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生易学资料合辑(1)第一部分《张氏易说》、易学入门致学习“易经”的朋友们张延生为了推广易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推广学习易经的经验。欢迎大家多提宝贵建议。在栏目中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学习的重点是理、象、数、占(实践)四个方面。我们要尽量克服那种“读死书,死读书,泥于古,而死于句下”的书呆子的教学方法,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原古的“易经”与现代的科学结合起来,形成一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新型科学。我们古代的科学思想基础包括:阴阳学说;易经学说,包括先天自然之易(河图、洛书)、先天易、连山易、归藏易、后天易、孔子之易、现代易等;干支学说,包括十天干学说、十二地支学说、六十甲子学说五行生克治化学说,包括阴阳五行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我们如果能掌握这些学说,对古代的各门学科知识就容易了解了。故要想学习古代科学文化,必须懂得这些世界观及方法论。而在这群学说之中,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学说是“易经”学说。“易经”学说是不是用来算卦甚至迷信的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看看历史。《四库全书》收集了我们祖先从天文到地理、从科学到文化、从生命到非生命体、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等各行各业的知识,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巨著。在这部巨著中,放在最前面位置的是“周易”(收集了三百一十七部“易经”传着),说明“易经”在我国历史上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部经典。《古今图书集成》这部巨著,首经也是“周易”。《十三经注疏》(收集我国历史经典巨著十三部)其首经还是“周易”。连儒家学派必修之书《四书五经》的首经也还是“周易”。中医的“内经”、“伤寒”、“难经”也是以“易经”为指导的,故有“不研易,不可为良医”,“不研易,不足以言太医”之说。整个道家的巨著《道藏》中,无处没有“易经”、“八卦”的踪迹。实际上,不懂得“易经”根本无法看懂道家指导炼功的书。直至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气功功法,往往都与“易经八卦”、“易经六十四卦”相联系。我国古时作战的指导书籍,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无不与“奇门遁甲”、“易经八卦”相联系。古代的历法、气象、风水(现在西方称之为“环境生物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生理学”)、建筑、城市布局、水利建设、社会治安等等,都离不开“易经”的指导。“易经”不单单是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的书。虽然远古的人类开始用她来算卦、占卜,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通过实践的印证,发现了大自然的根本规律性,将这些带有根本性的规律写成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书──这就是“易经”。“易经”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能使用的一种知识。“易经”主要包含了哪几种思想?她包含“变易”、“易简”、“不易”三种思想。“变易”:“易经”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发展的、变化的。“易经”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变而通之以尽利”。“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能。”“变通者趋时者也。”“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些话,都说明“易经”以变为其看待世界的主导思想。“易简”:又名“简易”,按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哲学上叫“抓住主要矛盾”或“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易经”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易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易广矣,大矣。”“易道广大习备,有天道矣,地道矣,人道矣。”“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些话,说明了世界间事物及其复杂性。如果没有一种简明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不能认清万物规律性的。如果能按“易经”的指导思想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就能达到复杂问题简单化,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例如,现代医学研究一个人大概有三万多个课题,形成了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科学。如果将这三万多个课题的共性找出来是非常困难的。而我们的祖先在“易经”理论的指导下,把复杂的人类,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老人、小孩、男的、女的,通过简单的十二条经络就统一起来了。“易简”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简捷之意,再复杂的事物用“易经”的方法就能很简便地得出结论,找到了事物主要规律。“主要矛盾一解决,其余矛盾迎刃而解。”“不易”:“易经”中另一个主导思想,是说世界一切物质虽然看起来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不管它系统再大或者再小,其“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是不变的。易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么,“易经”又是以什么为思想的表述呢?是以“卦”的形式为表述。“卦”又是以什么来表述呢?是以“象”的形式为表述。易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观象系辞,圣人则之。”“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也。”就是说“易经”的思想是以干、坎、艮5、巽、离、坤、兑代表的八种抽象结构形式类型表示总体规律的基础的。又以八个经卦(俗称八卦)所代表的具体的形象为表述。比如,干卦具体代表:天、君、王、马、金、玉、圆形、大赤色等;坤卦代表:地、母、民众、牛、瓦、土、方形、黄色等。其它卦的具体形象表述请参看“易经”说卦一章。我们将要学习的《周易卦象》一书,还有《周易概论》中“关于易象”一节,都谈及这个问题。这在“易经”中称为“八卦之象”。对这些“象”一定要搞熟,否则无法学习“易经”。