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最新资料推荐------------------------------------《9加几》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一帮一城乡校际联合教研活动《《9加几》教学设计平定县实验小学戎芳芳教材分析:《9加几》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学生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首次探索,凑十法作为一种新的数学思维模式,首次进入学生的视野,可以说给学生的视觉和思维带来了双重冲击。凑十法本身蕴含着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进行计算,从而达到简便的目的。这一数学思维模式的思维含量明显增加,技术含金量比10以内的加减法更加复杂和繁琐,可以说9加几的算理和算法的探索是学生抽象性数学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教学目标:1.理解9加几的算理,掌握9加几的算法并正确计算。2.经历9加几的算理形成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渗透转化思想和函数思想。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善于思考,勤于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9加几的算法并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笑脸若干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1.复习铺垫10+3=10+2=10+8=10+6=10+5=10+7=10+9=10+1=10+4=(1)学生一条龙口算并思考为什么算得这样快?(2)归纳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2.观察思考(1)观察酸奶情境图,搜集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4=(3)思考并交流:9+4=?你是怎么算的?(设计意图:本着生活数学生活的大课程观,我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了平定县政府为寄宿学生提供免费早餐奶的生活情境,先让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一共有多少盒?的数学问题。接下来,问题解决由思维层面走向技术层面,着重解决如何计算9+4的算理和算法问题。旨在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即算法多样化。)二、感悟算理,构建算法(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看课件动态演示凑十的全过程,学生观察。3.摆用小棒代替酸奶摆一摆,亲身体验凑十的过程。4.想教师讲述,学生闭上眼睛回忆刚才摆小棒凑十的操作过程。最新资料推荐3/65.说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6.填把刚才的凑十过程记录下来。(设计意图:凑十法的核心就是凑十,怎么凑?给谁凑?这是一个技术活,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基本思维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看和摆是引导学生建立动作的认知结构,想和说是建立映象的认知结构,填的过程就是在提高学生符号的认知结构,这也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看、摆、想、说、填这一系列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去感知凑十算理的形成过程,使凑十的数学模型建构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二)迁移类推,加深理解1.在右边已有4根小棒的基础上增加1根小棒,操作并交流9+5的算法。2.不摆小棒,自己独立填写9+7的计算过程。(设计意图:由9+5的动手操作环节到不摆小棒直接填写9+7的计算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由直观走向抽象,9+5和9+7的算理探究不仅是9+4凑十个例的延展,同时也承担着归纳总结算法的任务。)(三)观察比较,概括揭题1.观察9+4、9+5、9+7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9加几)2.思考:在计算9加几时,凑成的10要和谁相加?(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养花需要浇水,而浇花需要一次性浇透,不能天天浇,水过地皮湿的话,花是长不好的。所以,我引导学生经历凑十法的算理形成过程并比较分析算法的过程,就犹如浇花一般,一次性地把花浇透了,把算理植根于学生的心间,把凑十的表象印在学生的脑中,教学也就事倍功半了。)三、巩固应用,拓展提升1.对比性练习(做一做第2题)(1)观察比较:9+1+2和9+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猜想: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一样吗?(3)验证:口算得数验证猜想。(4)迁移:计算其余两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设计意图:这一练习,旨在突出凑十的具体方法。在处理这道题时,采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2.拓展性练习(做一做第3题)(1)独立口算,把结果填在书上。(2)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归纳小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变小),和也随着变大(变小)。(4)观察和个位上的数字和加号后面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5)最新资料推荐5/6思考交流:为什么会少1?1去哪儿了?(6)发散思维:出示算式9+□=1□,学生自由填数并计算得数。(设计意图:这一练习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体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完成了教材要求的渗透函数思想的教学目标后,我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素材,继续挖掘更有价值的东西,让学生横着观察每一个算式中和个位上的数和加数的变化,发现出和个位上的数比加数少1的关系,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少1?1去哪儿了?这个问题直指算理的核心,使算理得到了升华,学生也就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3.强化性练习课件出示练习二十第2题,教师说算式,学生抢答得数。(设计意图:计算课的教学要以算理为切入点,最后要落到算法上,理解算理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算法,而掌握算法之后必须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生掌握的怎么样呢?让学生抢答得数的强化性练习就为检测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提供了一个平台。)四、总结评价,回归生活计算各自小组的笑脸张数,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设计意图: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最后也应回归到生活中去。课末,我利用小组评价的结果,让学生计算各组的笑脸个数,这不仅是激励评价的总结过程,同时也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此时可以真正地体会到9加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