防止青年群体发生非社会和反社会行为的重要的减压防震机制,也是在维护人民整体利益前提下,表达青年意愿、保障青年具体利益的重要载体。四、实现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职能的途径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作用下,做好广大青年的就业创业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广大青年解决切身困难,是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最好体现。共青团组织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最大程度的服务好广大青年,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创业。1、通过选树青年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举措,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一要引导青年坚定信心,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估量自身能力,只有端正心态、加强培训、提升技能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好办法。二要引导青年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应当降低择业要求,先就业再择业,同时形成自主创业的意识,看到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三要引导青年正确看待创业,充分认识创业的艰辛和困难,既要鼓励创业,又要让青年在创业前做好充足的准备。2、完善以市场配置、政府推荐互补的择业机制,强化政府在提供技能培训中的作用和地位。市场配置是青年择业的主要方式,但政府推荐应该作为有力补充,理应成为困难青年择业的首选方式,要尽量为未就业青年提供合理可靠地就业信息,加强与企业联系,广泛建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强化合作机制,为青年提供更多合适的就业机会。要加强对就业形势、市场变化的分析和评估,掌握就业岗位动态变化,及时公布各行业岗位需求、工资待遇等信息,为青年自主择业提供服务。针对青年反映的“缺少技能”,以及对参加培训抱有的“看情况”的态度,要进一步加大为青年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降低青年提高技能的成本。要帮助青年辨别遴选可靠权威的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机构信用评估,争取长期合作机制。要加大培训宣传,鼓励青年参加技能培训,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尝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参与技能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青年给予学费减免或补助。3、探索资源整合、共驻共享的新渠道,着力打造一条龙、全方位扶持青年创业的政校企青年创业服务联盟。资金、项目、政策、培训、导师五个因素是关系青年创业成败的核心因素。创业青年普遍缺少这些资源,而社会上有很多专业机构从事创业服务和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工作,通过打造一个政校企三方合作的创业服务联盟,通过整合政府、金融、媒体、企业等各方面资源,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导航、创业见习、创业孵化、创业沙龙等各项服务的非赢利性专业组织,专门为青年创业者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