除了这些“象”以外,还有《周易概论》中“关于易象”一节中的“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包括:互象、四个爻之间的连互、五个爻之间的连互)等,是我们学习“易经”的基础。今后,我们还要学到“反对之象”、“交错之象”、“半象”、“飞伏”、“游魂”、“上下”、“内外”、“前后”、“往来”、“左右”、“平列”、“悔贞”之象等思想方法,将对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全面的、较完善的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周易概论》作为我们学习“易经”的第一本指导书,是因为它综述了我们学习“周易”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上人们在研究“易经”时所用的专用术语(承、乘、比、应、据、中、正)、专用定律(各种“象法”)。如果对这些东西搞不清楚,是无法学习“易经”的。这本书还论述“易经”的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还有“疑难卦爻辞辨析”,以及最新成果关于“马王堆帛书易经”的分析,给我们学习“易经”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来信提出,我们将根据大家提出的共同问题,予以指导。易经,中国文化的源头张延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壮丽的历史画卷,同时亦给我们构筑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神秘殿堂。提到中国文化,使人自然想起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皇帝内经》的代表的中医体系。而《四书》,《五经》首经《周易》,《道德经》有88句来源于《周易》,《皇帝内经》里讲的很多都是阴阳、五行、八卦。由此可见它们都来源于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为什么讲《易经》是门科学?仅就《四库全书》而言,这是中国古代各方面科学技术的总记录,是本大百科全书,此书的首经就是《周易》﹔另外,《古今图书集成》,也是收集了古时候的所有能搜集到的各种图书,其编排的首经仍是《周易》。其次,《十三经疏注》《四书》《五经》的首经都是《易经》,“不研易,不可为良医”,“不研易,不足以言太医”,就是讲不懂得《易经》,就不能成为好的中医大夫,也就不能进太医院为皇家治病。如果说《易经》仅仅是简单算卦的话,那么它如何能够居于各种学科的首位?因此,它是指导古代一切科学技术的一种规律,是指导一切行动的准则,是一种基本理论。这一理论指导着所有科学技术和一切实际行动。这种理论仅存在于我国,国外暂时还没有这种统一的基础理论,而是每一科学领域中有其自己的基本理论。如自然科学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数学有数学的理论,体育有体育的理论,医学有医学的理论,社会科学有社会科学的理论,社会管理有社会管理的理论,等等。因而到处是理论到处是“真理”。这是因为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是经不起长期考验的。结果形成的仅是特性,不是共性的真理。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不可能那么多。如果世界到处是真理的话,那就不存在真理了,真理只能有一个。所谓真理那就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只能是一个,而且是不会变的。不存在量变到质变的问题。量与质的转变是指两个事物的竞争取代的过程,不是指的一个事物本身的过程,在一种事物中不存在量与质的转变问题。如﹕玉米一粒是玉米,一斤、一吨、一万吨都是玉米,它永远不会变成了菠菜。其本质是不会变的。如果这里的一万吨玉米运走了,而运来一万吨菠菜,这只是一个更替过程,不能说玉米就变成了菠菜了。所以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这是中国古代自古以来抓住的主要思想之一﹕搞了一个最最基础的理论,一切行动都要根据它来进行指导。既然一切都要根据这个理论进行指导,那么它就包括了各个系统的本质,说明了这个系统是非常严格。并不象有人想象的,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朴素的唯物主义”,“封建迷信”等等。全世界中许多高度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是不会在封建迷信中浪费时间的。事实上,不能不承认,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严格性超过了我们,那么人家为什么要钻研《易经》,钻研老庄哲学?当他们发现他们研究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已经研究得非常系统,非常清楚。这时才“妙不可言”,“玄极了”。他们认为越是不可能的,往往我们中国的哲学越认为可能。他们认为“一加一等于二”,我们则说“一加一可以等于二,也可以不等于二”。最近二百多年,他们才认识到一加一等于一零(即二进制)。所以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要求,告诉你一个事情就必须是如此这样的道理﹔就必须是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理论,要求某件事必须如此这般等等。而是告诉大家一个哲理,从来不给大家画框框。老子《道德经》、《内经》、《伤寒》、《易经》、《河图》、《洛书》等都是如此,告诉你大自然的规律性,并不讲非常具体的东西,因此,当你读道家书时,感到莫名其妙,很玄。其实并非如此,它只是讲一个道理,大家只要在这个道理指导下,怎么用都是。所以说,它没有什么框框,充满了生命力。例如﹕西医中的青霉素,是什么病,多少体重、什么具体情况下要用多大量、定得非常死,离开这个范畴就不允许了。而中国医学就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药可多、可少、可用、也可不用,这样就灵活多了,境界开放多了,把事物都联系在一起,本质就抓住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如此充满生命力的原因。学习易经的顺序张延生因为我们一般接触到的《易经》的经文,都是古时的人用易学知识在指导实践中被印证了的事实的记录。由于年代久远,中国文字的广范内含性(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学习起经文来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能使大家较快的掌握《易经》的哲理内容,从孔子时期就将其经文内容归纳提高到世界观方法论上来学《易》了。故此,孔子及其门徒在六十四卦经文的后面又加上了“十传(又称:十翼)”,将其亲身用《易》、研《易》的体会附于经文之后,告诉后人学《易》、效法《易》的方法。要想学好《易经》,必先掌握“十翼”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十翼”讲的就是学习《易经》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了,《易经》经文就容易理解了。所以,学《易》不能一开始就读经文,否则,越读越糊涂。下面我将“十传”的具体内容归纳说明一下,为朋友们提供掌握重点的方法。系辞上传:主要讲为什么要创立八卦、易学学说以及《易经》的世界观。系辞下传:具体的举例讲解了易学的世界观以及如何利用易学知识指导我们日常的客观实践。彖传上、彖传下:从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六爻卦的整体上来讲这一卦的总体概念及其